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成长的猴子和智慧的唐僧, ——评浙江版《西游记》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发表于 2010-3-9 10: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成长的猴子和智慧的唐僧

浙版西游带给观众的是一个成长中的孙悟空。现有的一些评论,对该剧中哪吒和猴子的亲密关系很不以为然,却不知悟空和哪吒在各自神话中本就是同类。两者都属于本事很大,但智力和情商都是小孩水平,进而去挑战传统秩序的角色。在他们艺成之后,挑战的都是同一个神仙——东海龙王,收服他们的也是同一个神仙——如来佛祖。
浙版西游中,在猴子对自己本事很大只被封为弼马温而不满的时候,已经成神的哪吒告诉猴子:做神仙,最终是在于做了多少功德,而非多少本事。这句话道出了原著以及大多数神话故事的神学伦理:有神通的不等于就是神仙,正直为人的是神仙,贪暴为恶的是妖怪。成为斗战胜佛的猴子和做弼马温的时候相比,本事上没有什么长进,多的是取经的经历、降妖除怪的功德,还有自身的成长。从这条主线去看,浙版中孙猴子在取经中与其说战胜的是实实在在的妖魔,不如说是在战胜一个个自己的心魔(也就是成长困惑),最终从有本事无信仰,走向有本事有信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的点拨者,就是唐僧。陈司翰扮演的唐僧超越了原著,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死背经文、见了妖精就哭的教条主义者和脓包,而是一位大智慧的和尚,取经团队中的精神导师。他每次被擒入妖怪洞府的时间里,都用一个个苏格拉底似的问题敲击妖怪的心理弱点。“既然我的佛法使我的肉能够让你长生不老,那么我的佛法岂不是更宝贵”之类的逻辑问题,让妖怪们陷入痛苦的思索之中,以至于忘了吃他,直至悟空来救。
这很符合原著和中国主流神学,妖精的神通来自修行而不是单靠天赋,换句话说,妖精必须是有求知欲且学有所成的,成为妖精是由于泰戈尔说的:“有知识无道德”,信仰上出了偏差。浙版西游里的妖精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原著中物种的不同,而是拓展为具体认识偏差的不同,陈司翰扮演的唐僧在每次危难化解后都会就此向徒弟们点评一番。改编后唐僧出色的表现,大大弥补了原著中为什么妖怪们已经拿住唐僧却不先吃上一口非要等悟空来救的漏洞。
成长的猴子和智慧的唐僧使浙版《西游》的实现了对原著电脑的再创作,境界上自然要高于那些把名著拍成旅游风光美人广告外加电脑特技秀的影视作品。至于说因为该剧因在一定程度上改编了名著受到诟病,不要说拍摄于九十年代的《大话西游》被评为后现代主义的影视经典,《西厢记》何尝不是改编自《莺莺传》,《西游记》何尝不是对《大唐西域记》的改编呢?新拍本来就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Z_Artemis 2010-5-22 01:02 +200 好帖奖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发表于 2010-3-10 07: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ylh2004 于 2010-3-10 07:41 发表

对于那本公论的四大名著之首,若只论文笔,或许确实当得,但若只论思想意境,还强不过金瓶梅,当居四大之末。

呵呵,个人认为四大名著中,最差的就是《红楼梦》,典型的有小聪明、无大格局,酸丁是也,我以为排名第一的当是罗贯中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二为《西游记》、第三为《水浒传》·······其实《说唐》也是不错的小说啊,咋就选了《红楼》了呢?嘿嘿,黛玉典型的尖酸刻薄的小资产阶级,还是宝姐姐比较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11: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7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