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才高九斗说项羽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8-10-31 11: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靠!服了。
说到项羽,无非是他的巨鹿之战有彭城之战。
说什么项羽2万杂牌军全歼秦军精锐50万,
说什么项羽3万部队大破刘邦军56万是空前绝后……
吹牛不上锐,YY不用钱,就吹吧。

说到项羽,就尽量的把他的困难和阻碍等等说的越大越好;
尽量把他的对手的优势等等说的越大越好;
尽量把他的优点越说越大,缺点越说越小;
尽量把他对手的险恶形势越说越小,甚至于忽略。




我是南方楚国人,我就不相信。
原本我是从不说项羽的缺点的,但自从项羽被某些人在各大网站越吹越神,我就实在看不过去了。
  项羽是应有其很高的历史、军事地位,
  但太过分的夸张其战绩,只能是让人更加质疑和反感。

看看百度吧,各大网站,吹的不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热爱“的也不是春秋战国的文臣武将人民,倒是把精神寄托在项羽一个人身上。
我国楚地精神、物质、文化仅仅寄托于项羽一人上,
我楚地精神、物质、文化休矣!




巨鹿之战战役对比:  
秦军30多万对赵、楚、齐、燕和彭越军等三四十万。  
再加上赵高蓄谋乱秦,  
胡亥昏昧,  
以前杀扶苏等公子,  
中国精壮死伤殆尽,  
山中老虎死,猴子当霸王………………  
唉!


彭城之战:
项羽军3万精锐VS刘邦的混合军团56万
双方的壮态:
项羽:灭秦、亲率3万精锐骑兵。诸侯军对项羽是畏惧的要死的,项羽当时武力最高,群殴项羽尚且不能,何况单挑?

刘邦:从未打败过项羽,在夺了项羽的首都彭城后,幻想着项羽无能为力了,必来投降,就天天花天酒地,不认真防备,战斗力直线下降………………
诸侯军都是见利而来,根本与汉军不是同心同力的。
他们此时既怕汉军的人多势众,又怕项羽的武勇精税。
一旦开战,指望他们替汉军冲锋卖命?

彭城之战,只有是一个像样点的将领,率领3万精锐骑兵,
打不败这56万乌合之众?

[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11-5 1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8-10-31 23:04 发表
至于说随便一个将领就能率领3万精锐骑兵击败56万乌合之众。呵呵,老兄恐怕得先找到敢于接下这趟差事的将领才行。我看要等到常遇春出关吧。

江兄的前面段基本同意。
不过能率领3万精锐骑兵击败56万乌合之众,不会要等到常遇春出关吧。

汉朝樊哙、李广、霍去病、马援等都可以胜任,
另外,南北朝的就更多了,闵刘、宇文泰、韦睿、韩擒虎等不见得比项羽差。
唐朝李世民虎牢关之战,3500击溃十几万夏军和郑军联合军,并擒拿夏王窦建德,
一战灭夏王和郑王。
苏定方仅率200骑为先锋,突入击溃有十几万精锐骑兵的颉利。
薛仁贵以2000骑直破高丽数十城,三箭定天山,使得骚扰唐朝几十年的铁勒的13万骑兵下马请降。
晚年以69岁时,在雁门关脱帽就让突厥十几万兵马降的降,跑的跑,死的死。
五代李存孝、王彦章等和宋时杨家将、岳家将等、元时也大有人在,
就不一一列举了。


PS:樊哙应比项羽差一截,陈庆之的不实。
李广如果是彭城之战楚军最高将领,打胜此战的效果比项羽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说刘邦幻想项羽投降、战斗力直线下降你的证据在哪里?

刘邦夺项羽的首都彭城,与所谓的56万人马日置酒高会……………………

史记上面写刘邦项羽关于彭城之战的也还是比较详的了,
也不需要我来多说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QUOTE:
原帖由 phill-walk 于 2008-11-3 09:46 发表
陈庆之的事件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疑惑
有无哪位高人能考证一番或者重新理性定论一下

网上贴子很多,
书本也很多。

不用等哪个高人考证了。
随便在百度找一下都可以。不用多说。
如:
陈庆之:萧梁时代未完成的战神
http://hi.baidu.com/virus77/blog ... 18953ab80e2dd7.html

[转帖]破解所谓陈庆之的神话
http://tieba.baidu.com/f?kz=186219413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回上楼,
战国、秦朝的史料本来就缺,我们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得到确切公正的真相。



我们只能是照理、照考古分析推断。
而其中的《史记》又是由推翻了秦朝的百年后的汉朝的司马迁写的。

你以为我是说王离仅率5000或6000去围巨鹿?

