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故事: 在蔺相如使秦之前, 赵惠文王接见过他一次, 谈话内容史记是这样记录的:
於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原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我看后比较不能苟同的是染红这段话, 同时这也证明了蔺相如参与了战略层面的策划, 他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
另, 渑池会前后可不是秦国蒸蒸日上的时候, 事实上秦昭襄王初期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形势最为低迷之时. 原因其实很简单, 内有芈八子魏冉等权后权臣执政, 外数十年无贤士入秦. 六国对秦之所以一直未能形成有效攻势的原因, 主要在于秦齐之间的连横. 齐缗王亡国之后(完璧归赵一年以前), 这种连横在战国时期再也没有出现过.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於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
可见蔺相如当时满脑子想的全都是秦赵之间的事情, 根本没有考虑到秦赵之外其他国家的动向.
[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1-11-15 12:4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