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万这个数字确实值得商榷,但是LZ的分析却很成问题.
这个数字确实是同时代绝无仅有的,但是这样就能证明数字不实吗?
能出动多少军队,大致的设计因素如下
1.人口基础
以战国时期为例,战国末年全部国家的人口总和大概3000万出头,而秦国灭楚出动了60万.
隋朝鼎盛时期的人口一般认为就算比唐朝最高数量少,也少不了太多,而唐朝是7000万以上.
隋唐交替后期各路割据势力的兵力加起来3\40万肯定是有的,当时全国有2000万人就顶了天了.
所以人口不是问题.
2.军事动员体制
隋代是府兵制度,但是以唐朝的府兵制度为例,60万不到的府兵就是初唐的数据,这些府兵正常是6番或是5番等服役,也就是60万要除以5或是6,同时服役的只有10万左右,这10万左右的人还有两个任务:宿卫与征戍,所以能拉出去打的,也就大几万人了不得了.
显然这个数量要远远少于史书上记载的历次大规模战争中出动的数量,那么其他的人怎么来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募兵+拉壮丁.
能募多少,能拉多少,这就取决于人口基础,以及皇帝的决心.
所以用国家的常备军数量来否决一次战争中的最终动员数量,那是不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