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战例看战国四名将, 转自中华风云网
性别:未知-离线 大圣归来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9
编号 88587
注册 2006-10-25


发表于 2007-3-8 11: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pj1220 于 2006-4-10 16:55 发表
秦没怎么打过硬仗,基本都是靠间或者刺解决问题
打的硬仗基本全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位该知道吧?!会打硬仗的军队不一定是好军队,会打生长的才是,而且姑娘所说的硬仗是什么含意呢?!难道秦军都只是跑过去抓俘虏?哪一仗不是硬仗?外交和诡计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最后的胜负还是要通过战场上的一较高下来解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圣归来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9
编号 88587
注册 2006-10-25


发表于 2007-3-9 14: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了大家评论,不知道怎么想起赵括了。。。一个年轻人却可以和父亲谈论军事而驳得父亲无言以对,恐怕绝对不是靠书本上点点知识来驳得。。。就好比你拿本驾驶经验谈来和一个开了二十多年车的老司机辩论车辆,你就可以赢一样的道理。

      长平的时候李牧还没成为一个一流的将领,而是在边疆,也许正是这样,才成了他——战国名将,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绝对是一个天才战将,但是却没有机会历练成长起来,而李牧在边将兵的日子本身就是历练。。。都是好的种子,只是一个是没机会成长,一个却有机会成长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20: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58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