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是谁制造了“汉帝见害”的谣言?, 回答是:急猴猴要当皇帝的刘备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0 02: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是谁制造了“汉帝见害”的谣言?

公元221年,曾经贩履织席但素有远大志向的刘备,终于实现了他人生的最终目标:当上皇帝了。尽管这个皇帝局促一隅,与“天之子”的称号十分不相匹配;但毕竟被群下山呼万岁,也足慰平生之愿了。后世有“三国”之称,可见,他这个皇帝也还算有其实。

刘备公然称帝,置汉室于不顾,这就相当于自己戳穿了自己平日所鼓吹的什么“为汉室赴汤蹈火”之类的谎言。但是,就这样公然撕破伪装称帝,会造成政治声誉的严重损毁,而且还容易引发内部的普遍的反对。刘备这人狡诈成性,显然,这种作法不符合刘备的惯常所为。刘备之前的系列作奸行为,总还是要找种种借口;那么,这次刘备为其悍然称帝又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借口的呢?

这就是本帖要说的:制造献帝遇害的政治谣言。

以这个借口称帝,使今人不得不叹服刘备作奸手段之高超。想一想,除了献帝遇害这件事,刘备擅自称帝,还真的不能服(蜀这么个小)天下。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就以“汉帝见害”为契机,刘备群下百官演出了种种劝进的闹剧。在为刘备称帝准备了充足的舆论,木已成舟之后,刘备便沐猴而冠,堂而皇之地称帝了。

那么,史书中的所谓“传闻汉帝见害“是怎么回事呢?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误传,而是故意制造出来的政治谣言。

公元220年,汉帝发诏逊位于魏王,曹丕代汉。魏帝是如何处置刘协的呢?《后汉书》记载:

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

可见,曹丕对汉室是优待至极的。汉帝逝于逊位之后的14年,被追谥“孝献皇帝”(这就是后人称其为“献帝”的由来,之前并无“献帝”之谓);汉室在魏国中相当于宾客的地位,其国历经数世,延续至晋,永嘉之乱中国君被杀,国方亡。

既然汉帝受如此之优待,则何来“汉帝见害”的误传呢?如此重大的国事,在魏室来说,必大力宣传同,巴不得连火星人都知道汉帝被优待,以彰显其仁德。所以,可以肯定,在魏国,汉帝被优待之事不敢说是家喻户晓吧,也断然不会从魏国误传出什么“汉帝见害”的消息。

因此,蜀国流传的什么“汉帝见害”,是蜀国有人刻意制造的谣言。

那么,又是蜀国的什么人制造的这个谣言呢?可以断定,不是别人,正是急猴猴想当皇帝的刘备本人及其心腹。理由如下:

第一,如果是蜀国没有政治地位的平民制造了这个谣言,则必不可广为流传。当时,连许靖、糜竺、诸葛亮等人的劝进上言中都有“曹丕篡弑”的说法,可见此谣言流传之广。
第二,三国时,敌国之间虽然消息传递不畅,但要想使这个谣言流传开来的话,就需要封锁来自魏国的消息。这类事情只有执政集团能够办到。
第三,重要的一点,制造“汉帝见害”这个政治谣言,对刘备称帝有极大利益。可以通过“汉帝见害”这一大事,炒作“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争取更多的舆论拥戴,利于迅速营造“率土式望,在备一人”的迫切性。
第四,刘备一生以作奸见长,通过制造汉帝遇害的谣言来使自己在蜀地名正言顺地称帝,符合刘备的行为特征。顺便说一句,什么刘表死前曾有传位刘备的“遣愿”的说法,估计也是刘备制造出来的。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另几种可能。
第一,是否有可能是魏国那些不满曹氏代汉的人制造了“汉帝见害”的谣言呢?客观地说,这些人为了攻击曹氏,不能排除这些人造谣的可能性。然而,分析一下,这类反对曹氏的人,经曹操生前的屡次打击,不敢说其势已亡,至少,他们气奄息息,在强大的拥魏势力的压制下,是不足对抗魏庭的正面宣传,而将所造的谣言传播开去,更不能传播到蜀国去。

第二,会不会是由于刘氏政权长期的反曹宣传,使蜀人听说曹丕代汉,想当然地会认为“汉帝见害”呢?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但是,至少这些错误的传说,刘蜀官方是不会受迷惑的。刘蜀官方想知道汉帝的情况,那是相当地简单。而且,根本不用主动地下达调查的命令,蜀国探子早就第一时间将汉帝的情况报告了蜀国了。

第三,退一万步,就算是蜀国民间制造了“汉帝见害”的谣言在先,那么,刘备明知这是谣言却居然采信,并且,“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推波助澜、使谣言坐实;则,此种情况也等同于刘备自己造谣。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3-10 16: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0 12: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处女座纱加 于 2007-3-10 12:30 发表
就算是刘备发的也是为了有理由打魏国!更得民心!