我的意思是说:王离很有可能只是率了长城军团中他的直属部队五六千投入到此战役中去。参加此役的王离军大部是由秦朝另外征调给王离的。

哪个史料上说了参加巨鹿之战的王离带了20万(或者30万)秦朝北方军团?
史记上说了吗?

秦军破陈胜军几十万,不假,但不知损失了多少,收编了多少,扩充了多少,增调了多少。
秦军被项梁军打败,不假。
项梁军被秦军偷袭杀死,不假。

秦军和赵军激战数月,不假。
诸侯联军一齐反秦到了巨鹿,不假。

我也认为长城军团有30万,但王离一定能调,一定调了30万回去吗?秦军以五六千为一部,王离调直属部五六千应当没有问题,问题是扶苏、蒙恬手下的30万将士会因胡亥赵高杀贤害能搞的全国乱七八糟分崩离析而全部回去吗?

谁记载了?谁数清楚立据、证实了?


楼上诸位,包括我和世界上的人,
都没有详尽公正的史料,
史记的又记载的不全。

我们只能是照理、照考古分析推断。



说来说去,没能抱一个公正平和的心态讨论,只看项羽本纪
死抱着陈规固有心态,讨论就没必要了
就只能像百度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以及其它网站那样来死偏一方的黑一方,那就不必了。


关于此类的贴子如“秦是不是率了正规军平起义”,“秦军的组成是哪些人”烦请几位去白起吧、秦始皇吧、秦朝吧,秦国吧,项羽吧,刘邦吧,大秦帝国吧 等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去看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我很怀疑一支强大的灭掉六国。却匈奴七百余里,打得匈奴军十多年不敢来犯的秦军[见《复活的军团》和
《史记》],有着“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的强大军队,又有着不差的将领,这么容易就会混乱,麻痹,攻击力大降,防卫力大减,士气大降,移动力大降,敏捷度大降,精神力大降?

你以为秦军都是在放假,睡觉,泡妞,喝酒,聊天,抽烟,打牌,下棋,听歌,观舞,旅游,兜风,吃了巴豆,喝了三鹿,开店,打广告,肾虚,脑残,中风,冻残,麻木不仁,痴呆,发傻,见死不救,唯恐天下不乱…………………………
(要不然就是秦军兵器、粮草、马匹等装备损失惨重,兵员疲惫不堪,抱怨不已,士气大减,精神力大减、伤、病、残、弱太多。要是这样,就是赵军的功劳了。)

秦国的虎狼之师不是白叫的,你以为秦军不强,秦国能连横,能统一?
秦国以耕战为主,兵员都是精挑细选的(不是精强的就去务农),
秦国步兵、秦国骑兵、秦国弩兵都是很精锐的,秦军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也是公认的。
秦军的强劲持久战斗力不用多说了。
全部由秦国人组成的正规军不会像罪犯军那么快被敌人吓怕了,士气不振,不肯卖命,不服纪律,擅自乱跑,也不会像罪犯军那样轻易的败得兵器、粮草、马匹损失惨重,混乱、麻痹、攻击力、防卫力、士气大降、精神力大降,也不会那么快兵员疲惫不堪,抱怨不已,也不会那么快就伤、病、残、弱一大片。

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这不是秦统一天下的精锐之师,虎狼之师,而是由七国人民加其它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吧。指望他们能在此等形势下为秦卖命?

那项羽不是贪天之功,以为己之功?

