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岳飞不是天使(转贴)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8 01: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大盘毒药没人会去吃,一大盘糕点里有一点毒药,倒能毒死很多人

--------------------楼主的文章就是这样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8 01: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早就在天涯见过楼主引的“刑卫华”的这串帖子,那个人叫“教你说人话2004”

这个“刑卫华”,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赵构爱民如子,为了百姓”

自从被批以后,刑卫华就没有再冒炮

所以,楼主引的东西,我就不在说鸟~~没精力再重复一遍了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什么都不怕,却唯一不能抵挡的,就是莫须有的诬蔑,刑卫华很厉害,有秦相之风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8 15: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名亮字不暗 于 2007-1-8 14:44 发表
沦陷的土地可以不要
被异族统治的族人可以不管
高宗果然是一代雄主
秦大人果然是千古一相
诸葛亮胆敢教育刘禅
不知道后主英明神武么
包括董允
逼的我们黄皓在他死后才能上位
统统都是权臣

呵呵,其实,沦陷土地不要,还不是最‘伟大’的

十年征战换来的战略优势,镇守数十年的入川要塞,轻轻大笔一挥送出去,拿天才将领的人头,去给敌人献媚,这等“化神奇为腐朽”的功力,估计千载之下,能赶上赵构秦桧的,不多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8 16: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tiger1970好诗~

一篇扭曲事实的文章,是故意扭曲的,还是无知造成的,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当然,楼主所引的“刑卫华”的这几篇文章,是颇显知识功底的,没有一定文化的人,写不出。

所以,我才感觉这是这类文人的悲哀!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9 13: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难道刑卫华做人的良心还比不上标新立异的快感……

好吧,我为什么要特意指出:“一篇扭曲事实的文章,是故意扭曲的,还是无知造成的,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楼主所引的这篇文章什么样呢?他最拿手的就是欺负没看过整篇史料的人,从史书中某特殊情况抽出一点,来代替整个情况。你要没看那本史书,绝对被蒙过去。

比如邵隆,他由于一次偶然指挥失误的情况,陷入重围,粮草断绝,不得已以饥不择食。而刑卫华,就把这个特殊情况抽出来,表明南宋财力、实力不济,进而推出岳飞不应收复中原。
刑卫华不看史书何以知道这次毫不著名的小战斗,而他既然看过史书,又怎么会不知道岳飞北伐是以鄂襄为基地、屯田、水、陆并运做供给的呢?邵隆的那一次,焉能代表南宋!明知而故为,就是自己心中先给岳飞判了错,再去史料里扒证据的。
再如“岳飞不援淮西”。这是当年秦桧张俊给岳飞罗织罪名时捏造的,天下共知。而刑卫华故意拿来引用,还丝毫不顾古代通讯设备延迟,大加发挥这个张俊给岳飞捏造的罪名。连秦桧张俊自己都知道这个是假的,站不住脚,最后贼不打自招,处死岳飞时根本就没提什么这个罪名就匆忙处死了。
这用无知,解释得通吗?刑卫华明明是穿凿附会,有意为之,与秦桧何异!

再比如,“淮西事变后高宗赐钱给岳飞”,“岳飞私自回庐山”与“赐钱”这根本两码事,而刑卫华故意把两件事拉扯到一起,力图表明赵构‘不计前嫌、大人大量,不跟岳飞计较,还给其拨款。

再比如,签军是炮灰。不假,可是刑卫华难道真的不知道岳飞与刘奇都是专打女真兵以重创杂合的金兵的吗?郾城、颖昌,岳飞部打的难道不是机动超强的女真精锐?如果所谓拐子马已被刘奇歼灭,那么完颜宗弼灵又靠什么灵活转动于颖昌、临颖、郾城之间?难道是一堆一堆的签军吗?

赵构,荒淫无道,沦陷区百姓不堪奴役逃亡逃往南宋,他却下令“毋招流亡”,以表明对金求和的诚心,看着百姓冻饿而死都拒绝百姓进城,这样的皇帝,他是为了百姓而休养生息?为什么丝毫不提呢?

文章中这样的造伪太多了,举不胜绝举。我为什么说这是零星撒在蛋糕里的毒药,真的能蒙蔽善良的大家。这种也是比较难以驳斥的,造伪的手法虽然不难察觉,但造伪之处太多。

史实,可以揭露,但不许捏造、不许变相扭曲。

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岳飞当然不例外,作为一个敬仰岳飞已久的人,我都能说出他的不足,他性格冲动,不会迎合皇帝心思,以至于与赵构裂痕日深。

可这不是他人格层面的事,这不是抗金事业层面的事,这不是绍兴十年北伐层面的事,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隐晦地否定岳飞的人品与事业,连历史真相都不顾了呢?

