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何使党成为国家的坚强核心, 国内几大知名论坛不是拒绝就是删除的破文章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0-31 10: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Oskarlre 于 2007-10-31 09:07 发表


去看看明朝皇帝多少年不上朝的政府是不是照样运转?

明朝内阁制度是不是对于相权和君权的最好平衡体系我不清楚,但是明朝内阁人才辈出。即使明末也不乏有才能之辈。  

实际上如果明朝不是亡于内忧外患 ...

明朝皇帝多少年不上朝是约束皇权?这恰好是皇权至上的表现。

你要是讲史,请不要信口开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0-31 11: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Oskarlre 于 2007-10-31 10:57 发表
我怎么也看不出来明朝皇帝多少年不上朝是皇权至上。。。

当一个皇帝可有可无,可以只是一个精神象征,或者有个任命权的时候。

那么和今天英国有啥区别。 英国女皇不上朝和内阁不开会对国家影响那个大?

嘉靖多年不上朝理政,严某人,要不是嘉靖拍板,能落马?

高拱又是如何下台的?没有皇帝他老妈最后拍板,他会下台?

嘉靖与万历多年不上朝理政,政府是在运转,但是当时国家是什么情况?

英国不上朝,内阁开会,国家哙时候,变成这付烂模样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0-31 11: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6 Oskarlre 的帖子

okie, 英国选了一个首相,女皇不同意,不实行任命权,你觉得这个首相能上任么?

日本选了一个首相,天皇不同意,你觉得他干的下去?
------------------------------------------------------------
你看看现在的英国女皇与日本天皇能行使这种不同意的任命权吗?

而严、高是皇帝愿不愿意行使,这就是区别。




别的不说。 皇权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后决定权。 而这个权力运用的好坏也是考验一个皇帝的才能。

明朝已经有了君主立宪特点。
------------------------------------------------------------------
在中国集权制度上,皇权高于一切,什么行政、军事、经济等等都归皇帝所独断,而不仅仅是什么最后决定权,中国的封建制度与外国不同,照搬是行不通的。





当隆庆下令,由户部拨款,为后宫购买一些珠宝首饰的时候。 户部尚书马森上书表示:你买可以,我不出钱。

在明代,财政制度是很严格的,户部相当于财政部,而财政部的钱,就是国家的钱,皇帝是无权动用的,即使要用,也要经过财政部部长(户部尚书)、内阁分管财政部的大学士(一般是首辅)层层审批,还要详细说明你把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准备用多久,打不打算还,什么时候还。  要不说清楚,一个子都甭想动。所以历代皇帝要用钱的时候,大都会动用内库,也就是他们自己每年的收入,除非是穷得没办法,一般都不会去找户部打秋风。

-- 这个还是皇权至上么?
--------------------------------------------------------------------------------------------------------
笑,明朝建国时没有内库,内库即国库,在正统元年,英宗允许将一部分漕粮折为金银,每年一百万两银为额度,就是所谓的“金花银”。这些钱全部放入内承运库,大部份归皇室专用。由皇帝个人支配,户部没有任何管辖权,只是承担了记账的责任。

正统七年,明朝设立了太仓库,相当于国库,集中存放户部存放从全国各地征收的银两。太仓库与内库(即内承运库)的区分是很清楚的,但由于皇室的挥霍无度,经常向太仓库支取银两,把太仓库都几乎掏空了。

《明史-食货志》:弘治时,内库供应繁多,每收太仓银入内库,又置南京银库。正德时内承运库中官,数言内库财用不充,请支太仓银,户部执奏不能沮。嘉靖初,内库供应视弘治时,其后乃倍之。初太仓中仓积银八百余万两,续收者存之两庑,以便支发。而中库不动,遂以中库为老库,两庑为外库。及是时,老库所存仅百二十万两。二十二年特令金花子银应解内库者,并送太仓入边用,其后复入内库。三十七年令复入内库金百万两外,加预备钦取银,后又取没官银四十万两入内库。隆庆时,数取太仓银入内库,内承运库中官至以空札下户部取之。廷臣谏皆不听。初,世宗时,太仓银所入凡四百五十余万两,而内库岁供金花银外,又增办银二十万两以为常。

内库之外还有里库,里库设在宫中,《明史-食货志》:其在宫中,又有内车裕库,宝藏库,谓之里库。凡里库不关有司。
内库处于宦官的控制之下,但户部官员还是能够了解情况的,而里库却是户部也不能过问的。

因此,户部所能控制的钱有限,而且,控制力也不足。

明月写的是很不错,但是有的史实,他还是删而不述。隆庆皇帝不动,不代表皇权动不了,而只是说明,隆庆皇帝比较本分。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0-31 13:0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2-12 13: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inigo 于 2007-12-12 13:30 发表


这个结论如果没有什么实据,还是别说出来,倒不是怕谁谁的淫威,关键你的话有没有现实的依据.
你要说,资源被官僚自己私吞了,这个我信,但你说的x党现在的做法是80%的资源自己内部分配,剩下的20%其它人分配,这个 ...

确实离谱。

应该是98%的资源自己内部分配,剩下的2%其它人分配。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8 20:2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0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