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百家姓专题帖——大家都进来寻根问祖呀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868
3/29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百家姓专题帖——大家都进来寻根问祖呀, 已经收录完毕,欢迎大家跟帖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1
发表于 2005-5-7 16: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车
一、姓氏来源
1是远古黄帝时,有个为黄帝看星象的大臣名叫车区,是个受人尊重的巫卜,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子孙便以祖先名字为姓,世代相传姓车。
2是来源复姓子车。春秋时,秦穆公有个出名的大夫叫子车奄息。在孔子编著的《诗经》中就有“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的诗句。此后,子车这个复姓的后代,有的就改成车字单姓了。
二、郡望堂号 望出鲁国、南平、淮 南、河南。
三、历代名人
1、车千秋——汉朝人。其先齐诸田,本姓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潜败,千秋讼太子冤。武帝感悟,拜为大鸿胪,数月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谨厚有重德。昭帝时,以老年朝见,得乘小车人宫殿中,因号车丞相,子孙便以车为姓。
2、车胤-一字武子。晋朝南平人。少时恭勤博学。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常囊萤以照明读书。以桓温辟,遂显于朝廷,历官征西长史。胤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又善于尝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孝武帝时,累官护军将军。时王国宝谄王道子,讽八座,启以为丞相,胤执不可,隆安间迁吏部尚书。为元显所害。
3、车耀先——四川大邑人。民国2年(1913年)人川军刘文辉部,后升至师参谋长。民国17年(1928年)脱离;日军队,回成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在成都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参与组织成都市各界救国联合会、成都抗战后援会。 1937年创办《大声周刊》,任社长。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1940年3月被捕,1940年8月18日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遇害。年52岁。著有《四川军事史》等。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2
发表于 2005-5-7 16: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陈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煚,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郡望】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陈忠之后。
渤海郡:此支陈氏,宋太尉高琼之后。明洪武初,高谅入赘海宁城东陈明谊家为婿,其子荣遂承外家之姓为陈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为郡望,故称渤海陈氏,以别于外家原宗之颖川陈氏。
四、历史名人
陈 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 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最初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演变而来。
陈 祎:唐僧的俗名陈祎,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由于他的业绩,使佛教有了汉字记载的经典。撰有《大唐西域记》。
陈 抟:宋初道士。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极图》、《先天图》等。
陈天华: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和他"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敲响了"警钟"。
陈 群:三国魏时尚书,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3
发表于 2005-5-7 16: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郴
郴姓出自楚怀王
晨
汉族姓氏
陈没
复姓“陈没”就是太平天国大将石达开的后裔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4
发表于 2005-5-7 16: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尘
尘氏家族现大多居住在山东省单县境内,其于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总人数2000左右.此姓绝大多数人都不为所知.
称
称天山 男,1947年12月生,广西宾阳人,书画家。毕业于师范。现任国际文人画家总会执行理事、中国新世纪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书画研究会名誉教授,曹州青年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怀素书画理事,东莞市书法家会员,大朗书协理事。
成王
古姓,后简化为王。简化为王姓的古姓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5
发表于 2005-5-7 16: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城
城 ①姓源: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城鉏,因以为氏。 ②风俗通:氏于事者,城、郭、圆、池是也。战国时有城浑,周人,南游于楚。 ③堂号考:台湾地区多此姓。 ④千家姓:新城族。
呈
汉族姓氏
承
①姓考:周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後。
②清通志氏族略:明时有承谷容,武进人,洪武初为交城县丞,官终兖州同知。清时有承祖列,康熙甲午年学人。
③千家姓;千乘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6
发表于 2005-5-7 16: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成
一、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发源于今山东宁阳。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东北),建立郕国。其后代以国名郕为姓,后有的去邑为成姓。
2、亦出姬姓,发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周武王将另一个王族叫季戴的,分封在另一个也称为郕邑的地方,即今河南范县濮城一带。季戴也在郕邑建立了郕国,其后代也以国名郕为姓,后改郕为成,形成了成姓的一支。
3、出自芈姓,始祖为成虎。春秋时,楚国君主若敖有公子名成虎,其孙以王父之字为姓,遂为成姓。
4 南方少数民族,今广东云浮、清远、增城、潮安、连州及广西容县等地有大量成性人氏聚居;香港西贡就有一个“成家村”,他们是祖籍广东宝安县的客家人。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弘农: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设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县北)。
上谷:战国时,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置上谷郡,相当于今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
【堂号】 "永敬堂":春秋时,成回是孔子的再传弟子。直接拜子路为师。成回处世接物永远保持恭敬。子路问他,他说:"人为善者少,为谗者多。行年70常恐行节之亏,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点头说:"你真是君子啊!"