刑卫华,难道真的不知道真相吗?行文流畅,仿佛晓之以礼,动之以情,绝对是读过圣贤书的,可是,你读的圣贤书读到哪里去了呢?

你的目光可以跳过“天日昭昭”,落在连秦桧自己都放弃的罪名上大做文章,可以跳过因赵构盘剥重税而“千村寥落”的景象,而把赵构包装成一代明君,不惜进而引为伪证,穿凿附会。这样的文人,读书何用?!良心何在?!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9 13:58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9 17: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圣归来 于 2007-1-9 16:07 发表
  呵呵,通篇都是对岳飞赞扬之词的文章多了去了。。。岳飞如何生猛还需要细说?!
  
  况且既然是诬蔑,那么我想楼上的到是就真相引经据典一番的详加驳斥。而不要一句“诬蔑”就定性了~要玩定性的东西 ...

我在88楼的话,虽不是“引经据典一番”,却也挑了几个明显的扭曲事实的地方进行了阐述

请你代替刑卫华逐条解释!谢谢~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9 18: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圣归来 于 2007-1-9 16:21 发表
  呵呵,百姓利益?连国家都是赵家的,卖了什么!?如果妥协就是卖国的话,那本朝朝鲜战争议和之时的妥协不成卖国了?!那列宁和德奥签署的妥协协议也是卖国了?!那本朝太祖武皇帝毛没有收回外蒙古和那割让的 ...

议和有许多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议和的高境界,绝对没有人说议和就是卖国

即使达不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境界,像越王勾践也成,像汉帝和亲也成,他们是养精蓄锐、休养生息的典型

现在,
1、请您分析赵构秦桧签订“绍兴议和”前的两国军事实力对比,以确定求和的必要性;
(最好包括绍兴十年至绍兴十一年两国交锋过程,我倒要看看南宋是怎么个“无法自保”的)
2、再请您列出在签定绍兴议和的条件与代价。
(恍惚不闻本朝太祖对别人称“世世子孙”)
3、最后,您一定要分析一下赵构秦桧在签定“绍兴议和”之后,他们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举措?影响与效果如何?
如果您能完成以上论述,并且自圆其说的话,我将承认“绍兴议和”是和勾践的卧薪尝胆一样伟大。否则,我只好说他们出卖中原,厚颜无耻。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9 18:11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9 18: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圣归来 于 2007-1-9 16:26 发表
政治的本质就是妥协。。如果寸土不让或者死抱着自己的利益而不知道权衡的话,那才是亡国之君~

呵呵,崇祯及明末诸大臣倒是很有骨气,可惜却把一个国家给生生葬送了~书生之会权衡名声,政治家则是权衡的利益~

有人总喜欢将南宋比之晚明,虽然他们明明知道两个时期社会形势根本有天大的不同;
我不知道这样的比较还有什么意义,但总见人喜欢把它们拉扯到一块儿~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9 19: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其实,刑卫华还只是“倒岳派”中的二流人物,真的,比他还‘高’的还有几个,出现于各大网站,无一不是打着“追求真理、客观公正”的幌子,却悄悄灌输自己的本意,潜移默化,比刑卫华更隐晦,不会犯刑卫华那样明显的史实错误,让熟悉历史的人一眼就看出来。真真好有诱惑力,我不得不佩服,心里话。

但是,无论手段再怎么高超,都高超不过秦桧大人的,“先定罪名,再围绕着罪名去找证据”这一招,可是秦大人早就用了的,这一点,正是他们这一类人永远不能掩盖的死穴。通观整本史书,就会发现他们这套伎俩是多么卑鄙。

“秦桧救国有利和平”这套理论,是在日本侵华时故意宣扬的舆论。遥想几十年前,当一伙御用文人打算向中国的大学生宣扬这种理论时,中国的学生提前在黑板上写下“青山白骨”这四个字以名心志,让日伪的走狗文人立刻闭了口。

可叹的是如今有些人却继承了日本的那套理论,我实在难以理解。当年赵构秦桧为此之道,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可是,这些人为的是什么呢?一年前,第一次见到刑卫华的这篇文章,我很愤怒,如今再见,却是很难过。没有精力再像一年前那样去和他们辩论到底了,不过,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南宋初年一个诗人的感慨,也许比现在的”精英”、“学术家”们写的东西,更具价值吧……

儿时曾住练江头,长老频频说岳候。
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只寻幽。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9 19:18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09: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何必逃避88楼呢?