[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11-5 11:1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这时太慢,先跳到 琅邪中华文化论坛 最后论战情况

引用:
按项羽本纪,意思就是说,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以后,诸侯军才击秦。

按《陈余张耳列传》
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邯引兵解后,诸侯军就击秦了。  


喷饭。项羽本纪有哪句说明诸侯看戏到末了?白纸黑字,诸侯作壁上观是及楚击秦,也就是秦楚初战之时。与陈余张耳列传记载完全一致。


引用:
《秦始皇本纪》:
三年(公元前207年),章邯等将其卒围钜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钜鹿。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公元前206年),章邯等战数卻,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按秦始皇本纪,是公元前206年夏后,二世使人让邯,…………高使人捕追不及之后,才到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感情前头一大段对牛弹琴?这旮旯是总述章邯投降的原因,谁让您老当时序看?捎带时序问题,甭说史记,汉书、汉纪记载皆可为证,您老抱着一孤证,捎带这孤证还不能说明时序,可怜可怜,救命稻草尚且要沉,况不救命哉


引用:
秦军破陈胜军几十万,不假,但不知损失了多少,收编了多少,扩充了多少,增调了多少。
70万罪犯有多少入军了?刑徒军出动了多少?战死了多少?收编了多少义军?杀害了多少义军?征发扩充了多少?增援调动了多少?

王离军40万精锐,是何时何地怎么冒出来的?
王离是章邯的部将,还是章邯是王离的部将,还是平级的军团长?  


活活,您老既然知道秦军北防军单单旧蒙恬部即有三十万,现下跑这旮旯问哪儿冒出的四十万精兵,您老这不是扯笑话么

史书白纸黑字,王离负责围攻巨鹿,章邯负责后勤,感情您老的军事常识是后勤的兵力雄厚,小头去冲锋陷阵?天才,天才呐


引用:
《史记·匈奴列传》:後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谿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十馀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於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於故塞。  


您老感情就没看懂?蒙恬列传写的明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汉书·匈奴列传亦大书明明: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数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资治通鉴:始皇乃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伐匈奴。

可见今本史记匈奴列传十万前明显有阙文,不是三十万即是数十万。


引用:
怎么说没有矛盾?

关于巨鹿之战联军的兵力三四十万的说法:
司马迁后来在鸿门宴那在段写着刘邦是十万,项羽率领的是四十万。
而在巨鹿之战这个决定性的战役里,反秦联军不可能是儿戏般的只出动少数兵力去救赵为已的,必定是倾其主力和精锐而去的。
巨鹿之战中,秦军损失不小,反秦联军损失也不会很小,但反秦联军入关前,也可能会另外征调收集了几万义军。
巨鹿之战后,秦军被项羽收编的20多万部队又全部被项羽坑杀于新安。
因此,鸿门宴时,项羽的四十万联军里应没有秦军了,只有三个秦军降将了。

再根据巨鹿城里数万,陈余数万,赵军就是十万左右。

齐地人多地广物多,可征集的兵应比燕地多。

我认为齐军约十万,燕军约五万。

我倾向认为秦军总数30多万,加五六千王离带来的边防军,
前面已说。  


得,干脆燕京流兵力分析华丽登场 项羽全军不过五万,也即诸侯军兵力在三十五万左右。能把三十五万诸侯军唬成木头的秦军兵力在四十万以上,不是最好的解释?

您老既然推测巨鹿成里城外能有十万,能把巨鹿城围成铁桶,捎带城外数万之众束手无策的王离,有四十万众感情不是最顺当的逻辑?

要论史,劳驾拿出史料来!现下白纸黑字,章邯军的组成是三秦子弟,至于王离,嘿嘿: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彊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史料明明,章邯、王离军的主体都是秦兵,捎带还是精兵,“兵多”,兵力达到四十万以上。而您老的啥刑徒说、五六千说,史料证据在哪儿?

没有史料证据,却在这旮旯“我认为”、“我以为”,不如干脆“昨日夜梦章邯、王离来言”更有喜感 幻想中华区还没开张呐,感情杨飞将同学已经穿越了?




===================================
以上为引用杨文理的贴子。

哼哼。 古拉森 ,你把秦军数的太少了,其实项羽更NB的,项羽是五万破六十万的。

再来回下杨文理的贴子:
如下:

王离应是被俘,
这个是我搞错。

(三国演义我都说只是随便说说,不算数的,你下面的贴再怎么扯三国演义,怒不理会三国演义的事了。)

项羽本纪有哪句说明诸侯看戏到末了?

可惜,持项羽是无敌战神的许多人就是认为项羽几万破王离几十万后,诸侯军才参战的。(PS,B方观点,只有杨文理兄看到合理的事实,是项羽击王离时就参战了的,而不是等项羽击灭王离后才参加的。)

嘿嘿!关于汉纪的王离率四十万精兵围巨鹿,另外章邯率20多万(多少万?先帮你填上吧,20多万。)运粮供给王离军,然后反秦联军约40万人。

然后得出结论,秦军和反秦联军共百万在巨鹿会战,对吧?