三、 历史名人
成公:汉朝的学者,自己隐去姓名,常诵经,不交世利,世人称为成公。汉成帝出游,遇见成公,成公不行礼。成帝说:"朕能富贵人,能杀人,子何逆朕?"成公说:"陛下能贵人,臣不做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禄;陛下能杀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成遵:字谊叔,元朝穰(今河南邓州市)人,元统进士,授翰林国史编修官,拜监察御史。是岁言事并举劾凡70余事,皆揭发时弊,执政者恶之。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累官中书左丞。为官清正,所至有声绩。后因用事者唆使人诬告成遵受赃,竟遭杖死,朝中内外为其鸣冤。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7
发表于 2005-5-7 16: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程
程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一(700万人),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三。
程姓是古帝王颛顼的后代。颛顼的曾孙重黎,被帝喾封为专门管理火种的官员,称作祝融。重黎的子孙一直担任这个职务,并且在商朝的时候被封在程,建立了程国(洛阳的上程聚,在今孟津、偃师的交界处),为伯爵,史称程伯(伯符,得氏始祖)。到周宣王的时候,程伯休父被召入朝做大司马,改封在周都附近(咸阳程邑),但休父的子孙从此确开始姓程(休父后裔有另姓司马,司马迁家族就是)。咸阳、京兆一带等属安定,休父之后多居此。其后程婴仕晋平公, 有立赵孤之德, 被封忠诚君,封地在广平郡(在河北邯郸、鸡泽一带)。
程姓还有另外一个起源,是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中有一支智氏(晋六卿之一),在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前为避祸改姓荀。后来荀姓有一派被封在程,他们用自己的封邑作为姓氏,也姓程,后裔主要在山西一带。
春秋时期,程姓主要在山西,河南,陕西发展,秦朝的时候,有程姓被迁到四川和浙江,汉代时又发展到江西,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到三国时已经扩展到了广东,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元朝末期,程姓进入福建,清朝康熙年间,程姓发展到了台湾。现在程姓主要居住地在河南和安徽,主要都是忠壮公后裔了!
郡望:安定、广平、京兆、东阿、新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8
发表于 2005-5-7 16: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迟
1) 商代贤人迟任的后代,以迟为氏。
(2)南北朝时,北魏尉迟氏一部分改为迟氏。
郡望: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格言:传求旧善政播维新 。上联说商代贤人迟任,盘庚迁都至亳时,作诰书晓喻百姓,曾引用迟任的格言:"人惟求旧(用人要找熟悉其性格、能力的老人);器非求旧,惟新(用器物则要找新的)。"下联说南朝时迟昭,官淮东太守,锐意维新,颇有善政。
《尚书》中记载,商代有个贤者叫迟任,这是迟姓的最早记录。东晋时有个太守也姓迟。以后史书于迟姓,尽于绝笔。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69
发表于 2005-5-7 17: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池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嬴姓,始成于战国时候的秦国。战国时,秦国有个王族名叫公子池,他是秦国的大司马。他的家族繁盛,其后代就以他的名字为姓,遂成池姓。
2、以居住地为姓。《风俗通》载:"氏于地者,城、郭、园、池是也。"古代城墙称作城或垣,城外护城河称之为池。有世居于护城河畔的人,便以池为姓。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的就是用护城河的水去救火,水中的鱼因此遭殃。
二、迁徙分布 据《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所载,池姓望出西平。今为福州大姓。又据《姓氏考略》所载:陈留有池氏。 主要分布有二: 1、西平郡:后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将汉代的金城郡分置西平郡。在今河南省西平县一带。东晋末年,为秃发乌孤所占,称西平王,以此为都。 2、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
三、郡望堂号 "同安堂":明朝池裕得,同安人,以进士闻名遂安县,推断明决,后升任太常寺少卿。
四、历史名人
池裕得--号明洲。明朝同安人,嘉靖年间进士,作为遂昌县令,他为官清廉,办事公正,通达事理,能够以理服人。他所到一处,调查民情,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辟径解除民间疾苦,因此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累迁太常寺少卿。