呵呵,看了您在109楼的话,我就知道你对南宋初年的南北形势并不清楚。

除了拿南宋和别的时期,比来比去,能不能谈点实质性的--------就是说有关于南宋的具体情况?

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简单地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一概而论,拿表面现象来推特殊矛盾,这本身就是不负责的,也是不科学的,不知您以为然否?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0: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难道非要把整个国家都出卖才叫卖国?
早先明明河南、山东、陕西还在自己手里,拱手送人,这就不是卖国?
建炎初年,宗泽在大举义旗,招收抗金义军100余万,镇守汴京,可是等来赵构的第一封诏书是什么?是选宫女的诏书!
宗泽气死后,派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接替宗泽?是贪忍好杀、畏金人如虎的、后来索性投降的了杜充。抗金义军立刻被遣散。
绍兴十年,已经收复河南大片土地,为什么密令其他几路军撤兵,以陷岳家军于孤军之势?拱手将收复的土地献给敌人~
绍兴十一年,一纸和约将尚且在掌控之中的一些城池,入川要塞和尚原划给金人。百万百姓说扔到金兵马蹄子底下就扔了。

这用“艰难”能解释得通?请解释一下吧,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0 10:41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0: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我到是想说的是在建国初期一派乱相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在外有强敌环伺,内有乱臣作乱的情况下将南宋政权稳定下来,最后还与灭了北宋的金朝形成事实上的对峙之局的。]
--------------------------------------------------------------------
将抗金军民的功劳,安在赵构头上,似乎不合适吧?

明末的起义是反明的,而南宋初年的起义是抗金的!(只有宋高宗那伙人才诬蔑其为叛贼,岳飞是曾抗旨保护他们性命的)。如果没有大河南北星火燎原一般的民间抗金义军,没有主战派的坚决抵抗,没有吴氏兄弟仙人关、和尚原大战、没有刘将军顺昌的那场硬仗、没有岳飞抗旨北伐把金人打得服服帖帖,赵构与秦桧凭什么去跟金人谈议和?

而除了要赵构命的几场防御战,又有几场是赵构部署的?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0 13:26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1: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但是难道我们喜欢、尊敬岳飞就不能非议他的过失?难道就不能认真地看看岳飞悲剧人生中他自身的问题所起到的作用?!]
---------------------------------------------------------------------------
你可以以各种理由拒绝回答我在88楼提出的刑卫华问题,但我在88楼已经说得清楚,从没有人说岳飞的悲剧没有自身的因素在内。

然而这个因素该怎样去探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当然,捏造史实的不算~
我想反驳刑卫华的烂文还谈不上需要“引经据典”,他的文章中又何曾出现过论据的来源出处?除了故意掐断前后联系断章取义,又有什么新花样?就比如邵隆事件,庐山事件、淮西事件,他引的又是什么典?哪本书?多少卷?完整史料?

他为什么不写,原因我已经说N遍,他是癞蛤蟆吃萤火虫,肚里明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1: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  再如宗泽守东京时,曾前后十二次上书请高宗回京,其中一次言曰:“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xī)然,何敌国之足忧乎?”然就是这个丁进,身为都城巡检使,却于高宗元年底,拥兵叛乱围寿春(今安徽寿县),此时虽附宗泽,但在宗泽死后,最终还是因叛乱为韩世忠诛杀;而身为河北、京东捉杀使的李成,则于高宗二年八月,也就是宗泽死后仅一个月,便拥兵叛乱围宿州(今安徽宿县),此后拥兵数十万,一直为南宋心腹大患;扬进不是乱军,而是趁机而起的乱民,虽时归宗泽,但也在宗泽死后三个月的十月份叛乱,倘若其手中真有百万兵,可想而知会是个什么声势了——所谓宗泽“修复得铁桶一般”的东京,真的就是一座“铁桶”吗? ]]
-------------------------------------------------------------------
先来这一段儿刑卫华的二流障眼法~

