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谈谈澶渊之盟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27 10: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4-26 22:15 发表
宋代财政中非农税收所占比例之大,为后世所不及。
南宋的土地人口更少,高宗也能搞到7000万缗以上的岁入,北宋最多岁入1亿5、6千万,长期稳定在1亿以上,也不奇怪。

啧啧,明朝要能搞到一半也就不至于亡国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4-28 09: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文以载道 于 2008-4-28 09:45 发表
真宗虽然不如太祖太宗,但还是有些作为滴

当然 那啥 “所谓”的重文抑物也是从他这才开始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5-3 21: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养马是关键啊!

还是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农业社会养马在汉唐时期达到了顶峰,那是因为外部客观条件尚好,中唐以后因为农业生产发展了,以前的牧耕两作区逐步变迁成农业区,重新建设马政的条件已经不具备了。

而且由于白痴的民族政策和晚唐到五代的战乱,原先大量汉族人口聚集的边境地区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占据,因此一方面发生了所谓的生蕃转熟蕃从牧业转农业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农业政权重新在这个区域进行拓殖的成本变得非常巨大,基本上就是要从头来一次。


文景两代人给武帝留了45万匹马的战略储备,这个还是外部条件好的时候留下来的资本。

结果武帝搞了几次远征就耗空了,汉书里“以汉马少”都不只出现了一次。汉军动员了14万马,结果只回来1万多一点。

如果没有文景两帝几十年积攒的家底,武帝能有这个本钱?

宋朝的马政,在皇帝的直接关心和管理下,顶峰时期也才21-2万左右,仅仅能作到自保有余勉强够用而已,比唐朝最衰落的时的25万匹都少,45万左右的平均水平根本比不上。

就冲这个储备水平都能逼和契丹100多年没敢动,打的西夏丧师失地跑路到沙漠以北去。

骑兵是一种很贵的兵种,因为要成形需要一个强大的产业链来维持和保养,除非是以养马为业的游牧民族政权,汉族政权完全靠撒钱+花时间来培养了,憋了几十年也只不过能爽几次而已。效费比完全不成比例。

[ 本帖最后由 zfxweng 于 2008-5-3 21:3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00: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3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