池生春--字剑之。清朝楚雄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他为人慷慨大方,言行举止悉合礼仪,以不欺人为本。善于书法。著有《入秦日记》、《直庐记》、《诗文剩稿》等。
池峰城--原名凤臣。河北景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民国9年(1920年)在西北军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任军职。民国1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旅第三营营长。中原大站后任第二十六军路军第三十一师师长。民国25年1月,受陆军少将衔;10月受陆军中将衔。民国27年参加徐州会战。民国28年3月,任第三十军军长,后任豫鄂边区的游击总指挥,长江上游江防军副总司令,第十三军长兼宜巴要塞区守备司令。民国34年11月起,先后任保定警备司令、华北"剿匪"总司令部中将参议等。民国38年参加北平和平解放。1955年3月16日病逝,终年53岁。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0
发表于 2005-5-7 17: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茌
茌家耀 男,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曾在北京广安门中医院进修,现任梁山卫生局副局长,副主任医师。在学术理论上主张中西医结合;诊断上坚持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上中西药并用,突出中医特色,遗方用药遵古不泥古,善用经方,博采众长,方药精练。社长内妇儿疑难重症,对中内、胸痹、肝病、肾病、咳喘、结石、肿瘤、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小儿疳积、发热、泄泻有独到经验。搜集编辑数百则梁山土单验方,并推广应用。对鼻炎、尊麻疹、泄泻、肿瘤内病外治有新招。主要论著有《孕妇及婴幼儿用药掼》、《诊籍续焰》、《梁山验方荟萃》;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在各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12篇。业绩相继被《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等多部大典收录。
赤
赤向荣 1942年9月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山西省五寨县工商局市场管理所所长。他1984年从宁武县阳方口石油公司消防队调入五寨县工商局,任东秀庄工商所所长,1985年调市场管理所担任所长。他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奔波在市场管理中。他每天早上从离县城10公里的家里骑自行车来到市场上,从不间断、不知疲倦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使一个无人敢管的赃、乱、差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为繁荣五寨市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年年被县局评为先进个人,1992~1994年出席县劳模大会,1995、1996年被地区工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廉政建设先进个人,1997年被山西省工商局评为先进个人。
叱干
鲜卑古姓,今陕西彬县有叱干姓。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1
发表于 2005-5-7 17: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宠
宠功臣 男.现任兰考县中医院名誉院长、中医眼科主任医师。1985年调至县中医院任名誉院长。曾任县政协首届副主席,县中医学会理事长,现任河南省中医眼科学会副理事长,县、市劳模,县、市党代表,省卫生模范,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54年临床实践中一直坚持眼科疹疗工作,熟练地运用祖国医学的钩割外烙及金针拔障术,均按当代的无菌操作使大批盲人恢复了光明。中药治疗眼疾病,中西结合治疗外眼病均收佳效。
种
种 为仲氏所改,周代仲山甫的后人,为避仇改为种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一带)。 讲习终南,名贤却聘 制置河北,宿将善谋 上联说北宋洛阳人种放,字名逸,沉默寡言而好学,七岁能写文章。父亲让他考进士,他推辞说:"学业未成,不可轻举妄动。"父亲死后,他奉养着母亲隐居到终南山,以讲习为业,达三十年。咸平年间,被朝廷征召,历官给事中、工部侍郎;真宗时,任左司谏,他辞别朝廷,又回到山中。下联说北宋末种师道,字彝叔,种放哥哥的曾孙,官至京畿河北制置使,知兵而有谋略,靖康年间,金兵南下,他进宫献计,但朝中因他年龄大(当时人称"老种")不能尽用他的计谋。京城陷落后,徽宗拍着胸口说:"都是因为没听种师道的话,才到了这个地步啊!"