我们不得不佩服胡亥+赵高绝对是天衣无缝的超强搭配,和超强的政治、调控能力。
在修长城、修直道,修秦皇陵,修灵渠,南征50万死伤数十万,胡亥+赵高逼死扶苏,冤杀蒙恬、蒙毅及众多王室公子,篡改秦法,日益分崩离析,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六国复国后,起义军数十万打到秦都咸阳不远处,而后组建几十万大军杀败陈胜吴广,再败于项梁,又趁项梁不备,偷袭杀败项梁后,调集了四十万精兵给王离围攻巨鹿,调集了另外20多万秦军给王离运粮,护粮。


胡亥和赵高鞠躬尽粹,运用超强手腕,分分秒秒的使秦国向前进,一系列的奇迹般的成果,不是你们能抹杀得了的!
胡亥和赵高做的积极贡献是伟大的!
不服?
因为我们胡亥和赵高太帅了,太强了,你们嫉妒吧?


[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11-12 23:4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8-11-12 23: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陈余张耳列传》: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击秦。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钜鹿者,楚力也。

《项羽本纪》: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秦始皇本纪》: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钜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钜鹿。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章邯等战数卻,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非常清楚,诸侯坐看王离围城,不敢救,项羽派遣英布等二万军渡河初战,切断王离军补给线,而后全军渡河,一举击败章邯军,彻底断绝王离后援,壁上观的勾当就是说的此时。诸侯见到章邯完蛋,自然跟随项羽,于是再打飞王离。陈余张耳传与项羽本纪的记载相互补充,这原本是纪传体史书常见的笔法,不应认作矛盾。至于秦始皇本纪,那就更明白了,这旮旯不过是在总叙章邯投降的原因。

================================

从上面这些看来,对于反秦,赵军起首功,赵军死死拖住消耗疲惫了秦军,使得反秦联军得以集结。没有赵军,决没有巨鹿之战的胜利。(可以想像,没了赵军,巨鹿一被攻下,秦军士气高涨,反秦联军士气低落,终将被各个击破。)

其次,项羽的楚军。

再次,是齐燕等军的参战。

赵军、楚军、齐、燕等军也是缺一不可。


至于救赵,首功当属楚军。

至于反秦,赵军应是首功。

秦军破陈胜军几十万,不假,但不知损失了多少,收编了多少,扩充了多少,增调了多少。
70万罪犯有多少入军了?刑徒军出动了多少?战死了多少?收编了多少义军?杀害了多少义军?征发扩充了多少?增援调动了多少?

王离军40万精锐,是何时何地怎么冒出来的?
王离是章邯的部将,还是章邯是王离的部将,还是平级的军团长?

刘邦攻咸阳时,刑徒军还有吗?如有,为什么不用?如没有,那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胡亥没有本纪,而项羽却有?

为什么司马迁把秦廷内部的事几乎全部写到李斯列传里面去?

难道说司马迁是儒家而把法家的李斯当作秦帝国从最强大至灭亡来写的?


那么多的秦朝军队,是赵高支持主导调的?还是李斯,还是胡亥?

关于巨鹿之战联军的兵力三四十万的说法:
司马迁后来在鸿门宴那在段写着刘邦是十万,项羽率领的是四十万。
而在巨鹿之战这个决定性的战役里,反秦联军不可能是儿戏般的只出动少数兵力去救赵为已的,必定是倾其主力和精锐而去的。
巨鹿之战中,秦军损失不小,反秦联军损失也不会很小,但反秦联军入关前,也可能会另外征调收集了几万义军。
巨鹿之战后,秦军被项羽收编的20多万部队又全部被项羽坑杀于新安。
因此,鸿门宴时,项羽的四十万联军里应没有秦军了,只有三个秦军降将了。

再根据巨鹿城里数万,陈余数万,赵军就是十万左右。

齐地人多地广物多,可征集的兵应比燕地多。

我认为齐军约十万,燕军约五万。


而秦军应为三十多万到40万之间。

项梁在大败章邯那一段时间,应是秦帝国的兵逃亡得最多的一段时间。

[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11-13 12: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8-11-15 10:2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秦亡自赵高的铁证(参见李斯列传)。

