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高考"标准答案"错误集., 教育改革必须始于高考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08: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中高考"标准答案"错误集.

又到了高考。我现在可以算个老师,可是做初中科学题时经常遇到答案和“标准答案”不同,却又不能理解“标准答案”,只好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可是这样又担心误人子弟,所以发些我做错的高考中考题,给大家分析讨论。
当然这些题很可能是我错了,不管如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做下,看看答案是否正确。等我说出我的观点时,希望大家能指出我的错误或者支持我的观点(即承认原“标准答案”是错误的)。

来发些高考,中考及某些比赛中“标准答案”错误的题。分三楼:2楼是高考的理科。3楼是中考的理科。4楼是其他考试或比赛的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08: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2003年的江苏数学选择题第一题.见图1
评论:这道题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无正确答案.


二: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题16
16.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B. 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 硫酸镁 碳酸钠 氦氧化钠
官方答案: B
评论:答案不完整.

[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7 08:0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08: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占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08: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问题1(出自三星智力快车)原题:诺曼底战役战略策划模拟明确规定"攻守双方兵力相同时乙胜利时",我看三星智力快车是没听到这句.所以对题意理解有误。现修改如下:  
有2个师的甲方进攻有3个师的乙方守卫的城堡.进攻路线有两条,乙方必须在路上拦截甲。问甲方应该如何进攻以及甲获得胜利的概论?为了便于讨论,分三种情况考虑.
情况一:假设兵力最小单位为师,攻守双方兵力相同时乙胜利时。
情况二:假设兵力最小单位为师,攻守双方兵力相同时各自获胜的概论均为0.5。
情况三:攻守双方兵力相同时乙胜利时。假设一个师有士兵A人,兵力可以分到最小为个人。(诺曼底战役战略策划模拟原题的意思,可惜我没解决)

评论:情况一下原答案正确,所以不能说是"错题",不过先留着,给大家思考三种情况下的正确答案.

问题2:(出自三星智力快车,和问题1是同一场比赛)有三对夫妻出去旅游,其中两对夫妻带了孩子,一共却只有6人。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一对夫妻和他们各自的父母,共六人。
评论:遗漏可能答案。当时有选手已经给出另一种符合条件的答案,但是主持人没有发现。
我的答案:1,一对夫妻和他们各自的父母,共六人。2,一对夫妻和其中一方的父母以及儿子儿媳。
5楼正解。

[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8 07:5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0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我说的是答案不完整.因为有3个选项是对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12: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先看看有没有其他人和我有一样想法,要过几天才能说出我的答案.

如果我错了,就大声的指责我诽谤高考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12: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1楼的.不需要用热量来判断.

C,D的实验现象和B是一样的,用气体来判断.

[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8 07:5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17: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题中明确"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23: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请问楼上是哪年中考.

我觉得中考试题出错会多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7 23: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怎么就没人去做下四楼的第1道题呢?
看漏了,写错了.修改了.

[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8 07: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8 07: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俺是马甲 于 2007-6-7 12:42 发表
貌似三楼第一题的分析过程虽然不对,但结论却没有错。
对于乙方来说,必然是将三个师分成一个师和两个师分两路出击
这样只要甲方分兵则必败,甲方不分兵则有一半的概率取胜。
故甲方不能分兵,且有一半概率取胜。

分析正确。
是我考虑不周,已做修改。.

QUOTE:
原帖由 俺是马甲 于 2007-6-7 12:42 发表

不过,这个题目似乎太不实际了点,打仗哪能没有情报系统,而且
设定乙方不能拦住甲方则必败也不合逻辑………………

题设如此,没关系的.

[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6-8 07:5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8 15: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9 mummya 的帖子

和我想的一样.

可是后面的结论不同意.
错就是错,不能因为答案只有2个就否定实际正确的答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6-8 22: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选项C,D不是“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吗?
注意“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和"利用溶液间的两两反应"有本质不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13 15: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的观点同19楼前半部分.如下:
"我估计楼主说的C和D判断的方法一样。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用溶液互滴可以判断出盐酸和碳酸钠,盐酸滴入碳酸钠中没现象,而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盐酸和硫酸钠混合后再滴入碳酸钠仍然有气泡产生。
但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多放点)混合后再滴入碳酸钠就没有什么现象了。
这样就可以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D选项和C判断方法一样。"

另:这道题是一到两个答案.

[ 本帖最后由 墨叶 于 2007-8-13 16: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13 16: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发这个是希望大家对考试的答案要有怀疑的态度.不要迷信所谓的标准答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6 12:4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5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