崇
崇人乃远古族姓,属夏人的一支。
崇氏的名人宋有浦城知府崇大年,明有扬州卫都指挥使崇刚、知县崇高,清代乾隆时有庚 辰进士崇士锦。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
发表于 2005-5-7 17: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充
周朝重视祭祀活动,为了保证牺牲品的数量和质量,专设饲养牲畜的官员,称为充人(充的本意是“养育”)。其后人以职位为姓,称充氏。战国时孟子有弟子充虞。
虫
《通志·氏族略》中有“虫氏、汉功臣曲成侯虫达。
禤
禤字作為一個姓氏雖已存在近兩千年,但在《百家姓》中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
发表于 2005-5-7 17: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丑
丑姓是由钮姓演变而来。
丑纪范 教授,男,1934年7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仇由
仇由 姓氏考略:周末时小国,为智伯所减,后人以国为氏。
处
处 ①路史:伯益之后有处氏。望出颇川、沛国。 ②风俗通:汉时有北海太守处与,盖处子之后。 ③千家姓:北海族。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
发表于 2005-5-7 17: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除
除良栋 1941年3月出生,新闻记者。四川省古蔺县籍人。毕业于中华新闻(函授)学院,主任记者。专职从事新闻工作35年,在中央,省、市、部队报刊、电台发表稿件2500余篇,同时爱好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幽幽长白山》(刊于散文集《金山露》),游记《迷人的黑龙滩》(刊于《蜀峰》杂志)等。本入为《西南经济日报社》派驻蓉首席记者。
初
初姓出湖北山东,后徙辽宁等地。宋有名医初虞世,进士初玮。明有初灏,初进忠,初言,初贞。清有初彭龄,初文斌。今有知名学者初甫川。(初姓据说为皇帝赐姓,原来先祖叫祁辉,他是皇帝老师,一天,皇帝说:你就姓初吧,祁辉谢过皇帝后,将与他血源较近的祁姓,全部改为初姓.)
厨人
古时以职业为姓 就象司马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5
发表于 2005-5-7 17: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楚
一、寻根溯祖
1、以人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个人叫林楚,他的子孙后代以其名命姓,称楚姓。
2、出自芈姓,以国名命姓。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楚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称楚姓。
二、郡望分布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楚国郢都。汉代设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齐时改置江陵郡。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
新平郡:汉代为漆平县所属之地,建安年间置新平郡,故城在今陕西省邠县。
三、历史名人
楚 衍:宋代数学家、天文学家,著有《司晨星漏厉》等名著。 楚 鼎:元代管军总管。曾被朝廷派去东征日本,渡海时,他的船被风暴摧毁了,他抱着甲板漂了三昼夜,漂到了朝鲜。他登陆后,沿着海岸去召集失散了的军队,后来又回到朝廷向皇帝报告,被加授怀远大将军。 春秋时有鲁国卜官楚丘,唐代有画家楚安,宋代有枢密使楚昭辅,明代有都指挥使楚智。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6
发表于 2005-5-7 17: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储
一、姓氏来源 上古有储国,国人以国号为姓;春秋时期齐国有储君,后代以储为姓: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叫储子,他的后代便以父名为姓,相传姓储。
二、郡望堂号 秦置河东郡,现在山西省夏县。《风俗通》记载:齐大夫储子之后。望出河东。
三、历代名人
储光羲(约706-约763年)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祖籍山东兖州。唐开元14年(726年)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等县尉。7、8年后辞官隐居终南山,时年约30岁。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年,奉使至范阳。时安禄山兼范阳三地节度使,正厉兵秣马准备叛乱,而玄宗荒于政事。储光羲途经邯郸见沿途风声鹤唳,民生为艰,作《郊古》诗二首记之,忧念时局,语意深切。又有《观范阳递俘》诗,对安禄山的野心和朝廷的昏聩,洞若观火。安史乱起,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廷,被贬岭南,查无罪,遇赦,做《晚霁中原喜赦作》,表达劫后余生的喜悦,但终因病客死岭南。其诗风为山水田园类,与王维等有应和。宋范成大对其诗尤为推崇。著有《正论》15卷,《九经外义疏》20卷,均佚。《全唐诗》编有储光羲诗4卷传世。现储氏均为储光羲后裔,南宋后由其12世孙10支迁移各地。
储欣一一字同人。清朝宜兴入。自幼好学,精通经史。早年无意仕途,以制艺为业。直到60岁,始领康熙乡荐,一试礼部不遇,遂闭门著书。著有《春秋指掌》30卷,《在陆草堂集》六卷。选编《唐宋十家文全集录》51 卷。
