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林冲为何与智深在梁山关系反而浅淡了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10-3-20 19: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轩辕也有高人提出这个问题啊。
转帖一个

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上下打点,使用钱财,想要为林冲翻案。开封府有个叫孙定的,为人最鲠直,要周全他,就和府尹商量了,把案情的经过改成“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改成了“腰悬利刃,误入节堂”。
    “故”和“误”,在法律上是不太好定性的。但究竟是“手执利刃”还是“腰悬利刃”?这个还是很好确定的。原文:“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
    所以,林冲在白虎堂看见高太尉后的行为是:“执刀向前”。

    开封府的把案情经过一改,就不是死罪了。而且,高太尉高俅本人也同意了这么改。注意:最终拍板的人还是高俅。高俅现在并没有要林冲的命。
    我们再看:“谁不知高太尉当权……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剐。”小小触犯,便要杀要剐,这是高太尉的一贯作风,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再看林冲,手执利刃,罪证确凿的死罪,高太尉却对他格外开恩,放了他一马。你说,林冲他能不感激高太尉吗?
    所以,从这之后,林冲凡说起这场屈官司,都改了口,只说是因为“年灾月厄”,是自己命运不好;或者是说“恶了高太尉”,是自己得罪了高太尉;而绝少再提是高太尉设计陷害自己了。

    这就是林冲。



    还是古语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高俅对林冲手下留情,林冲就对高俅感恩戴德。
    林冲发配沧州,走的时候对老丈人张教头说:“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先说与老婆的感情如何,再说:
    “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
    说了半天,原来是要和老婆离婚。
    离婚的原因,是自行主张,并非他人逼迫。但前句又说“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很矛盾,很无奈。
    可是,高衙内要威逼这头亲事,难道你离了婚,高衙内就不威逼了吗?只会更容易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林冲接着再说:“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说了半天,还是为了他自己。什么夫妻感情,什么为了老婆好,都是在扯淡。把老婆送给高衙内,是为了免得高衙内再次陷害他。
    这就是林冲。



        怎么叫两相耽误?两下相误?就是说:把两个人都耽误了。只有离了婚,才两不相误。
    所以,林冲第一次死里逃生之后,马上就主动地把老婆让出来。这叫“丢妻保夫”。


    林冲并没有绝望。
    林冲应该还在幻想,坐牢只是暂时的,把老婆送给高衙内,他坐牢回来了,还是可以继续当他的教头。因为他的工作籍并没有被免除,他在休书上还是写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身份。


林冲和鲁智深一见面就结为兄弟,所以鲁智深不可能知道林冲的为人。在这之前,和林冲多年的兄弟,是陆谦这个小人!为了自己利益而出卖兄弟的小人!
    多年来,林冲只和这个小人相交最好。近墨者黑,林冲该不会?

    林冲的老婆被高衙内第一次调戏后,鲁智深带了二三十人赶来,什么都不问,开口第一句话:“我来帮你厮打!”为什么?因为他当林冲是兄弟。
    林冲怕他,怕他把自己教头的饭碗砸了。慌忙劝住。
    鲁智深说,有事,你只管喊我。走的时候:“阿哥,明日再会。”但林冲再也不找他了。怕了他了。
    林冲第二天没和鲁兄弟再会,却去和陆谦兄弟喝酒,并且还向陆谦这个兄弟苦诉衷肠,心里话,都跟这个小人说了。



    林冲老婆被高衙内第二次调戏后,鲁智深来找林冲喝酒,一连好几天,林冲一直对他瞒的紧紧的,守口如瓶。发生这么大的事,鲁智深不知道。
    那天买宝刀的时候,林冲叫鲁智深等他,鲁智深说,我走的,明日再见。林冲买了宝刀,“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仅仅只隔了一个夜晚,次日上午九点多中,有两个人来叫林冲把宝刀拿太尉府去。林冲说道:“又是什么多口的报知了。”
    又是什么多口的?就是鲁智深!因为他买宝刀的事,也只有鲁智深一个人知道啊。肯定是鲁智深回去对那些泼皮们说了,传出去的。(林冲此时还不知道太尉要陷害他。)
    那么,林冲被抓起来后,会不会抱怨鲁智深多嘴呢?


    鲁智深押着董薛二人前行,二人直叫苦,便想方设法的打探,这个大和尚究竟是什么人?把他的底细打听出来,回去也好交差。
    两个公人试探着问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
    鲁智深当然明白他们的用意,想打听老子的下落?
    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
    两个公人哪里敢再开口。林冲一句话也没说。
    分别的时候,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轮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
    然后,鲁智深潇洒的走了。走的时候,还说“兄弟保重!”始终把林冲当兄弟。



    那么,林冲又是怎么对待鲁智深的呢?
    他等鲁智深走了,就对两个公人说道:“这个直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相国寺的,相国寺里的胖大和尚。就是他,倒拔杨垂柳的那个人。
    在相国寺,连根拔起柳树的人,除了鲁智深,不会有第二个吧。
    那两个公人,不是一直在想办法打探鲁智深的底细吗?你看这个林冲,转眼之间,就把鲁智深给卖了!

    但人们却都说,林冲不杀那两个公人,是因为林冲善良。
    许多读者不明白,鲁智深为什么会失去在相国寺悠哉乐哉的菜头生活,要去落草当强盗?原因就在这里。
    林冲第一次死里逃生后,卖的是老婆。第二次死里逃生后,卖的是兄弟。目的都是一样的,他要带罪立功,他还要回去当教头。
   

    鲁智深,这么仗义的人,偏偏遇到了林冲这种负义的人!
    后来,鲁智深上梁山的时候,众英雄大宴席吃酒,见到林冲,也没搭理他的。没意思。
    林冲走了过来,相谢鲁智深,毕竟曾经救过他的命嘛。鲁智深呢,不叫他兄弟了,改叫他“教头”。(以前是不叫教头,只叫兄弟的。)


林冲被发配之后,共遇到两次危险,两次都是想要害他的性命!第一次,林冲将他们放了,第二次,林冲将他们都杀了。
    这两次的差异,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
    难道说差拨、富安、陆谦这三个是坏人,前面的董超、薛霸这两个就不坏吗?很显然,用简单的好人、坏人标准,似乎是说不清楚的。
    其实,真正的杀人动机,还是来源于林冲内心深处的绝望!
    第一次,董超、薛霸两个没有杀死林冲,但林冲此时心中尚还有些“盼头”,还可以安心去坐牢,等待以后还有机会再回去当教头。
    而第二次,差拨、富安、陆谦三人虽然也没有杀死林冲,可是烧了大军草料场,也是个死罪!林冲心中仅有的一点“盼头”,彻底消失了!他将再也没有机会恢复到往日的生活中去了。
    于是,绝望之中,将要害他的三个人全部杀死!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19: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8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