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hzh12 于 2011-6-12 19:28 发表
白起为何会自杀,事也势也。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对峙上党三年,对阵双方倾尽国力来争夺战争的胜利权,秦胜则意味着东出函谷关争霸天下,赵胜则秦无力东出,事事受制秦。战争结束秦胜俘虏赵人,秦本可 ...
史书上记载坑人是在9月,完了以后他还重新整合秦军布置进攻邯郸,然后秦王下令撤军是在次年正月,你将时序颠倒,是从哪方面考虑的呢?
次年九月秦王重新下令进攻赵国时,白起有病,秦王没请他,或许是请了,但是他没什么表示。
到了秦王去请他的时候,时势确实和长平之战刚结束时不同,但是他所说的不同,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其国内实,其交外成。”
但是国内实根本谈不起来,要真是国内实,也不会”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也不至于邯郸让个秦国五大夫围着打。
所谓”交外成“,其他国家倒是答应合纵,不过邯郸被秦国围了近一年也不见有援军啊。到了魏军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2年了,期间秦军可是多次增兵。
长平之战刚结束的情况,按白起自己说的,”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时立马进攻邯郸,”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的情况并不会发生改变。
他强调的,赵国守卫力量前后会差十倍,在我看来这违背人的生育能力。如果谈重新调兵组织,以赵国的地盘,在全国范围内收缩,2、3个月和1年几乎差别不大。
如果白起没有夸大了秦军的伤亡,那秦王下令撤军是老成持重之举,白起的行为完全是一种军事投机行为,即便打下了邯郸,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灭赵国,诸侯们可不会坐视赵国被灭。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11-6-23 21:2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