储安平——江苏宜兴人,民国21 年(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民国22年起,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民国25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作研究工作,回国后,先后任《中央日报》撰述、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学校研究员在桂林《力报》任主笔。民国34年春,在湖南辰奚“中国晨报”任主笔。日军侵占桂林后,在重庆创办《客观》周刊,民国35年春赴上海,创办《观察》半月刊,任社长和主编,同时兼复旦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儲光羲 唐代兗州人,開元(西元674-741年)間進士,任汜水尉,官至監察禦史。工詩文,有正論、詩集、文集流傳於世。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7
发表于 2005-5-7 17: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褚
褚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河南地方
历史名人有唐朝重臣楮遂良
出
福建泉港区有出姓,是元代蒙古人后裔。清代有过举人
啜
据说是明建文帝后裔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8
发表于 2005-5-7 18: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揣
辽、金姓氏
啜剌
突厥姓。
传
蒙古族姓氏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9
发表于 2005-5-7 18: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钏
钏相俊 男,1954年4月生,籍贯云南,大学,农艺师,现任云南省保山地区烟草公司烟科所所长。多年在基层从事烟草农业科技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是云南省保山地区烟草产业试种、开发、发展的主要技术骨干。曾担任过保山地区农科所副所长,保山地区烟草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烟科所所长、云南省烟草学会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烟草品种评审委员会委员,保山地区烟草学会和地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在烟草科技工作中,曾获得过13项科技进步奖,特别对云南烟草丛枝病进行多年的试验研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技能。 钏训正 1929年7月生,湖南武冈人。1952年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分配至湖南大学任教。1954年州回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工作至今。钟训正一直致力于建筑教学、科研、创作工作。他早年所作的北京火车站综合方案及南京年江大侨侨堡方案均经周总理选定而实施;.地上传设计的2项工程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二、三等奖,4项数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二、三等奖。1995年担任南京中华、则花两路政建委员会总建筑帅,南京禄11新机场机场大道总建筑帅,两工程均牧得较高赞誉。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及10余篇。所编教材《建筑制明》获1996年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现任江苏省建筑帅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帅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闯
姓开始于顺治年间,先祖叫“闯有功”镶蓝旗人,祖籍“小云南”,据说与吴山桂叛乱有关
淳
淳姓的来源有两支,其中之一相传与远古帝王夏禹的后代淳维有关,姓氏来源于他的名字。另外,相传炎帝的后代中有人在西周初年被封在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后在春秋时被杞国灭亡。亡国后的淳于国贵族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姓淳于或淳,从而成为淳姓人的一支。历史上,淳姓以吴郡、河南为郡望,当代则分布在四川、云南、安徽、广东、江西、湖北、台湾等省。其历史名人,在宋代有进士淳坤,明代有举人淳英、成安县令淳忠厚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0
发表于 2005-5-7 18: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淳于
一、寻根溯祖 出自姜姓,以国名命姓,是炎帝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安丘县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亡国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到唐代中期,唐宪宗名李纯,淳于姓的"淳"字与"纯"字同音,遂在避讳之列,乃去淳为于姓。五代以后,有于姓恢复祖姓,仍复姓淳于。
二、郡望堂号
【堂号】"德感堂":后汉时有淳于恭,清净不慕荣利。他的哥哥被盗贼虏去,将要被烹,他要求替哥哥死,盗贼很感动,把他们兄弟二人都放了。淳于恭在家不愿出门,朝廷拜他为议郎之侍中。
【郡望】河内郡:楚汉之际(公元前3世纪末)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境内黄河北岸一带地区。治所怀县,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三、历史名人
淳于髥:战国时齐国文士。博学多闻,知识丰富,口才好,善于答辩,说话幽默滑稽。当时诸侯并侵,百官荒乱,淳于髥游说于各诸侯国之间,说之以隐,并见听从,以为诸侯主客。
淳于诞:后魏时蜀汉人。他的父亲兴宗为南安太守。他十二岁时随父亲前往扬州,但在路上其父被盗贼所害,他倍感哀伤,誓要奋发,倾资财结交宾客,半月内遂得复仇,破贼樊文炽等。官终梁州刺史。
