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攻击力/防御力的因素:阵型,统率,士气,士兵数。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数字显示在选择阵型武将等出征画面的“对部队”和“守备力”上。
比如只修改一下士兵数,就可以看到“对部队”和“守备力”会有细微的变化。
更换其他统率值的武将,以可以看到“对部队”和“守备力”会有相应的变化。
总之,这两个数值就是最终的一系列影响攻击力复杂因素的最终的计算结果。
那么,这两个数值又有什么含义呢?跟具体的消耗的兵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试验:
先做一个固定“靶子”,统率50,兵1万,士气50,长蛇阵。最后,出征画面中的“对部队”这里称为攻击力(以下简称A)78,“守备力”这里称为防御力(以下简称D)101。
然后,用不同的组合(以下称为“试验者”)去打这个靶子。
下面只写作了变化的参数,没写的同上面的那个“靶子”。比如试验只写了“统率10”,意思是,统率10,兵1万,士气50,长蛇阵。
1,统率10,A28,D37
386,502(第一次攻击打掉对方的士兵数。前者为“试验者”打掉“靶子”的士兵数,后者相反)
2,统率50,A78,D101
436,436
3,统率60,A89,D115
446,422
4,统率85,A116,D151
474,286
5,统率100,A132,D171
492,368
6,统率85,箕形阵,A155,D259
518,291
简单的把数据列在一起。
A78 D101
--------------------
28 37,386 502
78 101,436 436
89 115,446 422
116 151,474 386
132 171,492 368
155 259,518 291
这个表这么看:
第一列是“试验者”攻击力,第二列是“试验者”防御力,第三列是“试验者”打掉“靶子”的士兵数,第四列是“靶子”打掉“试验者”的士兵数。而“靶子”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固定,在第一行:78 101
也就是说:
攻28的去打防101的,打掉386兵
攻78的去打防101的,打掉436兵
攻89的去打防101的,打掉446兵
......
反过来,
攻78的去打防37的, 打掉502兵
攻78的去打防101的,打掉436兵
攻78的去打防115的,打掉422兵
......
把第一组的28,78,89......和386,436,446......等用Excel做成一个折线图,可以看到是一条近似的直线.
同理,37,101,115......和502,436,422......也是一条近似的直线。
也就是说,当我的攻击力上升50的时候,我也就能多打掉敌人50的兵。
当我的防御力上升50的时候,我就能少损失50的兵。
原来出征表中的“对部队”和“守备力”的数字这么“直白”。
经过简单的计算,攻100打防100费兵460。
按照 A100 D100 ----- 460 这个等式,就可以换算出任何一种情况。
比如 A65 打 D136 ,可打掉敌人389兵力。(这个是事先做过试验的:统率50,兵1万,长蛇,一方士气25,一方士气100,一方A65D84,一方A105D136。)
上面这个 A100 D100 ----- 460 的等式也许有少量误差,但误差应该不算很大,不会超过3个士兵数。
另外,还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绝对不会出现随机系数。参照试验2。完全等同条件下的双方,费的兵力也绝对会相同的。不过,同时打掉对方同等的兵力,最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同时死亡吗?试验结果是,一方被灭,一方剩1。至于哪方剩1,我还没有找到规律。
现在就研究到这个程度。我的统计数据不是很多,也许方法上也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教。
以后想研究的就是接下来就要研究阵型,统率,士气,士兵数对“对部队”“守备力”的影响了。
不过到目前为止,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阵型,统率,士气,士兵数对攻防的影响依次递减。
说通俗了就是,阵型攻击力高了,最后的攻击力会高很多,而士兵数即使高很多,攻击力的提高也是微不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