以上汴京的形势突变,几十万抗金军各自分散是事实。以宗泽死为界限,前后局势迥然。可是为什么会有转折?刑卫华就是跳了过去。

宗泽是怎么死的?就是被赵构气死的。
再说宗泽为什么就能团结一切抗金的力量接连打退金兵两次进攻?“巨盗曾从宗父命,遗民尤望岳家军”。为什么接替宗泽的杜充就不能?而且还反其道行之,贪忍好杀,不体恤下属,导致众义军离心离德。不反叛才怪。

当初宗泽刚去世,众将士上书请求以宗泽的儿子宗颖继任,赵构和黄潜善不许,执意派无才无德,贪忍好杀的杜充接替,这是何故?刑卫华就是不说~

这是谁之责任?难道要宗泽来负?难道是先前宗泽夸大其词?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2: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  在高宗十四年(绍兴十年)的那次著名的宋金大战中,最先对秦桧抗命不退的并不是岳飞,而是刘锜;最先以少胜多,数次在顺昌(今河南阜阳)保卫战中仅以两万人马挫败金兀术十二万大军进功锋芒的,也是人家刘锜。如果没有刘锜等战将的拼死坚守及再三的出奇制胜,从而坚定了大本营派四路大军渡江反击,并争取到极为宝贵的时间的话,岳飞等人能否顺利渡江,能否一举打到朱仙镇,那还真是个未知数。而刘锜、扬沂中与岳飞一样,均有武将最高的“太尉”头衔,吴玠则与岳飞同享“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都是当时后起中资历比岳飞老,而身份仅次于岳飞的名将。所以,杀掉一个岳飞,根本不可能达到为所欲为的卖国目的。]]
-------------------------------------------------------------------------
再来一段刑卫华的伎俩~~刑卫华完全回避岳飞的行为,只提刘锜抗战。当然好像是岳飞大大地借了刘锜的光

而事实是,绍兴十年五月,金兵攻顺昌,刘锜顽强抗击,赵构手忙脚乱连下八九道札子令岳飞火速出兵援救。岳飞派张宪、姚政前去营救。自己亲率主力,由鄂州北上,直取河南。
而岳飞部负责“连接河朔”的将领李宝早在五月初十就开始与金兵战斗于黄河沿岸。在背后破坏金人运输线,截获战备物资。

六月十九日赵构接到刘锜顺昌胜利的捷奏,而岳飞的部将牛皋在六月十三日就已经在京西路(不要告诉我刑卫华不知道京西在哪)首战告捷。

岳飞全凭刘锜顺昌之功才能北上吗?显然不是。刑卫华又在扭曲事实。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0 13:14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3: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逼高宗退位,拥立其兄钦宗尚在吃奶的幼子,请隆佑太后(高宗嫂,钦宗妻)垂帘听政]
--------------------------------------------------------
简直胡编乱造!拥立的是宋高宗3岁的儿子赵旉,垂帘听政的是宋哲宗廢后昭慈獻烈隆祐孟太后,还“钦宗妻”呢?钦宗妻早被掳去北方蹂躏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4: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钻进左有岳飞十万大军,右有韩世忠八万大军形成的口袋中。]
--------------------------------------------------------
胡编乱造,韩世忠的军队最少,只有3万左右,哪来的八万!


[[郦琼,竟因对人事安排不满,于转年八月,杀兵部尚书吕祉,胁迫淮西方面军主力四万人投伪齐,顿使双方实力逆转!从此,高宗彻底放弃了依靠主战派,以武力恢复故土的想法,决然退出建康,建都杭州,一心议和了。]]
------------------------------------------------------------------
淮西叛变。刑卫华又做了手脚
俪琼为什么叛变?为什么对人事安排不满?岳飞的良言不听,结果出事以后“悔不用岳飞计”,晚了!


[[“守江必守淮”。因此,张俊占领亳州仅六天,就督促王德率主力大踏步的退过淮河,到寿春布防去了]]
----------------------------------------------------------------
故意掩盖事实!什么“守江必守淮”!
张俊王德撤退就是赵构秦桧的密令!就是孤立岳家军逼迫退兵的诡计!
连张俊回来以后自己都上表请罪,“使岳飞军孤,敌人复振,此俊之罪也。”王德也上表:“仅能收复两郡,乃擅退军,遂使岳飞军孤”。
假惺惺的请罪,得到的却是赵构的赏赐。-----赵构一伙的司马昭之心,谁人不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5: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随后大本营命韩世忠负责将枢密使办公地点迁移,置司镇江,张俊与岳飞赴淮东巡视边防。张俊见海州城不易守,毁城迁民至楚州。而楚州屡遭战火,城墙破败不堪,俊欲修固,岳飞竟言:“当戮力以图恢复,岂可为退保计?”
---------------------------------------------------------------
这是张俊秉承秦桧旨意,在陷害韩世忠,而岳飞极力为韩世忠辩解!看看人家岳飞是怎么对待战友的?仗义执言,不惜得罪权相!而张俊返回头居然告岳飞一状,真是十足的小人!


