原帖由 冷风青古道 于 2012-1-16 21:20 发表
可能我表达的意思不那么准确,我所比较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
中国古代至解放前提倡的是媒妁之言,大多数人没有什么爱情;解放后虽然提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很多。爱情比较让多数人接受的还是在改革开 ...
80年代生存压力比现在小吗?我看不见得,要说房子,你拿现在的房子与80年代的对比一下吧,如果你真的拥有一个那种房子就知足了的话,也不会一辈子当房奴了。
80年代的大城市,生活质量绝对没有现在的一个小县城高,你去小县城买一套30平米的房子才多少钱?有必要当房奴吗?
现代人都不愿意当穷人,但是也没有必要过去美化过去,过去的日子无论如何都比现在更苦,只是哪时候大家都差不多穷,物质诱惑并不强烈。但是现在的人想法多了,要求多了,虽然他们口头上将爱情抬得很高,但是事实上却可以随时抛弃爱情。比如本贴说的那个女人,如果平时你去问她关于爱情的话题,那肯定是装B得很,搞得好像只有她懂爱情一样,但是面对金钱,她立马就抛弃了爱情,投入金钱的怀抱。难道她真的是被生活所迫吗?假如她不是那么拜金,只是找一个普通的爱情,难道他过的日子会比80年代更苦吗?很显然是不会的。
要说贫富差距,现在中国是有很多有钱人,但是那些富豪你认识吗?普通人通常是不会见到这些富豪的,这些富豪对于他们的诱惑并不比来自电视、新闻媒体、网络等的那些消息更多。而只要国家不实行信息管制,每个人都会看到很多充满物质诱惑的信息,只要这些诱惑存在,80年代的安贫乐困的情况就永远不会再现,因为即便你身边都是穷人,你也会通过媒体收到大量物质诱惑的信息。
说白了,爱情这东西在大多数人眼中贬值了,大多数人认为爱情就是个屁,远没有一辆宝马车,一个LV皮包有价值。但是人都是喜欢装B的,明明是自己抛弃了爱情,却总喜欢装出一幅受害者的样子,在那里抱怨:不是我势力眼呀,是被逼的呀,逼呀。我看哭着喊着被生活所迫的人那么多,却没有见那个真的饿死了,医院中饥饿导致的疾病比80年代下降不少,富贵病成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