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習儒劄記
性别:未知-离线 yao326yao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发表于 2007-5-22 09: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妙哉,先生把朱子这句“合成大物事”做起头、提纲挈领,已经是抓住儒学本质的学者了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326yao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发表于 2007-6-6 08: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whws 于 2007-6-5 19:49 发表
唉,合成一个大物事,习之难免觉得凌乱,竟不知何处下手的

“子聞之曰:是禮也。”,我觉得这话已经答的很明白了。

这随笔写的蛮好。可惜赏的人不多。

说来的确有些凌乱,但其实简单,明道先生说得最贴切,“惟诚敬而已矣”。

近期越来越觉得我思区的学术氛围不对,总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吵个不停,反而是真正有水平、见档次的文章却无人问津,让人十分遗憾。

其实现在的教育体制的确有问题啊。自然科学要分那么多学科、那么多老师来教,而文科当中,历史主要侧重点在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政治、思想则主要侧重马克思的东西,好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大一块,竟然全落在语文老师一个人身上了,也难怪现在的小孩国学知识匮乏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326yao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发表于 2007-6-7 09: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说起义利之辩,我想最早应该追溯到儒墨之争了,应该是墨子第一个提出了“义者利也”的论述。这当然是不容于正统儒家学说的,因为儒家的讲“义”,是要求对道德的无条件执行。也就是所谓的道跟术的关系。
至于吕祖谦、陈亮,甚至后来的整个浙东学派,其实也正是基于所谓的务实的态度,抛弃了儒家传统那些复杂的工夫论层面,而这正是儒家传统所特别强调的。当然,这也是浙东学派影响力始终有限的一个原因。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6-6 17:04 发表
楼主写的很不错,分析的也到位。

我觉得儒学之所以走到今天无人问津的地步,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教育,而是2000多年来政客把儒学变成了儒术。变了味的儒术,放到今天的社会里,自然也就被诸多不知情者看作 ...

不错,现在我们很多人所了解的儒学,的确很难回到先秦的原味了,甚至也很难回到两宋道学的程度。不光是统治者,即使在学术圈内部,分歧也越来越大,所以像朱熹后学、阳明后学其实多多少少都已经在曲解原典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09: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