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袁崇焕之死是怎么回事?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2-15 12: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谕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纵兵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携潜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令刑部会字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
貌似这个罪名,不仅仅是失误军机律.

与其说,杀袁与杀丁是明朝的法度,还不如说是明朝皇帝有找替罪羊的惯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3-26 10: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oujunallen 于 2008-3-25 22:33 发表


恩,諸葛亮之後算親政了,名義上如此,你真的儅蔣琬是空氣阿?不好意思,萬曆二十年沒上朝,國家照樣正常運轉。不是他個人很高明,而是體制很高明。這才是我的論點。

去朝鮮的誰是主帥?楊鎬?主次不分吧 ...

后主在蒋琬死后才自摄国事,这才是亲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09: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08:48 发表
因为四年之后,他将再次回到这里,并为争夺这个他曾轻易放弃的小地方,失去所有的一切。



这个他半途折返的地点,叫做宁远。
================================================

看来明月也是边看边写 ...

笑,努而哈赤是否是被大炮轰死的,至今史家未得出结论,您老到好,一下子便人家是胡话。

当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自领风骚数百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2: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12:09 发表


天启六年正月爆发的宁远之战,天启六年八月努尔哈赤咽气的。其中在正月到八月之间,努尔哈赤70岁的高龄先击溃林丹汗,然后回师沈阳打跑毛文龙然后去赶跑陈继盛,八个月间转战千里。

一个被十八磅红衣大炮 ...

你那个只是其中之一的说法。

《春坡堂日月录》记载努尔哈赤受重伤,然后因懑恚而死,且有《石匮书后集》、《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等其它史料亦有佐证,你凭什么一口断定,你的史料是真,其它史料为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2: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12:13 发表


明史中并无努尔哈赤死于宁远大炮的直接记载,所谓努尔哈赤死于重炮的记载只有三条:

最早的一条是在努尔哈赤死后,天启六年底朝鲜使者去宁远时,袁崇焕告诉朝鲜使者:努尔哈赤三个月前身亡,乃是因为一年 ...

《春坡堂日月录》:“我国译官韩瑗,随使命入朝。适见崇焕,崇焕悦之,请借于使臣,带入其镇,瑗目见其战。军事节制,虽不可知,而军中甚静。崇焕与数三幕僚,相与闲谈而已。及贼报至,崇焕轿到敌楼,又与瑗等论古谈文,略无忧色。俄顷放一炮,声动天地,瑗怕不能举头。崇焕笑曰:‘贼至矣!’乃开窗,俯见贼兵,满野而进,城中了无人声。是夜,贼入外城,盖崇焕预空外城,以为诱入之地矣。贼因并力〔攻〕城,又放大炮,城上一时举火,明烛天地,矢石俱下。战方酣,自城中每于堞间,推出木柜子,甚大且长,半在堞内,半出城外,中实伏甲士,立于柜上,俯下矢石。如是层〔屡〕次,自城上投枯草油物及棉花,堞堞无数。须臾,地炮大发,自城外遍内外,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贼大挫而退。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老将横行天下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奴儿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mènhuì)而毙云。

《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记天启六年二月五日御史周应秋疏云:“酋大举过河,攻宁远,几震京师,幸仗皇上之威灵,袁崇焕之方略,将士奋击,贼负重伤遁去”。  

《石匮书后集》:“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2: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12:18 发表


史料有真有假,但逻辑总要说的过去,试问,宁远之战是不是发生在正月,努尔哈赤是不是死于八月,之间是不是去打过林丹汗打过毛文龙。这是中了大炮的人么?

我举的史料是受重伤,然后因懑恚而死,那么努尔哈赤受伤之后再活个半年左右,有什么希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2: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12:21 发表
春坡堂日月录系朝鲜人听袁崇焕的说法而记载,其中对于努尔哈赤的死亡时间有明显错误,所以因此而说的努尔哈赤死于重炮是不可取的

错误在于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老 ...

我国译官韩瑗,随使命入朝。适见崇焕,崇焕悦之,请借于使臣,带入其镇,瑗目见其战。


这哪里是听袁崇焕的说法?

这段史料中也没说努尔哈赤,当时阵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2: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12:25 发表
还有,天涯兄,宁远应该不是大捷,否则怎么解释重伤受挫后哦后金进攻觉华而新胜的宁远居然无力救援,眼看觉化7000宁远军被屠杀?

《清史稿》:“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

连后金都承认了,好象不用兄弟来翻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3: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12:53 发表



攻无不克,唯有一座城没攻下来,守住这座城这算大捷么?

