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易中天先生是在品三国吗??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2-5 18: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骁将吕布 于 2007-2-2 14:19 发表
英雄是曹操(平定天下,能让人民有好日子过),吕布(杀汉贼丁原董卓,讨伐伪皇帝袁术),孙坚(打败董卓为民,然壮志为筹身先死),他们才是,孙权和刘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曹操斗的,按我说他们俩投靠曹操算了何必让百姓受 ...

刘备何尝不是平定天下,能让人民有好日子过?曹操何尝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刘备斗?
另外,英雄记称,备亦起兵反卓,为何你视而不见?

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
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
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

曹操这类举动多的是,且先举这些。看看,人民这个好日子过得,要么你也过过这个好日子?

吕布杀丁原,丁原如何是汉贼了?“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看看,这吕布被汉贼董卓所诱,才杀丁原,而又与董卓誓为父子。

“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这吕布是为了什么,才杀这个汉贼?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这孙坚讨贼,为何讨到刘表这了,这刘表也是汉贼了?

见过歪曲史料的,没真见过这样歪曲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3-26 18: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易中天是有才华,说的很多也是史料。但如果下面这几个评价要还是客观真实(除了第8个,勉强算得上),那三国演义称刘备仁义,可谓权威了。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
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3-27 11: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ongareth 于 2007-3-27 10:23 发表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曹操。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刘璋。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杨奉。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让我想 ...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曹操。

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於公曰:“刘备不可纵。”公悔,追之不及。

好个以情感人!

而且照你的逻辑,董卓对曹操也是真心实意,以情感人。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

这也是以情感人?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刘璋。

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於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这是刘璋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向曹操一个劲的递秋波;

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脣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宝),欲以东行。

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

这刘璋来个关门打狗,让刘备不回去,逼人到了绝境。

推心置腹,以诚待人——-许攸呢?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杨奉。

太祖乃迎天子都许。暹、奉不能奉王法,各出奔,寇徐、扬间,为刘备所杀。

不可以吗?

王闻王必死,盛怒,召汉百官诣鄴,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乃实贼也”。皆杀之。
顷之,亡民有诣门首者,公谓曰:“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民垂泣而去;后竟捕得。

开诚布公,以理服人?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吕布。

吕布先夺刘备徐州,刘备就得听从吕布之命,对吧!阁下就这种逻辑?

烧船自退,可谓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后面四条做不到的,在乱世都混不了多久,袁绍就是一个典型。
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

徐州的非姓可真冤啊!

好个以法制人!
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边让老兄,好惨啊!
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蒿里行》是谁写的?
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这条就不想细究了,因为我开篇就说,还算勉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3-27 14: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ongareth 于 2007-3-27 13:25 发表


休要顾左右而言他。
刘备投曹而复叛之,这就叫真心实意?公悔是因为知道刘备很可能夹带而逃,所以悔之。就像公司经理叫采购带钱去买东西,有人说这个采购会携款而逃,经理悔之,追之不及。
刘备想取刘璋而 ...

在下顾左右而言他?我一开始就说了,这几条评价不公正,如果说这些公正,那么三国演义刘备的仁义更加权威,可你不找刘备仁义的例子,反找其它的例子,到是我顾左右而言他?

第一条,我说得明明白白,曹操收留刘备是以情感人?对了,我忘了将程昱说完话,曹操的回答加上去了,不过,在史区混了这么久,我不加你也应该知道吧。而刘备反曹操,那是奉诏,如果这样也算刘备的不是,那曹操岂不是更对不起董卓?

