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問題
  
1. 到底三國中的李服(後出師表:「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夏侯而夏侯敗亡...」,雖然有證據顯示後出師表為後人僞撰,但應有李服之事。)是否就是指王服,王服又是否與王子服為同一人?還是李服=李伏(五斗米之大帥)?李服又如何'圖之'? 
 
2. 魏諷之事? 諷之生平? 謀反之事為何? 為何三國志,晉書,各古籍都沒有長談此事? 「諷反案」殺公卿大臣數十人,絕非小事,為何魏書只有片言隻字題及? 
 
 
 
 
1. 樂琳是被誰所殺? 
2. 高幹和袁紹的關係是? 
3. 誰人以全家性命保薦陸遜為大將? 
4. 孫權曾叫呂蒙和誰人發憤讀書? 
5. 龐統是被誰人射死? 
6. 斜谷之戰,誰人一箭射落兩隻門牙? 
7. 諸葛亮的叔父是誰? 
 
1.為何黃巾之亂平息後,餘黨的反抗經過多番鎮壓,仍然持續? 
2.反董卓的各路諸侯開始時還會聯手,為何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聯盟會內訌? 
3.如果呂布的投降被曹操接受,兩人是不是真的天下無敵?會不會有任何變數? 
4.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關羽所殺,局勢會有何轉變? 
5.為何蜀國開國時陣容鼎盛,卻會落得三國中最快被滅的結果? 
6.曹氏的大權為何會輕易被奪取? 
7.孫權為何在晚年時會有重大轉變? 
8.當魏軍入蜀時,如果劉禪率兵逃入南蠻,局勢有沒有轉機? 
 
 
 
當關羽率兵攻向襄陽時為何孔明不領秦川之兵攻向長安呢? 
諸葛亮係隆中對策中講過「......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壼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當關羽率兵攻向襄陽時,為何孔明不領秦川之兵攻向長安呢? 
 
[ 本帖最后由 东祖长离 于 2007-5-22 08:0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