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论述不同时期中国封建治国思想(原创)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论述不同时期中国封建治国思想(原创)
yao326yao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1
发表于 2007-6-1 20: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讲的东西的确够“基本”的,题目讲“不同时期”,我以为会特别讲唐宋之后的治国思想,没想到还是到西汉就结束了,后面都是一笔带过,简直名不副实。而且讲的东西稍微了解一点国学的人都知道,没什么创造性的东西,尤其没有深入挖掘各种思想的渊源,当然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题目。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yao326yao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2
发表于 2007-6-3 23: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就我个人的看法,其实中国真正谈得上“治国”二字,也正是从唐宋开始的。
我这里说的治国,不是大学讲的修齐治平里的治国。我指的治国,是就统治者而言。在先秦时期,由于实行的是封建制,因此这时候的治国与治家没有本质区别。对于诸侯王来说,国就是他家的财产,并且由于那时候战争频仍,弱肉强食,因此治国成了他分内的事。因此,为什么大学一开篇就讲修齐治平,为什么君子要习大学之道。实际上,“君子”这个词,本身就是指的“国君之子”,即国君把他的国家分封一个比如采邑给你,你就是这个采邑的主人,这就是君子。
这样的制度,在天下一统之后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天下变成了皇帝一个人的,没有了竞争、没有了分封,皇帝如何能尽心的统治国家、臣子如何能尽心的辅助皇帝、天下万民又如何信服?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新的答案。众所周知,这时候著名的三纲五常理论被提出来了(本人最近想写一篇相关的帖子,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兴趣?)。事实上,就哲学思想层面来讲,董仲舒的这套学说价值并不大,原因是他这套学说很难自圆其说,漏洞太多。即使在当时,也遭到了很多质疑。但就历史层面中肯的说,这套学说的确为中国社会从此走向大统一的基调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虽然它还有着十分明显的过渡时期的痕迹。
两汉之后,董仲舒的理论在魏晋南北朝继续被发展成了名教理论。就其形式而言,并没有超越董仲舒的理论。
真正的曙光是从唐代开始的,众所周知,一个关键人物就是韩愈。韩愈虽然并没有提出什么值得被记住的理论,但他的这个idea却开启了后来数百年的儒学复兴,比如他倡导要恢复师道。我们知道师道是封建社会十分重要的方面,因为那时候是吏师不分的,即知识是掌握在少数贵族手里的,他们同样掌握着社会的权柄,因此人们也必定对他们有天然的尊敬。而后来随着“礼崩乐坏”,这些人也散落到了民间,师道也从此不复存在。因此,在大一统的国家里,这些好的传统同样应该被继承。
但有唐一代,由于佛学的鼎盛,这样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真正的辉煌是北宋仁宗至神宗这百余年时间、以及后来的南宋前期,诞生的一批天才般的人物。他们用令人信服的严密推理、论证,揭示了儒家传统如何继续适用于新的国家体系,从而中国的国家思想也真正从“家”转移到了“国”上。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yao326yao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3
发表于 2007-6-3 23: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就我个人的看法,其实中国真正谈得上“治国”二字,也正是从唐宋开始的。
我这里说的治国,不是大学讲的修齐治平里的治国。我指的治国,是就统治者而言。在先秦时期,由于实行的是封建制,因此这时候的治国与治家没有本质区别。对于诸侯王来说,国就是他家的财产,并且由于那时候战争频仍,弱肉强食,因此治国成了他分内的事。因此,为什么大学一开篇就讲修齐治平,为什么君子要习大学之道。实际上,“君子”这个词,本身就是指的“国君之子”,即国君把他的国家分封一个比如采邑给你,你就是这个采邑的主人,这就是君子。
这样的制度,在天下一统之后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天下变成了皇帝一个人的,没有了竞争、没有了分封,皇帝如何能尽心的统治国家、臣子如何能尽心的辅助皇帝、天下万民又如何信服?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新的答案。众所周知,这时候著名的三纲五常理论被提出来了(本人最近想写一篇相关的帖子,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兴趣?)。事实上,就哲学思想层面来讲,董仲舒的这套学说价值并不大,原因是他这套学说很难自圆其说,漏洞太多。即使在当时,也遭到了很多质疑。但就历史层面中肯的说,这套学说的确为中国社会从此走向大统一的基调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虽然它还有着十分明显的过渡时期的痕迹。
两汉之后,董仲舒的理论在魏晋南北朝继续被发展成了名教理论。就其形式而言,并没有超越董仲舒的理论。
真正的曙光是从唐代开始的,众所周知,一个关键人物就是韩愈。韩愈虽然并没有提出什么值得被记住的理论,但他的这个idea却开启了后来数百年的儒学复兴,比如他倡导要恢复师道。我们知道师道是封建社会十分重要的方面,因为那时候是吏师不分的,即知识是掌握在少数贵族手里的,他们同样掌握着社会的权柄,因此人们也必定对他们有天然的尊敬。而后来随着“礼崩乐坏”,这些人也散落到了民间,师道也从此不复存在。因此,在大一统的国家里,这些好的传统同样应该被继承。
但有唐一代,由于佛学的鼎盛,这样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真正的辉煌是北宋仁宗至神宗这百余年时间、以及后来的南宋前期,诞生的一批天才般的人物。他们用令人信服的严密推理、论证,揭示了儒家传统如何继续适用于新的国家体系,从而中国的国家思想也真正从“家”转移到了“国”上。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19: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