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397
14/14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 转自天涯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391
发表于 2015-8-15 17: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三
差不多就在朱温返回汴州期间,朱友宁先后在齐州击破王师范的弟弟王师鲁,接着又在兖州城外打退了王师范派给刘寻的援军,断绝了兖州与青州之间的联系,使其沦为一座孤城(刘鄩投降时,手下有兵五千,大大超过了五百人的别动队规模,可能在此之前,已至少有一批平卢援军进入兖州)。
稍后,邢州的葛从周部赶到,朱友宁便将围攻兖州的行动移交给他,自己则移兵东向,攻入平卢本土。
三月二十七日,仅仅经过十天的筹备,朱温就以很高的效率调集了十万大军,显示了朱温集团此时无人能及的强大动员力。这十万大军里面包括朱温直辖的宣武、宣义、天平、泰宁四镇的野战军,不过更多的是从小弟罗绍威那里征调来的魏博军队,大军集结完毕后,开赴平卢前线,增援朱友宁。
由于援军主力来自魏博,朱友宁移兵北上与援军会合,然后分出一支偏师进攻棣州,主力则继续推进,兵锋直抵青州西北只有约一百二十里的博昌(今山东博兴)。
梁军大兵压境,感到危机临近的王师范不得不遣使前往淮南,向杨行密紧急求救:您那条打武昌的间接路线已经不赶趟了,还是直接出兵来青州吧!
要说杨行密,还真是很珍惜自己诚实守信的好名声,虽然他的醉翁之意并不在酒,却显得比李克用更有诚意,没有见死不救,而是立即又出动了两支军队渡淮北伐,投入对朱温的军事行动。
其中间接支援平卢的西路吴军兵力有数万人,主将没有记载,据在下猜测可能是朱延寿,他们渡过淮河向宿州方向推进。据在下推断,田頵派杜荀鹤出使寿州联络朱延寿,再出使汴梁联络朱温的那次外交行动,极有可能就发生在此时。
如果这两个猜测属实,那接下来发生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杨行密做假动作,让朱延寿避免硬仗,他得为预计中的平叛战争保留黑云都这支生力军;朱延寿已对姐夫怀有二心,故将计就计,也做个假动作,摆出北伐的姿态;朱温心中大喜,但一时力不从心,同样做假动作,调大将康怀贞进驻宿州,表面防御吴军,其实为朱延寿将来的反叛预做声援。既然大家都不是真的要打,几万吴军自然不战而退,雷声挺响,一滴雨也没下。
与之相比,负责直接支援平卢的东路吴军,兵力约两万,由于他们的任务类似于苏联在卫国战争前的援华航空队,是用来坚定王师范抵抗决心的,行动自然就要积极有力得多。
与西路不同,东路军的主将记载明确,有战功卓著的淮南老将张训(大家还记得吧,清口之战前,杨行密用于防守淮河防线的两员大将就是朱延寿和张训),还有一位刚刚被杨行密提拔为大将的新人,王茂章。
王茂章,庐州合肥人,是杨行密的小同乡兼资深粉丝,从童年时起就追随在杨行密左右,是淮南军中的童子军,有点儿类似太平天国的陈玉成之类。渐渐成年的王茂章,骁勇果敢,身材魁伟,但缺少大将威仪,每临敌阵,总是身先士卒,颇得杨行密赏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392
发表于 2015-8-15 17: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四
四月底,张训、王茂章率军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攻向密州(今山东诸城),以便打通杨行密与王师范辖区之间的通道。此刻的王师范望救兵如盼甘霖,连忙派弟弟莱州刺史王师诲出兵南下,与吴军会师于密州城下,以期尽快打通这条救命通道。
要说这时喊救命的人可不止一个王师范,正被吴军攻击的武昌节度使杜洪也正向朱温拼命求救。数月前,李神福轻取鱼米之乡永兴县(今湖北阳新),使鄂州(今湖北武昌)粮食供应紧张了很多。与此相对,原先常驻南线援助杜洪的梁军朱友恭部,现在却被朱温调往徐州,参与平卢方向的作战行动去了。这两件事加在一起,让杜洪的心更加七上八下,只好派出一拨接一拨的使者,请求朱温拉小弟一把。