唯一答案——就是岳云确实写过信。只不过被众人看后或被张宪看后烧了而已。
-----------------------------------------------------
刑卫华可真行呀,比秦桧还行。岳飞是带着岳云岳雷去临安的,去临安的路上,众人都认为凶多吉少劝岳飞不要去,而岳飞说:“只得前迈!”-----------岳飞会谋反?岳云写信谋反?真窜通谋反了张宪还会孤身去见张俊?直接带兵杀过来,谁能挡得住?先砍了赵构和秦贼再说~


以岳云性格,掉了脑袋不过碗大个疤,只从不连累父亲与张宪上,也会一个人担下来!也正是因为这样,直到最后判决岳飞、张宪死刑时,秦桧和万俟卨还以刑部名义改判岳云“流放”。
-------------------------------------------------------------
如果岳云确实写过信,他招供了,那么供词呢?供词呢?连秦桧都拿不出供词,所以才在害死岳飞岳云张宪之后,才炮制的判决书,刑卫华就知道岳云当时招供了?怎么比秦桧还不要脸!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0 15:13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5: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管岳云是否真写过信,是否在信中真的要众人闹事,最高法院既已认定并作出了判决,在这样的重罪面前,岳飞都应以双重“间接责任人身份”,向宋高宗明确认罪,承认自己治军不严,教子无方,并转而以“直接责任人身份”,率先承担一切责任及后果!
=================================
哈哈!不好意思,岳飞、岳云、张宪,从始至终,虽酷刑加身而不自诬,视赵秦淫威如无物。
而第一任主审、秦桧的党羽之一的何铸,则认为岳飞应当无罪释放!把秦桧气了个半死,哈哈!
                  

岳飞当年擅自脱离河北战场的行为,都是名副其实的临阵脱逃罪!
------------------------------------------------------------
撒谎不打草稿!岳飞擅自脱离王彦不假,可是脱离河北战场了吗?岳飞是去找敌人打仗去了!他正是因为不满王彦太过持重才擅自脱离王彦直接找敌人打仗的!这是岳飞的错,我早已说过了,他性格是很冲动,可无论如何,也不是逃跑。经刑卫华歪嘴一说,还成了临阵脱逃了~

  
把这样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就足以看出并非王彦心胸狭窄,而恰恰是岳飞心高气傲,从一开始就不肯甘居人下。
-------------------------------------------------------------------
刑卫华的嘴就没有长正过。正好说反。岳飞事后亲自去王彦处请罪,就是想承认过错。王彦爱惜人才,没有处罚岳飞,的确有英雄气度。但是,事过几年之后,岳飞身居高位,打算约王彦出来在江边会面,重修旧好,共同抗金。王彦答应之后,却于第二天忽然毁约,不辞而别,驾驶舟船飞快而去。岳飞望见他远去的船只,还赞叹其船队的速度。
刑卫华之所以暗自揣测岳飞,只是因为他自己是个小人罢了。小人无以测君子。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8: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韩世忠的军队3万,为江南诸将最少,守楚州使十年而金人不敢窥视,连岳飞也为之赞叹。可见《续资治通鉴》

另外,楼上,你说的话也有一定道理,即使是诬陷,岳飞也应该认错以讨好皇帝才好。

可是,您也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就拿刑卫华提到的楚州为例,岳飞替韩世忠仗义执言,反驳张俊的攻讦,说“当戮力以图恢复,岂可为退保计?”而张俊回朝,反诬岳飞“公然要放弃楚州,退保大江”。

恐怕连南宋的白痴都知道岳飞是天天嚷着要北伐中原的人,怎么会说什么“退保大江”呢?而对此等颠倒黑白的诬告,赵构竟装聋作哑,信以为真,摆明了他就是想杀岳飞的。

岳飞的示弱,能挽回什么?谋反罪,承认也是死,不承认还是死。为什么要屈服于赵构秦桧?

本来就没影的事,为什么要招?!