淳于意:汉代名医。少喜医术,后为人治病,决生死多验,号为"神医"。
战国时齐国有博士淳于越,西汉有定陵侯淳于长,孝女淳于缇萦,东汉有侍中淳于恭,晋代有司马督淳于智,南朝陈有车骑将军淳于量,唐代有晋国公淳于难及其弟燕国公淳于郎。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1
发表于 2005-5-7 19: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次
乃茨姓所改。
慈
慈 旭 男,1928年8月生,吉林永吉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60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历任察哈尔日报社编辑、察哈尔画报社编采组长、察哈尔省文联创作干事、省文联委员、张家口市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科普美协理事长。中华全国文代大会第二次、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主要业绩:擅长中国画山水、兼画花鸟、人物,长于画马,长于大型剪纸创作。多数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中国青年报》、《大公报》、《文艺报》、《北京日报》、《北京周报》(外文版)、《美术》等41种省级以上报刊。一些作品由人民出版社、华北人民出版社、天津、河北、河南等美术出版社出版。部分作品由省级文艺单位收藏。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全国性美展、省级美展及其他展览。多次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并参加由国家、省组织的赴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展览及香港地区展览。由河北省记创作二等功一次。出版作有《画马常识》、《剪纸纸技法论》。传略事迹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世界美术集》、《中国美术家名鉴》(中日合编)入其它等多部辞书、典集。
枞
周朝时,有个君主叫周平王,他将小儿子封于枞,并让他建立枞国。这位王 子名叫精英,周平王封他为侯爵。而精英建立枞国后,人们就称他枞侯。枞 侯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形成枞姓。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2
发表于 2005-5-7 19: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丛
一 寻根溯源
①以地名为姓氏,源于金姓。据《池北偶谈》所载,传说西汉时车骑将军金日磾的后代迁居丛家岘(今属山东省文登县),遂以居地丛为氏。
②丛姓来自丛枝。据《国名纪》及《姓氏考略》、《庄子》等所载,相传上古帝尧时有崇、枝、胥、敖四国,其中丛枝为枝国的首领,他原本不属于帝尧的势力范围,帝尧为扩张势力,征伐这四个小国,不久即高奏凯歌,这样枝国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帝尧的势力范围,丛枝亦成为帝尧之臣。丛枝的后代为纪念故国,改原国首领名为氏,称丛氏。
③出自其他民族。如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以上三种来源现考源金姓为主流,尧时丛枝之说至今未见后人,疑为传说。其它民族亦多自山东文登迁出。 得姓始祖 金日磾(mi di)。西汉汉武帝时,国势十分强盛,因上有文景之治,为其储备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己有卫青、霍去病、李广、程不识等能征惯战之勇将,所以大肆征讨匈奴以除外患。时金日石单为匈奴休屠王太子,年十四岁为霍去病所掳以后为汉武帝赏识因匈奴以金人祭天所以武帝刘彻特赐其为金姓,名日磾,封为车骑将军。武帝去世时,遗诏金日磾与霍光共同辅佐汉昭帝,金日磾尽忠职守,不敢怠惰,后因功被封为(禾宅)侯。他的子孙后代从此累世在朝廷为官,传历七代,直至王莽篡权、西汉灭亡之时方衰落下去。当时像这样久盛不衰的家族还有张汤一家,被并称为“金张”,晋代诗人左思所谓“金张籍旧业,七世珥汉貂”所指即此。至汉末曹兴三国时许昌金氏世家今讳联刘返曹被曹操所害并诛连族人,金日磾之后随东迁徙居丛家岘(今山东文登),以地为氏,称丛姓,他们尊金日磾为丛姓的得姓始祖。
二 郡望堂号 丛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许昌县,三国魏时设置,治所在许昌(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文登北齐置 。 堂号:丛姓以“许昌”、“文登”等为其堂号。
三 宗族特征 ①丛姓无论是丛枝之后,还是金日(石单)之后,抑或他族改姓,是中华姓氏丛姓重要一部,不可分割。②丛姓以文登为源起,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如今仍大部在文登周边地区繁衍,为他姓所不可比拟。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3
发表于 2005-5-7 20: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东周时,周平王的小儿子精英被封于枞(在今安徽省桐城县东南),建立枞国,为侯爵,也称枞侯。枞侯的后代,遂姓枞氏,至汉代仍有枞姓,后去木为从。
2、起源于汉代。汉代有大将枞公,他的后代子孙取其名字中的枞。
二、郡望堂号
【郡望】:《姓氏考略》与《郡望百家姓》中都有记载云:从氏望出东莞。晋武帝大始元年(公元265年)置东莞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沂水、莒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从贞:明代名臣,繁昌人。居官清廉,萧然如寒士。管领漕运时,爱惜士卒,时称名臣。 从龙:明代知县,字云峰,安陆人。成化中以举人知麻哈州。当时民俗皆被发左衽,经从龙治理五年,遂成衣冠人物之俗。
