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从刘备托孤与《出师表》及北伐看诸葛亮其人, 这篇文章小韦觉得不好,究竟有什么问题?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3-10-19 02: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对蜀汉皇朝的忠诚令人感叹,然而作为一个周旋于政治、军事舞台上的政客和权臣,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个特定的舞台上游戏规则的制约,因此他绝不是一个没有缺陷和没有污点的人,一个历史的人是不可能完美的,诸葛亮的人格和道德魅力以及政治、军事能力,在长期以来的盲目推崇中被放大乃至发展到最后的完美,大量一直存在的、可以说明问题的资料被视而不见,或者被斥为不可信的资料,这是不客观的。对我而言,历史的真实总是被隐藏在拆开裁减过的文字里,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但我们需要发现和发现的勇气。

我很赞同这篇文章作者的一个思想, 人无完人,  只可惜这篇文章却也脱落不了一个定律, 似 乎诸葛亮不是完人后就变成了笑里藏刀,  权谋阴险的奸诈小人.  

另外对此贴的一个手法尤为排斥. "对我而言,历史的真实总是被隐藏在拆开裁减过的文字里", 若对历史自己按自己的意志进行拆开裁减, 再加进个人的偏向思维进行解释以及引导,  得出来的结论可说什么都有.   

而且作者的价值观似乎不太平衡.   只举一例, 就其前段所引张昭扶孙权继孙策遗志之时之形势比诸葛亮受托扶刘禅时更为险.   一,  江东刚平,  而孙策此时归天, 确实是种打击, 只可惜时曹操北拒袁绍,  内稳政权积极准备北上, 无暇南顾, 而刘表年事已高, 无东向之志,  孙权继孙策之位, 所处理的首要,  是内部的问题.   以策之余威, 江东之众未有擅乱者.  而刘备重病之时,  蜀南方皆反,  甚至都城附近之郡守皆有独立不听令之举.  而孙权取荆后素有吞蜀之志,  刘备陨没后,  蜀国北有强魏.  东方孙权又虎视益州之土,  内部叛乱争权.  "因此认真说起来,此事并无什么值得大肆褒扬的地方,真要说也应该说孙策和张昭才对。"  俺不知道如何认真说起来了.  读起来难免让人觉得有厚此薄彼之嫌.  全篇文章以此种手法进行描述, 客观性及可信度可想而知.   

唯独是此篇文章文笔和涵接处理得不错.  若除去其偏想性及过重的目的性,  是篇不错的文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3-10-20 11: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倒觉得刘备是在赌, 他还不会用李严去牵制诸葛亮那么低招.  以李严同为托孤之臣其实应该是刘备为了缓和蜀国内部矛盾所拉出来的名不符实的招牌而已. 他应该是赌上自己所创立的蜀汉托孤于诸葛亮,  结果他是赌到了.  不放心是肯定的.  但是即便是不放心他也不得不赌.  

刘备病重之时, 蜀汉南方立刻发生了叛乱,  而且益州本部里也开始出现一些不稳的情况,  所以刘备在要刘禅以父事诸葛亮的同时, 也拉了个益州派系里一个并没有什么盛名, 权利和大功的李严同为托孤, 刘备的用意很明显了.  既是要稳住益州本系,  又不能让他们把持朝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0-18 13: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很多人就爱翻译后面的两句大做文章却不舍得花点时间看看前面的话。若能挥军灭魏斩逆帝,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十命可受是指功垂春秋,万古长芳,何况是个封王。哪有与诸子皆可越人臣之极的意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0-19 11:2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字一句的看完以后,我只是觉得,臆测不少,偏颇性极大。文章先入为主的观点太强烈。

早前就已经对其观点说过一次,现在都懒得再说。反正已经麻木了,毁灭吧,把一切人性都引导向阴暗面,用阴暗的观点去分析一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0-19 11: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超将军于2004-10-18, 22:36:24发表
总体看,对诸葛的分析评价感觉比较客观和公允的。

另外马谡不是被斩,是病死在狱中的吧。

将军看漏眼了,先帝遗臣在文章里成了诸葛亮新荐之将,刘备死后的大乱之世成了文章里的尤比刘备镇蜀时更为“平稳,安定”,刘备遗旨里刘禅以诸葛亮为父成了文章里诸葛亮越权犯君,在法正在时之时,原本的执法执权者由刘备突然变成了诸葛亮,如此种种数不胜数,安能说客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0-19 17:2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嘿嘿, 更多专家认为诸葛亮除了战术上不足够外, 其他方面都很好.

军事蠢儿? 问问那些所谓的专家知道不知道军事包括的方方面面有多少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0-19 17: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淡泊如风于2004-10-19, 11:57:38发表
原作者只对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人物感兴趣,而且也不是非要引向阴暗面,而是要发些“独到见解”,作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这样才能吸引眼球。

用千篇一律的观点去揣测跟坐井观天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6-10 13: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负面效果就是直接导致蜀汉朝廷在一旦缺乏了象诸葛亮这样强势而又出色的政治人才以后,政治上整个统治机构出现了“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一片闇然的局面,经济上则是“经其野民皆菜色”,对这样的后果,诸葛亮这个蜀汉政权实际统治者、所有既定方针的制定者,应该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该文作者去买块豆腐回来把头撞破再来说这句话吧. 整一个脑袋有问题大院里出来的一样.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22: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6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