但形势已经越来越明朗:与杨行密预测的一样,朱温现在显然并不愿意为援救杜洪投入太大的力量。不过,要说他就不管杜洪的死活,那也不准确。在朱温看来,既然自己目前有这么多小弟,你们单个实力不及杨行密,但合起来力量还是非常可观的。老大不便出手的时候,你们相互帮助一下,不就行了?如果能把李神福拴在鄂州,那就更理想了。
此时,在荆襄之地有五大势力并存,他们分别是:以襄阳为中心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以鄂州为中心的武昌节度使杜洪,以江陵(今湖北荆州)为中心的荆南节度使成汭,以朗州(今湖南常德)的武贞节度使雷彥威,还有以潭州(今湖南长沙)为中心的武安节度使马殷。以这一刻的实力而言,大致是成汭最强,马殷、赵匡凝次之,杜洪、雷彦威较弱。
自朱温打残凤翔,挟持天子之后,这五大势力都已承认朱温是他们的带头大哥,不管这里面有几成真心几成假意,大敌当前,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应该还是明白的吧?基于这一判断,朱温决定只派偏将孔勍率万人进驻滠口(今湖北黄陂县南)摆摆样子,把救援杜洪的重点放在另一边:派出使节,征调荆南成汭、武贞雷彦威、武安马殷三镇兵马,请他们共同出兵,援救武昌(我不知道为什么里边没有赵匡凝,可能是他曾依附杨行密,让朱温觉得不可靠吧)。
但朱温想到的,杨行密也早就想到了,而且措施采取得比朱温更早。据《通鉴》记载,杨行密在派出两支援军救援王师范的同月,派遣了一名使节来到潭州,晋见马殷,表答淮南方面的和好诚意。使节表示:朱温蛮横跋扈,是天下公害,依附于他迟早受害,所以请马殷与他断绝关系,那样则杨行密愿与马殷结为兄弟。
马殷手下的大将许德勋反对说:“朱温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他已挟天子令诸侯,大帅您一向高举拥护朝廷的旗帜,怎么能轻易与其断交呢?”于是,马殷谢绝了杨行密的好意,将淮南使节礼送出境。
没有史料记载过,杨行密是否也对雷彦威、成汭等发起过外交攻势,但以常理推断,他既然连对恶战多年的宿敌马殷都能放下架子,主动示好,更没理由对本无宿怨的雷、成等藩无动于衷了。估计只是由于马家后来独立建国,所以与其相关的记载比别人详细罢了。
那么杨行密的外交努力究竟有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呢?仅从直接记载来看,似乎对马殷的外交行动就完全失败了。但真是这样吗?很多时候,本质都是被掩盖在现象之后,如果把眼光稍稍放远,看看荆襄局势稍后的演变,几乎可以说是杨行密的大胜,朱温的全败!你还能断言杨行密的外交没有效果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393
发表于 2015-8-15 17: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五
在荆襄五镇中,对朱温的指令响应最积极的,是目前看来军力最强大的成汭。这倒不是因为成汭对朱温有什么好感,而是他在与王建争东川失利后,心有不甘,想乘着这个背靠大树的机会,确立自己在荆襄地区的霸权。次要原因是,杨行密这家伙也确实有些讨厌。
早先,成汭有一次过生日,杨行密派人来祝贺,礼物中竟有一本当时儿童用的启蒙教材《初学记》。成汭手下的第一号笔杆子郑准大为不平,对成汭说:“《初学记》这本书,是用来训导无知小童的,现在敌国交聘,竟然用它当贺礼,分明是瞧不起大帅!我们应该还以颜色!(比如像钱镠那样,他敢‘穿钱眼’,我就敢‘砍杨头’)”
但不知什么原因,员工急领导不急,成汭并没有接受(也许是当时他正忙着与王建较劲,不想在东边再竖一个强敌吧)。郑准见领导的表现这么怂,认为跟着他混肯定成不了什么事,便一怒之下,辞职不干,准备跳槽。可是,你真以为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想不干就能不干啊?哪有这么轻松的!
自从把老兄弟许存逼反之后,成汭的脾气是越来越坏,经常歇斯底里大发作,正向着重度精神病患者的方向稳步推进。一次,成汭在盛怒之下,甚至把自己的儿子也杀个精光,自己给自己绝了后!对这样的上司,你还去激怒他,不是往刀口上撞吗?于是,郑准就在回家的路上,被领导派来的刺客给一刀毙命!