从任:明代大学生,字子重,江南人。负奇气,嗜异书,有绝技。
从谂:唐代高僧,居赵州观音院。精心玄悟,乾宁中示寂,谥真际禅师,世号赵州古佛。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4
发表于 2005-5-7 20: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爨
古滇人的姓氏
寸
云南多此姓。艾芜[南行记]有寸师爷,腾冲大姓。国民党将领寸性奇,抗日战争中牺牲。
村
村志刚 政工师。男,1963年8月出生,河北鹿泉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现任鹿泉市经济贸易局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主要业绩:1981年参加工作,曾任工业局系统团委书记、人事教育科副科长,建筑材料工业局办公室主任、党委成员,经贸局人事政工科长兼机关工会主席,1999年起任现职。在多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次评为单位、县、市优秀团干部、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市级新长征突击手、市级优秀纪检干部,记三等功2次,1995-1997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年来坚持读书学习,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为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作中狠抓制度建设、廉政建设,民主监督,做到大宗原材料购进公开招标,厂务公开;关心群众生活,做好上、下访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消除隐患;敢于碰硬,坚守原则,不拘私情,自1999年以来严肃查处案件4起。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5
发表于 2005-5-7 20: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达奚
鲜卑族姓氏。
北周有达奚武。
隋有达奚长儒。
唐有达奚通。
大狐
大狐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有晋国大夫大狐容。
大季
春秋郑国郑穆公之后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6
发表于 2005-5-7 20: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叔
始祖叔仪 春秋郑国郑穆公孙
答
回族姓。回族中的答姓,据始修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答氏宗谱》记载,现居于湖北钟祥、两阳等地的回族,其始祖“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已(1293年),讳刺辛与刺海祖,同孛可入,献大珠,赐价不售,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及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答氏四世祖答失蛮(授驾前指挥,后追封为武略将军)迁居钟祥县后,始为答氏定居湖北之先祖。其后,答氏二十五代子孙以湖北郢城答家湖为中心,分布于荆、襄(汉、沔、宜城等地。省外则落籍于江苏六合、四川城都、甘肃平凉、湖南长沙、河南南阳等地。现今,答性回族主要分布在湖北荆州、河南南阳。
大
山东省寿光县有大家洼,大姓为朝鲜后裔。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7
发表于 2005-5-7 20: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达
回族达姓主要源自皇帝赐姓。元初,成吉思汗西征时,波斯人母把拉沙随父塔不台入华居台州(今浙江临海),拜南宋遗民周仁荣为师,刻苦攻读汉语文,于延佑七年(1320年),在乡试中考取榜首。次年廷试赐进士及第,授集贤院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建奎章阁,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帝赐蒙古姓名达不华,后裔遂以’达’为姓。”(《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今江苏六合达姓为其后裔。另,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西北名将达云,“出身于凉州卫(今甘肃武威)武将世家。其先为西域回回贡使,留河西不归,渐为凉州大族。”(《回族人物志》)这应是达姓回族的又一支。达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甘肃、宁夏等地。
笪
古有以编笪(一种竹制品)为业者,其后以技艺为氏。
宋有笪深。清有笪重光。
歹
蒙古族姓氏,在彩云之南的楚雄州的大姚、姚安,昆明,玉溪,昭通,红河,文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大理,保山,德宏,怒江等地,现在还有近600多人姓歹。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8
发表于 2005-5-7 20: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代
一、 姓氏起源 代姓来源与戴姓相同,是戴姓的白字。来源有四:
1、 黄帝乃代姓之鼻祖。
