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疑问求解, 红楼高手请进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0-9-8 14: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疑问求解

刚刚在线上读《红楼梦》,读到了这一段颇有不解。

(第一回本文)
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脂砚斋批注)
【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

读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比较奇怪,因为记得在畸笏叟靖藏本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前批知者聊聊 ,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这样一来就有问题了,因为按照脂砚斋的记载,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即 1764 年;而那段批注却是在甲午(1774 年)落款。然则,根据畸笏叟的记载,丁亥(1767 年)之际脂砚斋就应该已经死了,又怎么可能有“甲午八月泪笔”之说呢?

[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9-10 03:55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0-9-9 11: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了这个手抄稿的图片。

有些说甲午八月的月字,其实应该是个“日”字,则落款时间就是“甲午月八日”,而非“甲午年八月”。如果是甲午月的话,正好 1766 年就有一个(甲午月平均每五年出现一次),此时曹雪芹已死,同时也在畸笏叟记载“脂砚斋已死”之前。但又见到一些人说,落款日期的时候很少见只写月日而不写年的,所以甲午年八月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一些。

[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9-9 12:01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0-9-10 14: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来靖批是被当赝品看的,受教了。

但即便按照庚辰本,“前批知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虽然没有点名道姓说脂砚斋已死,但从“只剩朽物一枚”也基本可以断定,批红楼的核心人物在那个时候都已经死了,脂砚斋自然也应在内。当然,唯一一种情况,就是在脂砚斋=畸笏叟说法成立的前提下。

如果这样,我又有地方不明白了。(至少按照网络信息)周汝昌先生不是“脂砚斋=史湘云”说的始作俑者么?但是这个说法(以及所有脂砚斋女性说)的大致理由,无非就是脂批口吻有时忧伤,有时淘气(这点倒颇似史湘云的性格),从而看出芹脂之间关系暧昧。但同样的理由放在畸笏叟的身上恐怕就牵强了(网络上貌似认为畸笏叟为长辈者较多)?

或许脂砚斋女性说,和脂畸一人说,可以在不同的推理下单独成立,但我很难想象这两个命题可以共同成立。既然这两种说法都是周汝昌先生的观点,难道这里面不会自相矛盾么?

[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9-10 14:5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3 10: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7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