虽然人是自己杀的,但以成汭现在的心理健康程度,把这笔帐算在杨行密头上,好像也不算冤枉。
其实,为了东进与杨行密一争高下的这一天,成汭已经准备很久了。所以在接到朱温的书函之后,他感到时机成熟,立即检点兵马,倾巢出动,水陆大军竟达十万之众,浩浩荡荡,顺江而下。
用来运载这支大军的船队,阵荣更是豪华的让人过目难忘,这是成汭投入巨资,用了三年时间,加班加点赶出来的。旗舰是一艘巨大的楼船,上面的房间之多,足够把荆州的全套领导班子都搬上去办公,故定大名为“和州载”号。其余稍小一点儿的战船,命名为“齐山”、“截海”、“劈浪”等等,据说均可载千人,光听听名号都牛叉地一榻糊涂。
不过,它们的活动范围,毕竟是在水域面积有限的长江中段,船只过大过沉不会影响它的机动性吗?
果不其然,掌书记李珽就对主帅的用兵方略提出了质疑,他建议道:“咱们的每艘战船可以装载士卒千人(估计挤得和利比亚偷渡船差不多了),装载稻米的船载重量还要加倍!船身过于沉重,要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没法迅速应对。而吴兵一向以剽悍、迅捷著称,咱们如与其交战,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怎么与其争胜?而且武陵(雷彦威)、长沙(马殷)表面上是我们现在的盟友,实则一直是我们的敌人,我军全力东下,把老家空出来,怎能不提防他们生出二心?以我看,不如派一员勇将进驻巴陵(岳州治所所在,此时的岳州名义上归杜洪管辖,实际控制在小军阀邓进忠手中),大帅则将主力停留在长江北岸,做为杜洪的声援,严守营垒,不与吴军交战,不出一月,吴军军粮不济,自然会撤退,鄂州的包围也就能解除。”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394
发表于 2015-8-15 17: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六
为什么要驻兵于岳州呢?其实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岳州正好控制着从洞庭湖进入长江的咽喉要道——荆江口,如果雷彦威或马殷,真的想乘成汭离开大本营的机会奇袭江陵的话,这里将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两镇的主力都是水军,如从陆路进军则是弃长就短,且荆州一带水道湖泊众多,陆路行军十分不便)。换句话说,李珽的方案主要是用来防备“盟友”的,至于杜洪的死活,已经被放在次要位置了。
其实成汭也不怎么在乎杜洪的死活,但他这次砸锅卖铁下这么大的注,为的是扩张领土,成就一番霸业!不积极进取,那我们出来干什么?这世上哪有才出房门就躲在院门口的霸主啊?
至于马殷、雷彥威,他们都已经表示要出兵救杜洪了,他们岂敢不听朱温的号令?
再说了,所谓“不出一月,吴军军粮不济”的说法也不太靠得住,毕竟他的人比李神福多得多,每天消耗的粮食自然也多得多,就这么耗下去,到底谁先军粮不济还难说吧?
综合上述,只要积极进军,此次行动的风险是极小的,成功概率是极大的!刚愎自用的成汭,自认为已经算清了利害得失,便一口否决了李珽的提案,荆南大军顺江而下,很快就越过了荆江口,越过了自家的防盗门,没有哪怕分一支偏师驻守于此,将它看好。
可成汭没有想到,在这件事上,算错的是自己,李珽才是对的。看到隔壁的富翁成汭不关门就带着全家人出行,他的邻居雷彦威和马殷已经在食指大动。
自雷一代阿满割据武贞以来,外出掳掠,打家劫舍,就一直是雷家军的主营业务,其作为更像一伙大土匪(其他如李克用的沙陀军之类,虽然也精通打劫,但那毕竟是兼职,主营业务还是打仗)。雷二代彦威是其父的肖子,完美地继承了父亲的强项,就算成汭留在江陵,他都会三天两头跑到荆南院子里偷菜,同时憧憬着有一天,能冲进那华丽的大房子里洗劫一番。你说,现在这实现梦想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他还会扭扭捏捏吗?
