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姜邓斗智, 兼略谈演义对他们的艺术描写
性别:男-离线 平原相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55
编号 89065
注册 2006-10-28
来自 益州蜀郡


发表于 2008-10-22 13: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好文章,暂时还没看完,先顶起。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原相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55
编号 89065
注册 2006-10-28
来自 益州蜀郡


发表于 2008-10-22 14: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呼,终于看完了,确实是篇好文章。说说感想吧。

QUOTE:
古代民间喜欢重义的剧情, 所以关平和岳云, 你们只好由亲生儿子变成义子了。

这个~关平是亲生的,岳云是义子?恐怕不是吧。

QUOTE:
姜维的又是甚么义? 继承孔明的遗志北伐光复中兴蜀汉, 报其演义中他师父孔明的知遇之恩。

这句话不错,士为知己者死,深得我心。

QUOTE:
邓艾, 这个日后姜维的平生劲敌, 更是唐宋武庙能排进供奉、《百将传》怎样排也必定榜上有名的魏名将, 第一次在演义中亮相时倒是借被迫逃亡的夏侯霸口中点出其出身和其所长---通晓地理。这点不但可以在其胜仗中看出来(最经典的还是早已料到姜维的下次出征的驻扎地, 令人预先挖地洞以袭营!), 连长期驻守西线的名将陈泰在听过邓艾的行军布局后就慨叹自己还不如驻防不久的邓艾这样明料陇右的地理。他人生的颠峰之作灭蜀之役, 靠的也就是其偷渡阴平小路, 可谓他把此项运用至极致。惜因其当局者迷和口吃(更贴切是不懂政治), 看不出如司马昭和刘寔口中所讲: 伐蜀之路对他和钟会来说是一条不归路。

对邓艾的评价甚为精当。

QUOTE:
当然, 有人或会讽邓艾不懂自保之道, 也正如罗贯中在(卷之二十四 姜维一计害三贤)后引用了陈寿在《三国志 魏书二十八》对邓艾的评论: 邓艾矫然强壮,立功于事暗于防患,咎败旋至,岂知远乎诸葛恪而不能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也。
不错, 教司马昭立刘禅作扶风王, 司马昭不疑你邓艾有自专之心才怪, 事实上也已私封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和王颀等各领州郡, 再加上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连司马昭其后的诏书意思也不再遵从, 不懂自保之道不死才怪? 王翦当初受命领秦国倾国之师六十万大军, 出发前希望秦王政在他得胜后厚赏田宅, 不是贪财, 原因他自己也说了, 就算事成灭楚, 朝中恐怕有谣言传他欲自立, 但临行前还欲望封这点钱财(与楚国国库相比), 让秦王政知道他无太大野心。最终当然也没得像邓艾一样的下场。出征前爰邵对邓艾的解梦说其“但可惜蹇滞不能还”不是借口, 只因有人(相国参军刘寔)一早已看出邓艾和钟会此行有去无回(见卷之二十四 钟会邓艾取汉中), 梦只是告知自己做事行为而引发的未来结果而不是由梦来决定。
不过姜维在这方面也是哥儿俩大家莫笑对方, 知道黄皓让其退兵并欲以阎宇代维, 在郤正相劝下还是上奏刘禅请杀黄皓, 结果也不用我多说, 在郤正相劝下避祸沓中屯田去也。(见卷之二十四 姜维避祸屯田计)

姜维,邓艾都只适合搞军事啊,可惜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任何战争要达到的目的都是政治目的。他们的不懂政治注定了其悲剧结局

至于战例点评,楼主说的很详细了,我就不多说了。邓艾的地理,姜维的诈降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最后的结论,我个人认为姜维还是输在过于自信。比如:1、姜维问夏侯霸魏中有何人物, 答曰钟会和邓艾并指明其能, 结果姜维笑曰“量此孺子何足道哉”, 日后轻敌下被打败, 咎由自取。2、吾平生不服天下之人,累中此人(邓艾)之计,誓必报恨以雪前耻也!3、吾深得武侯传授,天下无敌,不想中原亦有此人,吾与邓艾誓不两立4、此番不胜真可羞耳 5、吾累出师因粮不足,未能成功。今吾提兵八万,往沓中种麦,以为屯田,后图进取。因汝等久战劳苦,把关生受,不如敛兵聚谷,退守汉中二城。魏兵千里运粮,经涉山岭,自然疲乏,疲乏必自退矣。吾却引兵自后击之,无有不胜  6、维曰:“公勿忧虑。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也。且守剑阁,养成锐气,并力一战,敌人可退矣。”厥曰:“此关虽然可守,争奈成都无人;倘彼一袭,成都瓦解矣。”维曰:“成都山危峻险,非易取之地,不必忧耳。 等等。

邓艾输在不懂政治,钟会死于自己的野心。

还是司马昭厉害,不但灭蜀,同时还解决了两个后患。(邵)悌曰:“今主公遣钟会领十万兵伐蜀,愚料会志大心高,若专独权,恐有不然。何不使人同领其职?”昭大笑曰:“吾岂不知耶?”悌曰:“主公既知,何使其独权无疑也?”……蜀灭之后,降者无非蜀人也。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盖心胆已破之故也。若蜀一破,民心恐惧,不敢再反;将士各有思归,谁肯顺彼也?若有异心,自取灭族。此言,则吾与汝知之,切不可泄漏耳。”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空吊牢骚。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原相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55
编号 89065
注册 2006-10-28
来自 益州蜀郡


发表于 2008-10-23 22: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香港李飞 于 2008-10-23 18:01 发表
先感谢兄台的欣赏。
《说岳》中岳云还是亲生子, 这早在此文在友盟发表时已有人提醒, 但还是不记得更改。

瑕疵而已,无需介怀。说实话,对于后诸葛亮时代很少关注,难得看到分析如此详细的文字。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7 00: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4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