李斯列传摘录:

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闲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乱主之所禁也。
  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愿陛下少留意焉。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柰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髃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
  于是髃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①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愿葬郦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
  书上,胡亥大说,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髃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傜无已。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而却。李斯数欲请闲谏,二世不许。而二世责问李斯曰:“吾有私议而有所闻于韩子也,曰‘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斲,①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粝之食,②藜藿之羹,饭土匦,③啜土铏,④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矣。⑤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⑥决渟水致之海,⑦而股无胈,⑧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于会稽,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


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贤者之所务也。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此所贵于有天下也。夫所谓贤人者,必能安天下而治万民,今身且不能利,将恶能治天下哉!故吾愿赐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为之柰何?”李斯子由为三川守,髃盗吴广等西略地,过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覆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
  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书对曰: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①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①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②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夫以人徇己,则己贵而人贱;
  以己徇人,则己贱而人贵。故徇人者贱,而人所徇者贵,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之所为尊贤者,为其贵也;而所为恶不肖者,为其贱也。而尧﹑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随而尊之,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谓之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督责之过也。
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①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故商君之法,刑□灰于道者。②夫□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韩子曰“布帛寻常,庸人不释,③铄金百溢,盗跖不搏”者,④非庸人之心重,寻常之利深,而盗跖之欲浅也;又不以盗跖之行,为轻百镒之重也。搏必随手刑,则盗跖不搏百镒;而罚不必行也,则庸人不释寻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⑤泰山之高百仞,而跛□牧其上。⑥夫楼季也而难五丈之限,岂跛□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堑之势异也。⑦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务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也,则亦不察于圣人之论矣。夫不能行圣人之术,则舍为天下役何事哉?
  可不哀邪!⑧
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闲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凡贤主者,必将能拂世磨俗,①而废其所恶,立其所欲,故生则有尊重之势,死则有贤明之谥也。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涂,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揜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故曰“王道约而易操”也。唯明主为能行之。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
  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髃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

(李斯)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觽者为忠臣。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觽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
  “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髃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①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②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髃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①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宫,吾有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闲。”赵高谓曰:“君诚能谏,请为君候上闲语君。”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闲,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
  且固我哉?”②赵高因曰:“如此殆矣!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③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李斯闻之。
……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貋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留三日,赵高诈诏韂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髃盗兵大至!”
  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既因劫令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髃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①

子婴既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髃臣百官皆畔,不适。①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②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


很明显,秦法原是没那么残暴苛刻的,就是赵高使得胡亥改秦法,杀贤害能,搞的秦帝国是分崩离析,人人不得安危,欲叛者众,赵高故意从秦内部破坏,好完成他的灭秦的首要目标,所以才有了陈胜、项羽的势如破竹,才有了秦帝国的灭亡。


很明显,赵高是要毁灭秦帝国,建立他自已的国家。
毁灭秦帝国为赵高第一目标,其次才是建立他自已的国家。

如果秦黑们(憎秦者)还能把赵高说成是赵高只是要高权力而矣,咱也只能说声“高见!高见!佩服!佩服!”了。


秦军破陈胜军几十万,不假,但不知损失了多少,收编了多少,扩充了多少,增调了多少。
70万罪犯有多少入军了?刑徒军出动了多少?战死了多少?收编了多少义军?杀害了多少义军?征发扩充了多少?增援调动了多少?
(章邯和项梁交战至项梁战死前,章邯屡败于楚军,期间,秦兵的逃亡应是很多的。胜了当然好说,有钱有物可分嘛,有功有利可得嘛,谁不想要呢?但是败了呢?在如此朝局下,败了当然大家各跑各的,谁能管的了谁?)



王离军40万精锐,是何时何地怎么冒出来的?

王离是章邯的部将,还是章邯是王离的部将,还是平级的军团长?

刘邦攻咸阳时,刑徒军还有吗?如有,为什么不用?如没有,那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司马迁把秦廷内部的事几乎全部写到李斯列传里面去?(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难道说司马迁是儒家而把法家的李斯当作秦帝国从最强大至灭亡来写的?


那么多的秦朝军队,是赵高支持主导调的?还是李斯,还是胡亥?

