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蜀国吴国不能取得天下
性别:未知-离线 Yotsuya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90713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7-7-7 11: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吴蜀两国未能最终取得天下,原因很多,而且分析起来也没有一个总体比较完善的说法.
-但是后半部分却执行的很糟糕。不但丢失了荆州,还在夷陵大败,精锐尽丧。 -
这不能用什么执行来说,毕竟夺回荆州是吴方肯定会去执行的,没有处理好与同盟的关系,是人事安排和政策上的失误
夷陵大败倒是应该可以被阻止的,可惜没有人能劝阻刘备,也除了刘备和黄权说了两句.诸葛亮可是一句话都没说,唉
-魏国也没有一举消灭蜀和吴的战术能力。东吴和蜀的几次北伐都被魏打败,魏的几次进攻也被吴蜀挡住就是大家都在战术上半斤八两的表现。-
讨伐一个地方政权,想成功可不止靠战术.第一次诸葛亮的北伐在这么好的形势下被迫撤军,这是诸葛亮没有合理安排人员的结果,加上张郃虽然非第一流将领,蜀国那时想正面打败他的却也没有了.
和曹操前期相比,刘备和孙权在人员配置上远胜其以前对手,加上早期曹操谋士的超一流而意见又能被正确运用,所以前期曹操打天下虽然艰苦,但也挺顺利
诸葛亮军事才能的高低,不应该就凭几次北伐都没有取得大成果来否定的.其最终未能在有利条件下成功,原因也多的不是几句话说的清的.不过既然是一个公开的论坛,大家发表意见都是可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otsuya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90713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7-7-7 13: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7 11:45 发表

蜀灭亡不也是内部原因么?
若不是高层出了问题,邓艾钟会哪儿有机会?

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如果马邈不降,坚持抵抗并通知成都派援军,邓艾没这么容易进入绵竹吧?
权留蜀子崇,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进,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被邓艾袭击时候,诸葛瞻如果能当机立断在山间歼灭其鱼贯而入的部队的话,怎么会有后来被歼灭的机会?
这些人不是高层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otsuya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90713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7-7-7 13: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7 13:11 发表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这是邓艾能从阴平入的原因。否则根本不会有 ...

在70年前的今天,小日本从卢沟桥进犯华北,始终没得到重视的抗日政策,为什么依然有19路军拼死抵抗?
皇帝不理,治下部队就对入侵部队不抵抗的话,这是怎么一个问题?
皇帝不理是皇帝的问题,可马邈投降是他自己有问题,关高层什么事?
阿斗投降后吴兵袭击巴西,太守罗宪为什么就坚决抵抗?
所以说抵抗外敌是作为人的基本责任,与高层无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otsuya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90713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7-7-7 14: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当然啦,没些运气怎么能做成这么悬的行动,我也同意你的看法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
自一开始,这个军事行动的过程就十分的艰难.这么艰苦的行军条件下能够依然具备战斗力,这不全是运气
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连自己也都只能这样做,我想其他将领士兵看到"70老公"都这么玩命,也都只能跟着做........
作为一次及其危险的军事行动,邓艾身先士卒地披荆斩棘,这是值得肯定的精神
然而马邈连打都不打就投降,敢情不是被这群"疯子"感动或者吓坏吧?而也正是他的投降,使得邓艾军团得以修整喘息.得以在绵竹大战诸葛瞻.所以这不是什么高层决策出问题,是他的果断投降实在有问题.可比卖国贼了
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最后这战可不是运气了吧,以逸待劳地等着敌人来还要被打败,这是诸葛瞻和其将领的实战能力问题了

[ 本帖最后由 Yotsuya 于 2007-7-7 14:2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23:3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4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