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与魏延之死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9 21: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周公瑾将魏延定位为“粗人”,将杨仪定位为“小人”,个人认为还是恰当的。至少,两人比较起来,在“小人”这方面,杨仪更为典型。
粗人与小人斗,结果总是小人的胜面大得多。

东祖所引孙权的评价,其实与公瑾的定位并不矛盾,因为,“小人”的定义并不十分明确。魏延的一些行为,包括他早期的一些行为,在孙权的眼里看来,属于“小人”,也是极有可能的。

因此,单独说魏延也是个小人,这是可以的。但如果将杨仪与魏延之争,并称小人,各打五十大板,对魏延似乎有冤曲。

此外,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由于魏延平时不太会作人,因此,他与杨仪争执的事情传出去后,传言偏向杨仪,不免会走样,把魏延说成“小人”,这也是有可能的。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3-9 21: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10 13: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东祖与苏克两位争论司马懿是否追击蜀军,与魏延烧阁道的问题,个人认为大可不必,两人意见可以并存啊!
敌退我追,这是军事惯例,因为敌人退兵时追击,通常都容易获得利益,或斩杀敌人士兵,或取得敌方军资,或威吓敌胆,在某些场合下进行果断追击甚至可以取得彻底消灭敌人的战果,等等。
从史料看,司马懿的追击,应该是实际发生了的;但是,是否属于倾力“猛追“”穷追“,进而对十万蜀军的生死存亡造成很大的威胁呢?看来没有。
魏延烧栈道,其目的是迟滞仪军,客观上增加了仪军的一些风险。但如果魏延对战事全局看得很清的话,可以判断出魏军不会进行全力、猛烈的追击;毕竟魏军人数占劣,且山地作战不是蜀军对手。所以,魏军即使有追击行为,也是有限的,谨慎的,意在捡漏而不在于消灭对方的,这样的追击不会对十万蜀军的生死存亡产生严重威胁。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3-10 13:4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3-20 03: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3-16 16:47 发表


杨仪表现过火的也就是这个。
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

但考虑到之前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的事情,此时泄泄愤也算正常。

这是典型的小人所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3 23: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833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