为什么胡亥没有本纪,而项羽却有?
(甭拿篡位来说事,也甭拿胡亥只当了三年皇帝说事,看看汉朝的皇帝。有的只当几天就OVER了,还不是照样追赠帝位?还不是照样是立纪立传?上下五千年,比胡亥无能的,比胡亥皇位短的,少不了,但别人就有纪有传,偏偏胡亥就没有?偏偏就把胡亥这个二世皇帝的大事就写在李斯列传里,但李斯此时起的决定作用能和赵高、胡亥相比?)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是由后人写前人的。管你前人怎么样,史书上写的就要看后人的资料、态度、认识和心情了。

(某家理科生,文科不是长项,文笔太差,就随意说两句)

[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11-15 10: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8-11-15 10:5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巨鹿之战推测

除了调给王离部分军队外,章邯的运粮军和护粮军总数,没有20万,也有10万。
推理如下:
邯郸之战后章邯、王离带数十万秦军攻巨鹿,
和战国长平之战后王陵带数十万秦军攻邯郸,
有着许多相同点。
战国时,秦国名将白起就曾预言,远离自己首都,攻敌人首都这样重要的地方,在有多国部队救敌的情况下,将会失败的,白起坚持不去打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赵军死拼秦军,再加上魏、楚等军来救,终于大败秦军。
不知楚军和各诸侯军知道么?不知巨鹿之战的反秦联军是不是懂得这两件事。

(前面:邯郸之战,赵军死拼秦军,再加上魏、楚等军来救,终于大败秦军。
后来:巨鹿之战,赵军死拼秦军,再加上楚、魏等军来救,终于大败秦军。)
当时,章邯自以为战胜名将项梁并将之杀死,就挥军北上,欲一举破赵而震诸侯。(他自以为可以破解白起的预言,白起的预言见白起列传的最后几段,或者此楼上面几行。)
秦军最脆弱的就是补给(粮草、兵器、马匹等),因此,并非泛泛之辈的章邯筑起甬道确保补给线,另外再率次主力加以保护,自认为是万无一失。

另外,巨鹿之战相持相攻三个月,秦军虽多虽强,但终未能将之攻克。(从张耳不断的派人死命的催促其它诸侯和后来的情况,可知城里的赵军和秦军在三个月的攻防战中已经战损了不少,陈余令五千兵攻王离,王离迎战全歼了这五千人,却没有趁机攻陈余军,再加上围巨鹿的王离军只攻城而不是出击外围的诸侯军,可以推测,秦军和赵军的攻防战中也战损了不少,秦军此时的战役目标仍是巨鹿,而不是围点打援。诸侯军约有三四十万,秦军比诸侯军多不到哪里去,又要围城,运粮,护粮,兵力分散。现在一些人推测秦军是“围点打援”,应是不对的,应是秦军坚守外围,欲先拿下巨鹿。
如果秦军真能,真是想“围点打援”,那恐怕北面的代军、燕军早就给打去了。事实上应是秦军的战役目标是巨鹿,无力,也不想再分兵攻诸侯联军,所以就没有出动部队攻击外围的燕、齐等军。)
(章邯亲率重兵筑甬道来运粮,护粮供给王离军,是为了围点打援?几千里的被给线,分兵达10万以上运送保卫,很明显此役目标是拿下赵国巨鹿。章邯眼看着反秦联军越聚赵多,达三十四万,秦军竟然不打巨鹿,也不打联军?要等到什么时侯?
敢情敌人越多,就越好打。章邯和王离莫非是蠢得不能蠢的笨蛋?)


巨鹿之战中,秦军虽强,但其弱点也是很多的很明显,更是致命的。
诸侯各军一对秦,绝不是秦军的对手,但他们的优点也是很多的,没有后顾之忧,因而他们得以在项羽的英勇指挥下,团结一致,对秦军拼死一战。
一而再,再而三,秦军是数月攻赵未克,现又九战九败,此消彼涨,
章邯撤军开跑,王离军因围攻巨鹿,被项羽率诸侯军合围,补给中断,此起彼落,诸侯军里应外合,王离军顾此失彼,终将被反秦联军歼灭。




另外一个问题:《史记·匈奴列传》:後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谿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十馀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於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於故塞。