实力比雷彦威强大得多的马殷,想法不像雷二代那么简单直接,虽然他的人马以前也是以奸淫掳掠滥杀无辜驰名天下的,但在他当头后已经改得多了,抢点儿钱对他没有太大诱惑力。但马殷也有主导荆襄的野心,在本地区最大的障碍,当然就是成汭。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大家还记得吧,前文中也提到,马殷初入主潭州,就将成汭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之一,现在有机会消除这个威胁,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杨行密是否在里面穿针引线,扇风点火?我只能说可能性很大,但缺少史料佐证。不管如何,利益当前,马殷和雷彦威这两位脾气、禀性、作风没有丝毫相似之处的老大,不约而同地将朱温给他们的指令扔进了掷纸篓,然后协起手来,一同将刀子插进了“盟友”的后背。
五月上旬,在成汭大军越过荆江口之后,马殷的大将许德勋率水军一万人,与雷彦威部将欧阳思所率的水军三千人,在荆江口秘密会师,然后逆江而上,乘虚袭击江陵!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395
发表于 2015-8-15 17: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七
五月十日,马殷与雷彦威的联军突进至江陵城(今湖北荆州)下,然后轻而易举地将其拿下。
虽然事先马、雷两位老板事先已经协商好,打下的荆南州县归雷彦威所有(马殷的地盘与荆南不直接相连,防守不便),但当惯了土匪的雷家军显然没有一丁点主人翁的思想,他们马上与马殷的部队合作,将已经属于自己的城市洗劫一空!如果细分一下,那抢到大头的,还正是人数比较少,又已经成为江陵主人的雷家军!彥威啊,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江陵城中,几乎所有的财物都变更了主人,所有居民则像牲口一样,与财物一道都被装船运走。这座曾遭秦宗权军破坏,后由成汭兢兢业业经营了十五年才初步恢复繁荣的华中名城,再次变成了一座鬼城!
六百八十四年前,驻守江陵的三国名将关羽,轻率地出动全部主力北伐,结果让吴将吕蒙乘虚而入,为后世留下了“大意失荆州”的典故。不想这几百年后,几乎相同的情节,又在相同的地方,被大意的成汭重演了一遍。正应了杜牧那句的名言:后人哀之而不鉴,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接下来的故事,继续与三国雷同:正在向鄂州进发的成汭大军,突然得知:他们已经家破人亡了!顿时军心大乱,人人思归,再无战意。这支外表庞大的军队,就像当年关羽围攻樊城的大军一样,战斗力在很短的时间内直线下降,实际上已濒临崩溃!
再说这时,听说成汭军逼近鄂州的吴军主将李神福,为探明敌情,亲自乘座一条轻快小船,对成汭军的具体情况进行抵近侦察。回来后,李神福对众部将说:“成汭的军队、战船虽然不少,但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很差,只要我们主动发起一次迅猛攻击,成汭也将成为我们的俘虏!”
看穿了成汭大军的虚弱本质,艺高人胆大的李神福只抽出数千精锐水师,就逆流而上,迎着成汭的十万大军杀了过去!
成汭此时似乎方才已乱,他不敢再向鄂州前进,紧急回师,但也没有回江陵,而是经荆江口进入洞庭湖。他这么做,可能是要掉转枪头,找雷彦威或马殷的麻烦,好报仇雪恨吧。
五月十二日,到达君山(当时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后来因为洞庭湖水面不断缩小,现在已经与大陆相连)成汭水军,被李神福的水军追上。李珽给成汭指出的,大船行动迟缓缺点暴露无余:在情况不利的条件下,想避战都做不到!
两军立即开战,表面弱小的李神福军积极进击,压得表面强大的成汭大军节节后退。正好此时的风向对吴军有利,吴军将领秦裴、杨戎乘势顺风放火,行动不便的“和州载”、 “齐山”、“截海”、“劈浪”什么的,再也截不了海,劈不了浪,只无奈地化为了湖面上一个个燃烧着的大火炬,成汭大军终于彻底崩溃!
死之将至,不知成汭是否有机会回顾自己这一生?还记得当年任侠杀人的少年意气吗?还记得脱离秦宗权、据归州、招流亡的创业艰辛吗?还记得好兄弟许存的千里来相投吗?还记得抚辑凋残,训农通商,惠养百姓,让世人传颂的“南成北韩”吗?对于赶走结义兄弟、滥杀三子、不听李珽谏言,你现在后悔了吗?