金人要求的是“必杀飞,始可和”,不是旁人。这个绝非荒唐,值得推敲,此处略过。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6 19:22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8: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接着说刑卫华这个无耻捏造之徒

岳飞之死的第二大罪状,就是“不救淮西”。
这条罪状究竟成立不成立呢?   
完全成立!
-------------------------------------------------
成立个屁!
“不救淮西”指的是绍兴十一年张俊捏造的罪名。刑卫华倒把绍兴十年金人侵河南时的东西弄上,打量大伙都没看过书呢?什么“岳飞还一再要求亲赴大本营,面见高宗,陈述己见”!这是绍兴十年的事!绍兴十一年岳飞什么时候要“亲赴大本营”?捏造!

金军是在绍兴十一年二月初三日进入庐州的,而岳飞探听到消息,于二月初三、初四就主动发了两道奏折给赵构,请求出兵迎敌。“今虏在淮西,臣若捣虚,势必得利。万一以为寇方在近,未暇远图,即乞且亲至蕲、黄相度,以 议攻、却。且虏知荆鄂宿师,必自九江进缓,今若出此,贵得不拘,使敌罔测。”

而一直到二月初九,赵构命令岳飞前去救援的《御札》才送到岳飞手里。可见岳飞比南宋朝廷的反应迅速得多。

此时岳飞看了赵构的命令,认为部署不妥,所以立刻又上一道奏折请求出兵移师蕲、黄、舒州,并得到赵构的认可,赵构有回复:“得卿九日奏,已择定十一日起发往蕲、黄、舒州界。闻卿见苦寒嗽,乃能勉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岳飞十一日出发,到达舒州后,便立刻与张俊联系,收到岳飞的联系时,正逢张俊等人刚刚取得柘皋大捷会师庐州的时候。张俊即以自己探得的虚假情报“敌已渡淮”推托岳飞部前来援救。打发完了岳飞,张俊又把刘锜打发走了。(怕抢战功呀)。结果金人根本没有渡河,趁势破了濠州。张俊急命人追回刘锜,同去抢夺濠州,结果又中埋伏,三人军队大败溃逃而归。

再说岳飞,接到张俊推托之辞后,就上奏赵构,请求指示。赵构还特地表扬了岳飞“卿小心恭慎,不敢专辄进退,深为得体,朕所嘉叹。”并命岳飞前往庐州。岳飞到达庐州之时,张俊等人却已经溃败而回了。岳飞只得也打道回府。
如果张俊在庐州会合之时允许岳飞部前来,则濠州未必兵败。这个责任该由张俊来负责。

而张俊回朝之后,非但诬岳飞“不救淮西”,还诬刘锜“出战不利”。这种小人,却得到赵构和秦桧的庇护,加以赏赐。

“不救淮西”,纯属捏造!

另:张俊是唆使岳飞部将王俊进行诬告的。而秦桧事后匆忙炮制的判决书上的罪名与王俊告的罪名根本就不一样,真是贼不打自招。
南宋大臣李心传:“考其狱词所坐,皆一时锻炼文致之词,然犹不过如此,则飞之冤可见矣!”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0 22:55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0 19: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然而,就在此时,岳飞又一次犯了临阵脱逃罪!
那些说宋高宗不知抗战,只知议和的人,把眼睛睁开看清楚,这究竟是高宗不抗战,还是一些手握兵权的武人避战自保,畏敌如虎呢?难不成还让最高统帅亲自提枪上去厮杀吗?
------------------------------------------------------------------------------
恶人先告状。赵构自己提拔一个投降派杜充当汴京留守,公然放弃汴京南逃,导致南宋防线崩溃,二十万金兵要只有几千人马的岳飞部对付,还好意思说?岳飞军此时弹尽粮绝,他们连粮食都不给支援一下!饿得吃金兵尸体都没有抢劫百姓!岳飞是暂时避开楚州,以保存实力,选择正确的地点与时间打击敌人,这才是军事家的表现,硬拼是弱智。最后这些城还不都是岳飞收复的?赵构根本不配谈“抗战”二字!当初岳飞给他上书要求不要走妥协路线的时候他干什么去了?你现在想起抗战啦?晚了!我就可惜赵构怎么不被金兵捉住啊~也去北方尝尝误国的报应。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2 16: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圣归来 于 2007-1-12 15:23 发表
恩,保存实力,择时择地打击敌人。。说得可真好。。什么叫军人?!没有命令擅自撤离阵地是什么样的问题!?请阁下告知我。。当年台儿庄战役,王铭章将军要是也擅自撤离阵地,来个“择时择地”的打击敌人,是什么 ...

