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贾谊《治安策》, 写得不好,不要拍我~~~
性别:男-离线 钩衡驾马
(冢中枯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33
编号 88411
注册 2006-10-23
来自 苏州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22 21: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贾谊《治安策》

贾谊:西汉政治家,X阳人,少年英才,但也因为是少年得志,所以少了政治家的老成持重,刚刚为文帝所信任,便上书要求“改正朔,定上下”于是便为绛侯等老一辈的功臣集团所排斥,而文帝的即位,大大得益于功臣集团的扶植,所以文帝也不敢与功臣集团有过多的摩擦,无奈之下,只能下令降贾谊为长沙傅,贾谊故无奈地作了长沙傅三年,后来,文帝越发想念贾谊之才,下令召回贾谊,于是,在外三年的贾谊终于回到了长安,不久之后,他便上了一片奏疏,名为治安策。
   治安策,贾谊先以数叹引出大汉之弊。
   可为痛哭者一,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下面先论痛哭者:所谓痛哭者,即大汉封国太强,而中央难治,如今诸侯王国这么强,倘若汉文帝这个明主不能治,那么如果后世为庸主,那不就完了吗,所以要解决就要快,若付与后人,难保一定会妥善处理,然后树立规章制度,后世如果不幸有庸主出现,也可倚赖规章制度治国,不致亡国。接着,贾谊认为文帝乃明君,之所以不能为治,形势使然也。“使置齐桓之地,能不合诸侯而不匡天下乎?使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阴,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当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并认为这些王难以治罪,
“动一亲戚,天下环视而起“虽有悍如冯敬者,不能为也”
   接着排出了施之以德的可能性,文帝数次施德于淮南王,而后终究反了,所以,施德的办法不可行。最后贾谊提出了解决办法,国大则先反,国中则慢反,国小则不反,贾谊举出了一些例子,诸如韩信,英布,彭越,韩王信,陈豨等等。所以解决封国的方法,归根结底就是减少封国的土地,大国变中国,中国变小国,如此,则天下易安,而如今言者以为天下安定,以乱为治,此可为痛哭也。
   评:这是治安策的一个部分,论述封国之患,要解决封国之患,则当削弱封国的领地,这个方针是对的,但削地诸侯王必反,应当择机而动,文帝是个明主,但如果准备不足,也会失败,犹如后来的建文帝一样,将这个问题留于后世,也是无奈之举,若择良太子,解决封国尚有望,如果现在就解决,准备不足,并没有多大的胜算,两害相权取其轻,文帝的抉择应当是对的,至于后世立法嘛,《反经》说:治世不当以一道。各个时期有各自针对时弊的治理方法,不可一概而论,贾谊这条建议没什么大的意义,然而言者以天下为安,实在是可为痛哭,贾谊上书言封国之患,也是忠心可嘉,其使大变中,中变小的方法,也是后世主父偃的推恩令的雏形。

    未完待续(可能会有一段日子,才有下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15: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57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