2、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代”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3、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4、 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二、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迁居豫南、江浙、山东等地的。三国至南北朝时,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如西汉时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又如东汉时的戴就为上虞(今属浙江)人,戴宏、戴封均为刚(今山东宁阳县北)人。唐初,戴氏开始入闽。据《元和姓纂》所列当时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近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等。清代初年时,广东焦岭县一支戴氏后裔迁往台湾屏东,其后分布于高雄、桃园、新竹等地。清代以后,还有福建戴氏陆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氏族人迁往海外。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89
发表于 2005-5-7 21: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戴
一、姓氏起源
1.黄帝乃戴姓之鼻祖。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二、迁徙分布:先秦时期,戴氏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迁居豫南、江浙、山东等地的。三国至南北朝时,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如西汉时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又如东汉时的戴就为上虞(今属浙江)人,戴宏、戴封均为刚(今山东宁阳县北)人。唐初,戴氏开始入闽。据《元和姓纂》所列当时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近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等。清代初年时,广东焦岭县一支戴氏后裔迁往台湾屏东,其后分布于高雄、桃园、新竹等地。清代以后,还有福建戴氏陆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氏族人迁往海外。
三、郡望堂号
【堂号】“独步堂”或曰“避贵堂” 都是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另外还有“谯国”、“广陵”、“清河”等堂号。
【郡望】
谯郡:东汉建安末分沛郡置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县),三国时相当今安徽、河南两省灵璧、蒙城、太和、鹿邑、永城间地。
广陵郡:西汉元狩三年(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今扬州)。东汉建武中改为郡。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
清河郡:治所在清阳(今清河东南)。元帝以后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
四、历史名人
戴名世:安徽桐城人,清代史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有《南山集》,其中有许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以“大逆”罪被杀,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
戴震:安徽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他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对经学、语言学有重大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戴进:著名画家,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境界深远妙处,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称。
戴复古: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他长期浪游江湖,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了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逵: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县)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
戴德、戴圣:被称为今文礼学的“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圣是戴德之侄,西汉时梁(今河南商丘)人,家族显赫。他们同学《礼》于后苍,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90
发表于 2005-5-7 21: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丹
回族姓氏
但
但姓出至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孙,孙名但,遂成但姓。汉有西城都护但钦,济阴太守但邑
淡
邓小平之母就是这个姓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868
3/29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
0
隐身),
1
位游客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00: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44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