哈哈!早料到你会这么说,看好了:

岳飞早就接到指令的:“泰州可战即战,可守即守。如其不可,可以退保近便沙州,相机而动。”
岳飞及时率众转移,保护了数万百姓安全。
事过之后,岳飞主动上书请罪,赵构也不以为罪,但而令他去“江阴就粮”。
刘光世拼命诬蔑岳飞不援楚州,都没诬蔑岳飞放弃泰州,因为泰州守城,审时度势------朝廷有其令。
赵构为什么要下令,如果人都死守死完了,谁还保护他啊?
再说,建炎三、四年,他自己都跑得跟兔子似的,哪还有脸让臣子这样那样啊~

某些人还是积点德吧~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2 17:30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2 16: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刑卫华别给秦桧翻案了,秦桧嫌丢人

刑卫华这几篇烂文章,硬伤密密麻麻,当初在天涯上连载,刑卫华本人被拍得连P都不放一个,N年没有冒泡。

各位如果有空可以去天涯看看,准保笑死,可以当相声看。

记得刑卫华有一句话说:“我今天写的文章,就是后人的《文献》。”一句话令天涯众网友呕吐一片

连“倒岳派”的其他人物都看不下去了,嫌刑卫华水平太差,尽给“倒岳派”出丑

这号“城墙双拐弯”的人,其实跟他就没什么好说的,纯粹浪费时间~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2 17:06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2 17: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刑卫华简直史盲~

[[岳飞的父亲死得早,故知子莫若母,岳飞在那个战乱年代的成长过程中,其性格上存在的必然性缺陷,没有任何人能比岳母看得更加清楚。……而岳母改“精忠岳飞”为“尽忠报国”,则是在警诫岳飞:国难当头,千万不要固步自封,而要不断走出自我,竭尽己力,舍己为国——]]
===============================
大家看这段~呵呵

人家岳飞的父亲明明是在1122年岳飞成年以后去世的,他居然说人家父亲死得早。
岳飞背上刺的“尽忠报国”只见于《宋史》一次,并无史料显示为谁所刺。岳母刺字,不过后来说书人等等渲染的。

刑卫华,真的连小说和史实都分不清吗?不信你拿《说岳全传》上岳飞“八百破十万”形容岳飞厉害的话,他立马跳出来说你不知道正史。他自己又用小说上的东西,不过处处摘取对自己有利的偏狭材料罢了~

还好意识说“岳飞有必然性缺陷”?我看刑卫华才有“必然性缺陷”,缺良心!缺德!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2 17:36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6 15: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昏,我是懒得跟刑卫华一条一条驳斥了

刑卫华说的是“拐子马大部分由刘锜消灭”?

他说的是“早已被刘錡率领的“八字军”全歼了!”

刑卫华~睁着两眼说瞎话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1-16 16: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顺昌与河南

一、
“敌又以铁骑分左右翼,号“拐子马”,皆女真为之,号“长胜军,专以攻坚,战酣然后用之。兀术平日恃以为强者,十损七八。”
--------这是顺昌之战的情形。可见兀术所部拐子马“全歼”是无稽之谈。而这也只是完颜宗弼一部的情形。

二、
而兀术部由顺昌败退之后,于汴京休整两月,此外,汇集各路,兵力又得到补充。
“宋兵来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鲁补,与许州韩常、颍州大臭、陈州赤盏晖、皆会于汴。”(《金史》卷68)
此外又新加入了盖天大王完颜赛里所部人马。


七月间,完颜宗弼与岳飞在河南决战时,总兵力当接近20万。兀术兵力依然是绝对优势。

岳飞北伐与刘锜分别应对的是不同时期部分相同的敌人,又有不同时期不同的敌人。刑卫华刻舟求剑,妄图浑水摸鱼~人品啊~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1-16 16:3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2-18 23: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无论从什么角度讲,因为对人事安排的不满就投敌叛国,这样的军事将领如何值得相信?!依靠主战派的下场就是一有不满就投敌、撂挑子、辞职,这样的军队还有组织纪律性没有?这样的军队还靠得住不?!这样的军队还值得托以重负不!?
-----------------------------------------------------------------------------
1、郦琼叛变是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早在刘光世手下的时候就存在矛盾,是政府没有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没有采取合理的方案,一步步导致的。并非什么“一有不满就投敌”。
2、岳飞辞职上庐山,并非是对人事不满,说白了是对赵构集团的不满。这个问题,连赵构都明白。