娶其婶娘,而后谋之,最后又接纳,这难道不是以情感人?以妇人之情,抵丧子、侄及典韦之痛,难道不是以情感人?正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嘛,连将军在战场上浴血厮杀,尚不及妇人床塌鱼水之欢情,难道易中天说错了不成?而且他儿子曹丕,不也是发挥了这个作风?以情感人,一感到底。

在刘备有意图刘璋之前,刘璋就与曹操暗送秋波,我上面都说了,那刘备缓过手后,收拾刘璋,好象没啥错吧。史料说了,刘备要回去,而刘璋认为刘备要夺益州(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大),下令守住关隘,刘备就算当时不想夺,也得夺了。

曹操不是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吗?为何因许攸触怒于他,就给感到九泉之下了?这还与曹操无关?

杨奉是贼子,杀他还有错?这年头真是,杀个贼子,也有错?更何况,只是诱其相见,哪里叫做请客吃饭搞暗杀?如果这样,曹操用反间计,对复马超,是不是也该指责一下?
刘备什么时候答应替吕布说话了?没说不杀,然后杀了,居然是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请问之前不说,这叫开诚布公?救火就一定是反贼,这是哪门子的理?
烧船自退,可谓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你居然说正确,那阁下大可与S二号一较高下了,
哪条法律说,曹操可以在徐州搞屠杀?

设身处地,以宽容人.我就问一下了,边让又如何,到曹操无法容忍的地步了?

《蒿里行》您读过吗?

先生之前不是说:“各位挺刘派的,你们喜欢刘备就应该更加正视刘备的各种行为特征,而不是“你们认为好的”就夸大,“你们认为坏的”就掩饰、否认,”为何轮到自个就这么想不开?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3-27 14: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7-25 17: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不用再次重申!

我把你说的,拷下来,你自个看看,都说的是东东?

曹操收编美女怎么不正当了,刘备只是机会罢了,刘备一平益州,不也选了美女了吗?所以人都一样的.曹操的污点是杀了些许文人,但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曹操的出身

这个人的名字比较生僻,陈宫就是因为曹操杀了此人才背叛他的。许攸、娄圭是曹操老友啊这没错啊,但曹操出身宦官也是不容质疑的,东汉的政治腐败,一大半是宦官,一小半是外戚,所以东汉的读书人看不起宦官,不然陈琳也不会以此说事来骂曹操吧。
或许刘备是没有收编美女,不过如果刘备处在曹操的位置上,他不定就不会这样做。

我从来没说过所有人都看不起曹操,但曹操的出生的确是给了他的政敌一些把柄。
当然我也相信刘备不会做,因为他要收买人心,所以不会做。

我再次重申,我没有说曹操出身不好就可以干坏事,我的意思只是想说曹操之所以形象这么复杂,就是因为他做了这么多好事,也做了这么多坏事.而老百醒记住的只是你曹操在徐州屠城的事,对你刘备也是只记住了刘备带领百姓一起逃走的事,其他事,老百姓不关心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 12: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晓颖 于 2007-8-2 12:35 发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有了曹操才让三国故事真正的深入人心, 易中天先生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诸葛亮只是被一个彻底神话的谎言,他的才能还不及曹操的1/3.

LZ大概三国演义小说看多了,不太懂三国史啊!

史料拿来,不要满嘴跑火车。
凭阁下这番话,就可断定,你压根不懂三国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21 15: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9-21 15:17 发表


人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嘛。

况且屠城这个东西当时多忌讳也是个问号。毕竟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要求曹操。

比如说《史记》记载“高祖屠咸阳”一笔是怎么回事,似乎也不一定说的清吧?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连白起都知道,阿瞒不知道,公主也装不知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21 18: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9-21 18:01 发表


1、“高祖屠咸阳”不是《史记》说的,是《汉书》。

2、关于这个“屠”字的用法,偶记得轩辕有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进行说明,写得很好。“屠”不一定是屠城,攻城也可用“屠”字。

3、至于刘邦进咸阳后 ...

与兄台意见略有不同,屠肯定是具有杀意,攻破之说,实在勉强,汉书记载的是:闻沛公已屠咸阳。
并不代表,高祖一定屠咸阳。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21 18:1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8 07: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95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