成汭不可能回答我们了,不过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他比较自觉,没有等着被吴军俘虏,让李神福的预言应验,或是按唐末惯例,被自己的属下砍掉脑袋,而是纵身一跃,投入了万顷碧波的洞庭湖,葬身鱼腹……
后来有人说,“汭”字拆开,就是“水之内”,可见他的命运,早已注定。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396
发表于 2015-8-15 17: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八
吴军在君山大获全胜后,没有在此停留,又收兵回到鄂州外围继续围攻早已半死不活的杜洪。驻扎于滠口的梁将韩勍,见李神福的军队去而复返,又得知成汭已兵败身亡,大惊,急忙撤走,杜洪的外援完全断绝。
再说吴军离开君山,刚刚让杜洪的名义部下,岳州刺史邓进忠稍稍松了一口气。谁知吴军的前脚刚走,马殷的大将许德勋又从江陵回师,来到了已经没有老大罩着的岳州(今湖南岳阳),而且不仅仅是路过,因为他们停下不走了!
邓进忠慌了神,自知不是对手,忙大开城门,亲自出迎,并备下牛羊美酒,犒赏马家军队,想将他们礼送出境。问题是许德勋到这里,可不是为了吃顿饭来了,为的就是他邓进忠的岳州。于是,许德勋在重兵围绕之下,给邓进忠上了一堂耐心细致的时事政治课。下课之后,邓同学不敢对许老师的教导稍有违备,便带上全家老小,移居长沙,将岳州当在大礼包让给了马殷,马殷遂任命许德勋为岳州刺史,镇守住这湖南的北大门。
至此,朱温在荆襄地区发动的这次代理人战争输了个干干净净,这暴露出他对众多名义小盟友的控制力,其实并不比李晔的诏书强多少。不过,作为赢家的杨行密,因为他最重要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田頵还没有反!这就决定他绝不能让李神福的军队长期滞留在荆襄,所以仗打赢之后不能扩大战果,得利其实也不多。这样一来,多少好处就落到两大棋手之外。
仗着动手早,雷彦威拨得了头筹,可笑的最早的人,通常都不是笑的最好的。雷彦威没有能力顺势拿下荆南所属各州,多数州县暂时仍控制在成汭余部手中。其中,成汭有一个部将叫侯矩,在君山之战中死里逃生,回到夔州(今重庆奉节),他在成汭各支余部中实力最强,如同盟主。
稍后,得知成汭已死的王建没有错过这个好机会,连忙派大将王宗本兵发三峡,来抢摘这枚熟透的桃子。由于原成汭军的主力已损失殆尽,故蜀军受到的抵抗微弱,进展神速,连克忠、万、施三州,兵临夔州城下。侯矩没有抵抗,主动投降,被王建收为义子,改名王宗矩。有了这示范效应,原成汭除江陵以外各州县几乎全部向王建投降,王建真正实现了对蜀地的一统。
本来以此破竹之势,王建要全取荆南也不难了,雷彦威是挡不住的,但蜀中众谋士一致认为:瞿唐峡是连接荆蜀的最大天险,瞿唐以东的州县,得之易,守之难,不如集中军扼守瞿唐,可保蜀中常安。于是王建放弃了归、峡二州,将自己的东部边界锁定在夔州。
蜀军刚刚停步,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的军队,也像食腐动物一样,杀向成汭留下的残存遗产。荆南再次告急,雷彦威只得离开老家朗州(今湖南常德),前往江陵督战,他估计太过焦虑,没有注意到老弟雷彥恭的不轨目光。
原来雷彦恭已经秘密与赵匡凝约定好:让赵匡凝出兵攻荆南,老哥必然得去抵御,自己再里应外合,把老哥干掉或者赶跑,由自己取而代之,多好啊!事成之后,再把从江陵抢得的财物分一半给赵匡凝。
应该说,雷彦恭计划的前半段执行得很成功,雷彦威被逐走,此后下落不明(据五代十国吧的一位高人考证,雷彦威可能逃去投奔了战友马殷,直到五十年后郭威称帝时,他还在一个小州任刺史)。但后半段计划就不那么完美了,赵匡凝并没有因为雷家老大换人,就此收手,而是继续用兵,全取归、峡、江陵,直到把雷彦恭赶回朗州了事。这样,成汭留下的遗产,最终被王建与赵匡凝瓜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397
14/14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07: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64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