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5-12 00:07 发表
李儒没人品的同时, 做事还太露骨, 最后惹得天下皆怒而诛之. 这就叫没智慧了.
我承认乱事很多时候的确是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但从智评的角度考虑, 干坏事没关系, 但干坏事不注意影响, 就是大大的不智了!
说实话,有些事情女人是很难搞懂的。
男子汉做事是:士为知己者死。董卓也许不是个好人,但是此人对待自己人是非常好的。为了吕布,他可以舍弃爱马,甚至当李儒叫他把貂禅让给吕布,他也动心了,只是男人大都抵挡不住枕头风,才被貂禅离间了。蔡扈(不会打字,蔡文姬的老爸)不是坏人,但是为什么在董卓死后,明知道王允有规定,也要去哭董卓?是不是王允杀他是不是非常正确的?董卓待李儒如国士,李儒自然应该以国士报之,这是春秋大义。这里面没有规定一定要是帮董卓干好事。董卓是他的主子,只要是为主子好,就帮他谋划,这才是忠诚。皇帝什么的都不沾边的。春秋时候,栾氏被逐,晋侯颁布指令叫全国效忠君主,不要追随栾氏。结果栾氏的一个家臣就收拾东西去追随栾氏,被拿住了。晋侯问他,你怎么这么不忠。他回答,你说过要效忠君主,栾氏就是我的君主,我自然要去追随。晋侯听了称赞他是忠臣,赏他官,他不当,就放他去找栾氏了。此人留名千古。同样,李儒效忠董卓,有什么错?
如果一个手下,帮助主子做事,还要考虑自己的名声。和主子貌合神离。整天为自己打算。这样的人叫好人?叫忠心?这样的人再“智”也是个小人。用这样的人才是“不智”。
当然,所谓的忠心本来就有很多中解释,有人说忠心就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有人说忠心就是老百姓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我们评价古人,需要了解古人对忠心的理解。关羽为什么以忠字出名?因为他千里走单骑,投奔刘备。现在的皇帝是献帝,那投奔皇帝才应该是忠呀?当时也有很多老百姓相信黄巾,是不是顺应民情,去投奔黄巾就忠了?为什么投奔刘备叫忠呢?因为这是春秋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