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也可以理解为逃归的意思,并不一定是调回。(也有可能他是把调回和逃归并在一起写,就是复去,回去啦。)

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这样说,这几十万秦军未必就是精锐。



PS:司马迁为什么不写清楚一点,很令人费解,他为什么不给胡亥这个皇帝也写一篇本纪,为什么不站在秦朝这里写一篇清楚点的文章?
害得七十万刑徒军,三十万北方军团,五十万南方军团,以及巨鹿之战这个极其重要的战役中秦军的组成力量和反秦联军的组成力量,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真是令人头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8-11-19 10:1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项羽打胜巨鹿之战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是秦军一军对赵、楚、齐、燕等军!
(此时的形势是秦朝自己的问题导致的,
是秦国自己弄成众叛亲离的,是秦国自已把六国逼
到一起反秦的,此时秦国昏君+乱臣,政治黑暗,民心尽失,毫无计策谋略
可言………………)
而且赵军已消耗秦军的大量物资、精力、锐气。
秦军的战役目标是赵军的巨鹿,这是秦军大投资了的,志在必得的。
秦军和赵军交战了几个月,双方都损失惨重。
秦军尽管包围巨鹿,处于攻势,但损失很惨不足以迅速攻克巨鹿。
项羽就是趁秦军和赵军血拼呈绞着战况时,才来打秦军的。
实际上,因为秦军一军对赵、楚、齐、燕等军,不可能也不会全部抽出来打楚军。
只算楚军的功劳,不算其他军队的功劳,明显是不公正的。

从反秦的此役来看,首功应属赵军,次之是楚军。
(正是赵军死死抗住了拖住了秦军,使得秦军进退两难,从而使反秦联军得以集结对秦的反包围态势,得以无后顾之忧,得以团结一起对秦。)
(项羽如能那么神,那就让他独自去打秦算了,不要和反秦联军在一起算了。)
巨鹿里的赵军,就像是秦国的腹心之患,秦军必欲先除之。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巨鹿被秦军攻克,消除腹心之患的秦军必将士气大振,反秦联军必将士气大减,巨鹿就成了秦军的屏障和堡垒了,这就使反秦联军被动了,这就不是楚军断秦军粮道了,就会是秦军断反秦联军粮道,各个击破了。

从救赵来看,首功当属楚军。







就如同斯大林格勒战役前、中期,斯大林格勒守军血拼德军,但德军主力仍在,
但在后期,由于苏军调来了大量的新力军,包围了德军,围歼了33万德军。
人们是不是就可以将此战役的胜利全部归属于新力军,而将守军的功劳忽略呢?
没有守军的极大战果,新生军又怎么取胜呢?
从最终的表面成果,的确是新力军歼灭的多,但人们往往只看到新力军歼灭的多,
而看不到血拼的守军的重大战功的必要性和巨大性。
没有守军,根本就不会有新生军的胜利!

同样,在辽沈战役,守卫锦州的四野解放军和四野预备队的战功,也是这样。
没有守卫锦州的解放军的血战,就不会有四野预备队最终解决辽沈战役的成功。
但最终的表面成果,的确是预备队歼灭的多,但人们往往只看到预备队歼灭的多,
而看不到血拼的守军的战果的重要性。

[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11-19 10:4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世飞将
(云中朔方节度使)

武建伯
镇西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3
功绩 235
帖子 2000
编号 97523
注册 2006-12-29
来自 广西桂林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8-11-19 10:4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老百姓对那些军事天才充满了兴趣,西方自从克劳塞维茨和约米尼总结了拿破伦战争的经验以来,军事学理论和原则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孙子兵法》还有其现实价值,但远不能与现代军事科学相比。司马迁《史记》中描绘的巨鹿之战和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所描述淝水之战,曾被人们称誉为描写战争的典范之作。但我们从现代军事艺术的角度看,它们的描述是不及格的,看不出那些军事天才是如何把军事理论和原则发挥得炉火纯青,令人赞叹的。所以,对美伊战争的报道,电视上请一些军事专家来评点,是因为他们与普通百姓不同,真正懂得军事艺术之妙,对双方军事战略和战术的优劣一语中的,使观众不得不佩服。这也是易中天“品三国”做不到的。----------- 作者: 飘零清丝的秋


===================================
飘零清丝的秋说的也很有道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03: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40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