没有翻案,是场防守胜利,但和标榜一代名将的大捷差的远了点吧。毕竟,一来宁远军损失惨重,杀伤相对有限,守住宁远孤城对整个战役的影响也有限。

这是后金的史料啊,总不成,你让人家给自个的史料中说成大败吧。

这两条史料,充份说明了宁远一战,对明而言,就是一场大胜仗。

宁远是山海关的屏障,影响有限?

初,中朝闻警,兵部尚书王永光大集廷臣议战守,无善策。经略第、总兵麒并拥兵关上,不救,中外谓宁远必不守。及崇焕以书闻,举朝大喜,立擢崇焕右佥都御史,玺书奖励,桂等进秩有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3: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13:00 发表


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老将横行天下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奴儿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mènhuì)而毙云。

即 ...

四月发病攻打林丹汗,然后回师辽阳打跑毛文龙然后6月去赶跑包围了阿敏的陈继盛,生龙活虎,生龙活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3: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6-4 13:04 发表


可您的史料明显与之后的事实不符啊,老兄您要想证明是这次的重伤致死,总要能证明他养了八个月的伤吧,至少他不能是个生龙活虎横扫千里的人吧?

而如果说天启六年八月努尔哈赤死于旧伤复发,那么对于一个 ...

笑,我不是举了史料了证明是此次受的伤吗?如果你说不是这个旧伤,那么,你得举出史料证明啊。

你如果有史料证明曹操最后头疼死是因为当年在赤壁打败了而积的气恼,当然可以这么说。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8-6-4 13:5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6-4 15: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争论

明史中无此记载,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张廷玉时代真的认为是袁崇焕的大炮击伤并致死了努尔哈赤,为何袁崇焕的传中只字未提?而主要历史资料中均无此记载,所以需要举证的是你。但是我已经指出了您的证据中的缺陷,您没能就我指出的缺陷进一步证明他的真实性。

-----------------------
第一,明史无此记载,就证明没有此事?

第二,张廷玉是什么人?他会据实写?

第三,我证据中确有缺陷,但是,就关键之处,你无法证伪。倘若不是有缺陷,何来,努尔哈赤之死,史家无定论?



您的证据1:《石匮书后集》:“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时间明显不对,不用再说了吧?
--------------------------
时间对不对另说,一裨王受伤,这个错在何处?




您的证据2:《春坡堂日月录》: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老将横行天下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奴儿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mènhuì)而毙云。

袁崇焕还曾派遣使臣前往后金营中察看过,如果努尔哈赤确实身负“重伤”,这当然是袁崇焕的特大功劳,也是明军的重大胜利,不仅袁崇焕本人,而且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将对此事大书特书,以便激励军民的士气。但是,无论是袁崇焕本人报告宁远大捷的折奏,还是朝廷表彰袁崇焕的圣旨抑或朝臣祝贺袁崇焕宁远大捷的奏疏,其中都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之事。
-----------------------
《明熹宗实录》:丙子,经略高第报: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

提没提?


而且,如果袁崇焕真的如此重伤了对方,那么后金人还有心去攻击觉华么?让如此重伤的努尔哈赤肆无忌惮的攻击觉华,袁崇焕却不敢救,这袁崇焕也太怂了吧?
------------------------
遣武讷格将蒙古兵攻觉华岛,夺舟二千,尽焚其军储,班师。

这不是努尔哈赤亲征。

袁崇焕手下几个人,宁远大捷,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火炮,你让袁某人扛着大炮去进攻?这不怂了吧?


您的证据3:御史周应秋疏云:“酋大举过河,攻宁远,几震京师,幸仗皇上之威灵,袁崇焕之方略,将士奋击,贼负重伤遁去”。

首先周御史未直言努尔哈赤重伤,贼一字可以是泛指建奴
退一步说,如果周御史确实在说努尔哈赤负伤。但我们需要考虑明朝的言官制度,而且,这么重要的事一向好大喜功的袁崇焕不说,盼胜利像盼星星盼月亮的天启为什么都不说呢?
----------------------
《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四月十五日,准平辽总兵官毛文龙揭回乡张有库等口称:‘新年老汗于二十四日在宁远等处攻城,不料着伤。’”

有许多史料,证明努尔哈赤此战受伤,并非一处,诚然,是有些地方有差异,有缺陷,但这么多史料都指明了,努尔哈赤受伤,你的缺陷也好,差异也罢,根本没有否定这处史实。

倘若不是有这些缺陷,还叫什么没有定论?

清史方面,对努尔哈赤如何死的,说的很含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6 04: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5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