既然是密令,你月霄又如何知晓?你知晓了,又何来密令之说?感觉高宗和岳飞好像是同僚关系,或者说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需要用诡计来让岳飞退兵,感觉有点可笑~
--------------------------------------------------------------------------
如果“密令”就永远不会被人知晓,那么“暗杀”就会永远万无一失、绝对不会被发现了?这是语文问题,不是历史问题。

“矫诏之罪,若虚当任之”-----皇帝的天使都甘当矫诏大罪支持岳飞北伐,迫使岳飞撤兵是那么容易的事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话不是做摆设的。当然,如果您觉得“诡计”一词对赵构含贬义,我换上“妙计”,如何?

怎么他们上书请罪就是虚情假意,岳飞上书就是言辞恳切了?!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历史,这样的思路要不得~
------------------------------------------------------------------------
如果是第一次读这段历史,初读到这里,很容易作到不带一点感情色彩。而这整段历史,前因后果都通读了之后,就会对每个人有个大致的了解了,事情的脉络也更清晰。张俊处世历来圆滑,他这样上奏,不但遵从了皇帝的旨意,又巧妙为赵构的“密令”遮掩过了,擅自撤兵导致战略局势转变,这等本当严惩的大罪却得到赵构的丰厚赏赐,这还不够明白的么?
而况,张俊可以因岳飞的战功而嫉妒,可以公然诬告岳飞要“放弃山阳”,可以投靠秦桧构陷韩世忠,可以唆使王俊诬告岳飞要谋反,他还有什么做不来的呢?

至于上表请罪得到的是高宗的奖赏为什么不能理解为是勉励呢?!
------------------------------------------------------------------
大敌当前不进反退,赵构还要勉励他么?既然是“勉励”为何勉励以后又根本不命令他进兵呢?而况,从以前的历史来看,赵构也不是这种人,刘光世畏敌不前,擅自撤退,可是得到了严厉处分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2-19 00: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既然最高管理层已经认定了,那么岳飞为什么就不该站出来请罪 ?!难道当事人不认罪,法院就判不了刑了?笑话。。。
----------------------------------------------------------------------
刑卫华真是专制的卫道士啊。
高层一拿不出任何证据,二没有完备的案件材料,连个像样的判决书就拿不出,连宋朝自己的法律制度都通不过,又有什么好说的?

也许刑卫华强调的是皇帝宰相的权威性,皇帝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岳飞三人身陷囹圄自然无法抗拒。可是岳飞强调的是原则性,没有做过就是没有做过,为何要承认呢?不错赵构有权力剥夺岳飞的生存权,但他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强迫岳飞自己诬蔑自己。


另:岳飞脱离王彦那段儿,你依然引用的刑卫华的内容,我有什么好说的?拿着错误的、自己编的历史论据来反驳别人,我只有略过。
请你还是按自己的原定计划行事,自己看看历史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月宵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99423
注册 2007-1-8


发表于 2007-2-19 17: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圣归来 于 2007-2-19 16:49 发表
”大敌当前不进反退,赵构还要勉励他么?既然是“勉励”为何勉励以后又根本不命令他进兵呢?而况,从以前的历史来看,赵构也不是这种人,刘光世畏敌不前,擅自撤退,可是得到了严厉处分的。“

那我想问一句:当岳飞的上司王彦在河北战场对敌的时候,岳飞去投了宗老爷子的行为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不进反退!?

恩,不说张俊啦?转移得挺快嘛。

只是还在拿着刑卫华的东西做文章~~~好啊,我就再花点时间,让大伙看看刑卫华公然编造历史的无耻行经。

"而就在这时,金人以为宋大军进入河北,上下震动,急调数万精兵前来围剿,将新乡围得水泄不通,可岳飞竟在这样危急时刻,率部下渡河回东京,投宗泽去了。"=========别的不说,刑卫华也好,阁下也好,给我找出吻合这段话的史料出处。OK?

新乡什么时候被围的?岳飞何时脱离王彦投奔宗泽的?

能分别回答一下么?

还“岳飞竟在这样危急时刻,率部下渡河回东京”编得真是有名有姓啊!

阁下没有看过书,不奇怪。如果刑卫华在我面前,我一定抽他几个耳光先~~

[ 本帖最后由 月宵 于 2007-2-19 17:5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19: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15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