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高明, 二相优劣论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4-27 15: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4-27 15:23 发表

 什么时候的事?

四次北伐的事,《王平传》有记载。

据张颌一生,对战王平,好象从来没有占过上风,可为何倒亮派人士不说张颌不及王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2: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轮回 于 2007-5-17 08:29 发表

钟会的生母是张菖蒲,一个著名的女才子,因为生钟会被正妻下毒。钟繇因此不顾曹丕他妈卞太后的反对把正妻给休了,但是张也因为影响太大,不能被扶正。后来张在曹爽在位的时候去世,当时钟会已经是司马昭的重要 ...

司马最终还是让邓艾去屯田,这叫什么拔于青苗?
至于庶出,轮某指的是这个,那么何进用袁绍,也是伟哉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4: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5-18 13:24 发表
什么叫拔之于青苗不理解的人在这里冷嘲热讽不如看书。
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於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於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汎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倘若不懂我说的是什么,请回去看看书,我现在也贴上来了,自个品味也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5: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5-18 14:54 发表
那你继续引啊。
下一段
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於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 ...

这是正常的升迁。有人学话的本领到是不错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5: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5-18 15:07 发表


司马最终还是让邓艾去屯田,这叫什么拔于青苗?

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於是留艾屯白 ...

轮回指的是拔,又不是正常升迁,我的用词有错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5: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轮回 于 2007-5-18 15:01 发表

袁绍已经洗白了,过继了袁逢,成为袁逢系的法定继承人。
钟会就是因为母亲的缘故不容于世族的。与邓艾比他是贵族,与何晏之流比,他是 小老婆生的 ,而且是一个搞掉了正房的小老婆生的。

过继?
安字邵公,好学有威重。明帝时为楚郡太守,治楚王狱,所申理者四百馀家,皆蒙全济,安遂为名臣。章帝时至司徒,生蜀郡太守京。京弟敞为司空。京子汤,太尉。汤四子:长子平,平弟成,左中郎将,并早卒;成弟逢,逢弟隗,皆为公。魏书曰:自安以下,皆博爱容众,无所拣择;宾客入其门,无贤愚皆得所欲,为天下所归。绍即逢之庶子,术异母兄也,出后成为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5: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5-18 15:17 发表


如果你真看明白了就应该知道
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这就是拔,在此之后邓艾就不屯田了。

即使你没看明白也无妨
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
这也是拔。

如果你要是看懂,也不会说这些话了。
在当尚书郎后,他又去屯田了。而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这是正常升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5: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5-18 15:32 发表
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汎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隋炀帝修筑京杭大运河是屯田?修河渠和屯田是两个概念。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5: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5-18 15:46 发表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
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


邓艾的任务是实地考察,陈、项、寿春等地。司马懿在得到邓艾实地考察结果后的结果济河论后另派人施行。

之后不就是你举的“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汎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邓艾还不是屯田?公主娘娘若还是坚持,请拿出司马另派人施行的史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6: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5-18 15:56 发表
可见司马懿派给邓艾的任务是开凿河渠,而不是屯田。



(尚书)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
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
有没有兴趣算算从四百石到二千石之间差了多少个数量级?这哪是正常升迁,简直就是飞跃了。

结合前后史料,邓艾的任备就是屯田。


(尚书)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
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

这是汉制,不是魏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5-18 16: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5-18 16:12 发表
正始初,(王凌)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 ...

资食有而无水害,艾所也。
你说是谁?

馥子靖,黄初中从黄门侍郎迁庐江太守。
这是不是正常升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12 18: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tianlian 于 2007-9-12 16:40 发表


   司马放开手打,等把诸葛都打回去,都不能威胁魏国的时候,司马还能打谁呢?你看之前诸葛威胁未显的时候,用反间计把司马弄下去了,结果接连大胜,魏国才把司马又提上来。诸葛死以后,曹爽不就是针对司马 ...

在下终于知道了普及教育的难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24 12: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9-24 11:23 发表

在平台和资源上,益州一州的资源足够。是否能发掘出人才在于统治阶层的政治结构是否有能力为人才提供平台。刘备也是执行打压益州本土派政策的,当然不可能从益州发掘出多少人才。

呵呵,诸葛亮在四川没发掘人才?
马忠、张嶷、张翼、张裔、杨洪、费诗、李恢、吕凯都是些什么人?

公主娘娘,是不是认为没用谯周之类的益州人士取代或接任诸葛亮,就是没在益州发掘出多少人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24 13: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9-24 13:12 发表

张裔、杨洪、费诗、李恢、吕凯是刘璋时代就崭露头角的官吏,马忠、张嶷、张翼则是刘备提携起来。诸葛亮不过是继续使用而已,原来这也叫诸葛亮发掘啊。

好个发掘,原来是这等解释。
这样算来,阿瞒发掘过谁?
荀彧是自个投靠,荀攸之前就曾被委任过黄门侍郎,贾诩张辽张颌为降将,于禁被推荐,等等这些人哪个不是接着使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24 17: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葉影心 于 2007-9-24 13:49 发表



基本同意, 解決這些矛盾需要一項關鍵性的工具, 就是時間, 這方面吳比蜀做得好, 或應說比較幸運, 不難理解吳比蜀是多了一些時間, 歷史沒有給蜀太充足的時間, 蜀國就亡了, 而繼任的當權者沒有像前人一般去苦 ...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看清楚了,刘备占领益州后是什么样的表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25 14: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9-24 21:55 发表

曹操发掘过谁和诸葛亮有关么,莫非拖曹操下水就证明诸葛亮发掘过人材了?
除了你恐怕没人认为荀彧、荀攸、贾诩、张辽、张颌、于禁是曹操发掘的。曹操发掘的人才一个不列,找了一堆不是曹操发掘的人才意欲证明 ...

以曹魏的实力,发掘人才应该不困难,这样吧,公主娘娘举10个曹操发掘过的人才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26 18: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9-26 00:45 发表
常寬、譙登、常騫、費立、何攀等等。大晋朝不打压益州本土豪强发了几个人才出来华阳国志记载得清清楚楚。
--------------------------------------------------------------------------------------
哦? 那么 ...

这些人才,好象晋书中,都没立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0-10 15: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pity 于 2007-10-10 12:13 发表
还是司马高一招,识诸葛一生谨,奇计少,故以守待逸,如陆逊战刘备火烧连营前守成一出相同。

以守待逸?

被揍得灰头土脸,在家扮人妖,后世粉丝美名其曰守待逸,

还好意思拿火烧连营比,人家陆逊可是火烧连营,司马是死诸葛走生仲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9-11-2 17: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
真优胜啊,连后代子孙都为之感到羞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9-11-2 17: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09-11-2 16:40 发表
单论军事水平,两家伙其实是半斤八两,都是那种所谓“运筹帷幄”的人物,大概类似毛主席一样,在某个地方规划,亲临战场督战或者说在前线指挥厮杀则依仗别人,一旦某家武将不争气(如马谡),你规划再好也没用。 ...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
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
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
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半斤八两.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3 00:2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9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