奸人与正人君子的差别,就在这里。奸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譬如,为了打魏国),可以不择手段,毫无诚信。这已经远远出离谋略的范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0 14: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lexis 于 2007-3-10 13:44 发表
献帝本人是死是活并不重要,关键是汉朝必须要有皇帝,有了皇帝,汉朝才能延续下去。劉備一生打的是复兴汉室的旗号,一直以来曹操都没有从名义上废掉汉帝。可是现在献帝已经被废,由劉備来继承汉朝皇帝的名号,这 ...

并不是说献帝不死,刘备就不能称帝,其实,刘备正式称帝时告文中,并未写有“汉帝见害”,可见,刘备并不是以献帝已死作为称帝前提的。

问题是,如果献帝已经遇害,则刘备称帝就更加有政治上的号召力及法理上的合法性,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舆论上的拥戴,称帝的事情方可以迅速决断;而献帝没有遇害的话,总还是存在多种选择,譬如,可以不承认汉帝被废的合法性,仍然尊刘协为汉帝,继续与魏国作战,直至推翻曹丕,迎请献帝,恢复汉室。当然,也可以暂奉某位汉室宗亲为帝,或刘备以汉室宗亲的名义自立。
如果汉帝尚在,则后一条作法有“汉帝自为”之嫌,容易引起时人诟病。
现在,既然汉帝已死,则只存在后一选择,由于“暂奉某位汉室宗亲为帝“在客观上无法作到而否决,就只剩下刘备自己称帝一条路。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3-10 14:3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0 14: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东祖长离 于 2007-3-10 03:24 发表


曹丕处理的汉献帝叫刘协。刘彻是汉武帝。

感谢东版指正,写帖子不认真啊。现在已经改过来了
————原来这个帖子没有发送出去,刚才还以为是被删了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0 19: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火 于 2007-3-10 16:48 发表
LZ是反刘的,文章感情色彩忒浓了些

当然刘备入川本身就说明他是不择手段的枭雄,这么猜也不离谱

你说的很对,我的帖子确实是反刘色彩十分浓厚。
其实,原本我并不反刘,都是论坛里的几位“挺刘”派与本人纠缠,所以,一气之下,就真的成了反刘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0 19: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钩衡驾马 于 2007-3-10 17:46 发表


正文观点基本同意,但作为政客,耍点手腕没什么。

要从刘备创业艰辛这个角度,他没有什么好的资本,多耍点手腕,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我本人在别的帖子里曾多次表示,在当时的乱世中想拓出一片天地,有些行为,是不必过多指责的。
这个帖子确实有些反刘,等以后修改修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1 17: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lexis 于 2007-3-11 11:43 发表
我不否认献帝被害是故意编造的谣言,但是这个谣言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劉備称帝找借口。

我前面说过,劉備是否称帝,和献帝本人的死活无关。即使不编造献帝遇害的谣言,只要汉帝已经被废而且无人继位,劉備继 ...

我主帖描述可能有问题。

应该是这样:刘备编造“献帝被害”,是为了大造称帝舆论,迅速掀起群下劝进的高潮。本身确实不是刘备称帝的借口。
回头修改修改相应的说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2 20: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7-3-12 17:42 发表

我就奇怪,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偏要坚决“倒”谁。谁在生活中要是总这样,难免成为偏执狂。

你说的没错,不过,还另有一句。
谁要是总是吹捧得没个边,吹吹你的领导也罢了,却连你的领导讨厌的人你也吹捧,那你在生活中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2 23: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yangzhishui 于 2007-3-12 21:35 发表
什么爱民如子,什么仁义忠厚,什么兴复汉室,一切都是政治的手段,当年某某理论还么有问世,老刘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老刘就是一个枭雄,周瑜同志第一个眼光如炬啊

强烈同感。周瑜是看刘备看到他的骨头里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7 17: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qk1982 于 2007-3-17 02:07 发表
楼主你因为有人挺刘才反刘,因为别人不尊重历史所以不尊重历史,你这是什么心态!鄙视!!

这不是什么心态的问题,这是有错就要纠的问题。

试想,姑且不去比较甲乙两人,本来甲乙两个都有优点有缺点,现在跑来一个人为了挺乙,到处胡扯乙这个人如何如何伟大光荣正确。
为了客观公正,当然有必要直接指出乙这个人的缺点,而且是专门指其缺点。
这就是“反乙”了,懂了吗?
连这个都不懂的话,就回家去好好鄙视一下你自己去吧。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3-17 17:1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7 17: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恋柳 于 2007-3-17 17:15 发表
既然你认为甲也有缺点 不妨说说你认为曹操都有什么缺点 以示你不是盲目反刘

试想,姑且不去比较甲乙两人,本来甲乙两个都有优点有缺点,现在跑来一个人为了挺乙,到处胡扯乙这个人如何如何伟大光荣正确。
为了客观公正,当然有必要直接指出乙这个人的缺点,而且是专门指其缺点。他造谣“汉帝遇害“便是缺点。
在这个主题下没有必要扯其他的。
而且,我的主帖没有任何“盲目“之处,不需要主动证明自己不是盲目反刘。

为了节省资源,此帖同时回应楼下这个帖子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3-17 17:4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6 06: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3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