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多花必早落, 一篇关于中华文明衰败原因的随笔
性别:未知-离线 龙剑止水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124
编号 99726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07-8-6 21: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多花必早落

十六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分水岭。而正是这个时期的中历晚期被外认为是中近代史的端。而也正是这个时候,中国与西方始了交。而不幸的是,中文明有等到交锋始就已了。就像三中的典有人怀他的武力,但是他有等到三国历正的始就退出了这个舞台。其也是如此,西方文明交的不是正的中文明,而是一怪胎似的杂种
有人,中明朝——这个处于世界关键时期的朝代,他的衰源于万——在这个关键时期中遇到了如此一位圾的君王,似乎有些偶然的意味。如果这时是几百年前的贞观,几百年后的康乾,中近代史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其怕是这时在位的是那上吊的崇,也要比万太多。可是史就是这样的不公平,万帝享了一子,而崇心事忡忡的惴惴了一子,最后也未得好死,背上亡君的千古名。
    其,中的衰败并不是偶然。而是文明自然的律。满则溢,。我只能是中文明成熟的太早。么这样说呢?中历这样的皇帝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样的皇帝士人已麻木,百姓已冷漠。加重赋敛候,外的百姓居然整村的逃到努尔哈赤那里,因那里有他可以耕的土地,有可以承受的税赋于普通百姓追求生存的本能我完全可以接受,但这个时候百姓的这种民族意的冷漠已一斑了。还记得南宋范成大的那首:“州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回;忍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比于这种南宋百姓的情,明的子民要冷漠的多——然南宋的君王百姓也未必好得了多少。其中一重要原因就是金于南宋百姓的治是人第一次被外族用武力征服。作文化航人的士人首先无法接受,接着是普通百姓。所以我看到宋未的抵抗要远远强于明末;宋末少有降将军,投的文人。但是在明末却是大有人在。我看元仅仅存在了97年,但清统治了中296多年。然造成以上的事实是历史中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我完全可以感到经过了元的治,中的士人百姓得麻木的多了。管元有存在多久,但于中文化尤其是中人的神经产生了重大打,中人的神经变得不那敏感了,或者头没有那硬了。就像医学上移植器官,排。但再次,反映就小多了。此其一。
第二.中文明到了秦是一次终结秦以后中文明便一直在效法前人中不衰落。“多花必早落”。好的西放久了,就会烂掉,腐掉。的人文展到秦可以成熟了。再以后人人之的交往便渐渐由成熟慢慢散出腐朽的息,直至糜不忍睹的境地。看看下的一幕幕,那称为劣根的西,这些“劣”能“根”到哪,真的要“根”到唐尧虞舜?其实,不都是成熟在无情的时间的发酵下蜕变的。中人文的高度文明推向了死亡,就像西方自然科的高度展也必把整世界推向死亡一是事物展的必然律,都逃不,不论你有多的强大。而越强大,自己也亡的越快。
帝几乎同理二世也好不过哪去,但是人家就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万帝却稳稳的做在帝位上。中了,不是如止水,而是静如死水, “泛不起一点漪”,就是一成熟的几乎要掉的文明,一完全沉,失掉了激情的文明;我再也看不到炭涂身的豫让,再也看不到快后自刎的羽;因已经知道要做利者的庄,邦;理性胜过血性,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成熟,然而正是一个个理性到了极至的中人却失掉了所有的血性。文明成熟到这个时候,于幼稚以至于自的行化或是优化掉了;剩下的就是每人身上厚厚的龟壳,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有人能害到,因为你藏的太深了,人就想这样活上千年。就是文明早熟的后果。那令人神往的春秋战国的大成社一去不返了。

[ 本帖最后由 龙剑止水 于 2007-8-7 12: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剑止水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124
编号 99726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07-8-7 12: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右文 于 2007-8-7 09:32 发表
“忍泪失声问使者”,应该是“忍泪失声询使者”,“问”就三仄尾了,前面的“通桥”应该是“州桥”。

查了一下,确实是我记错了,多谢右文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剑止水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124
编号 99726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07-8-7 12: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制度,关于经济,关于皇帝,这些已经说了太多。我这篇随笔其实只是想说人文,说文明本身的发展。我的意思是中华文明成熟的太早,人文到了高峰后不断在时间的发酵下散发出腐气,这是经济,制度,皇帝所不能左右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00: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24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