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把袁崇焕弄死是范文程还是皇太极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3 04: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9 天宫公主 的帖子


如此来看,袁总裁乃素没有完成任务被懂事长给卡嚓了,而懂事长大人也在公司垮台时跳了楼?

袁崇焕之死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对人性的认识不够深刻,这一点可以从先秦名将王剪征楚的案例上得到印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4 01: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8 天宫公主 的帖子

崇祯杀了袁只是中计,至于“朕非亡国之君,尔皆亡国之臣”这句话的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罪己诏》
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富人不肯借钱给朝廷打仗,结果只好把钱的问题摊到老百姓头上,而之前又是连年灾荒和战乱,所以后来出了李,献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欠饷一事也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就已经焦头烂额的崇祯一直身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是非中心,于是在他的思想里深深的烙印了人性的一个侧面,那就是人为财死。基于这一点,他根本就无法去相信一个人会不为了钱,不为了功名来为他做事。袁的行为起初让他深为困惑,而后来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他对袁的态度的转变过于明显,这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说到底,依旧还是即位的时候血气方刚所埋下的隐患啊,如果他的城府再深一点(我是说如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2-5 01: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0 吕布貂蝉 的帖子

这个计策的成功有着太多的因素所左右,也并非崇祯的借口……
21楼说的很有道理,偶的帖子里也已经把事情的缘由说的非常清楚了。
崇祯虽然是皇帝,但是归根到底他是一个人。试想当时为什么那些百姓会吃袁的肉?或许有人会说他们被愚弄了。但是结合了《罪己诏》这份东西看来,反而却成了崇祯是个好皇帝的有力证据?也不是如此,因为当时还有众多的反贼。所以解释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那些本来拒绝借钱出来打仗的贵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蒙骗了当时的大部分无知的百姓,他们只需要说,就是袁在向朝廷要钱,而最后还背叛了朝廷,这样一来,百姓自然对袁恨之入骨。那么最后需要的,就只是一些摸棱两可的证据和证词就足够了。从各方面来看,当时崇祯身边一定有太监是叛徒,而且对崇祯的心性非常了解,才有可能定下如此的计策,当然,这只是推测罢了。不过就史料来看,那些“中计”的太监的名字始终找不到,也的确非常可疑……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06: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8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