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读《边城浪子》
性别:女-离线 枫儿
(逸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发表于 2007-11-4 17: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读《边城浪子》

有些小说一读难忘,有些小说值得一读再读,这两种小说通常是一种。

——题记




“那古龙式的语言,古龙式的架构,古龙式的人物”。

一读《边城浪子》,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句点,都契合我的心意,绝无一笔教人失望。那古龙式的语言,古龙式的架构,古龙式的人物,充盈着细致的刻画、奇诡的情节和独特的风格——含有侦探小说式的、西式的写作手法,富有哲理、散文式的语句,当然还有那精巧的布局。

梦幻般的边城,与众不同的人物,环环相扣的悬疑,从一开始便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紧张的节奏和氛围,教我来不及喘息,便飞快地翻开下一页。而那由来已久的侦探情结,使我欣喜地印证所猜出的,却最终惊叹于先生的巧思。就像倪匡开着玩笑所说的,先生的智商真是叫人叹服!


“我从未料到,叶开如此可爱的主角也会遭受争议”。

再读《边城浪子》,或许应该感激那些提出异议的帖子[1]。正因为发现这些疑惑的存在,才使我有幸更为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而不仅仅只是匆匆一顾。基于对第一次阅读的印象,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的注意力不仅集中在主角上,也有更多人物映入了我的视野,比如傅红雪、马芳玲、沈三娘、路小佳、翠浓等等。不过,我从未料到,叶开如此可爱的主角也会遭受争议。而有些说法粗粗看来,的确有几分道理。

仔细回味一下,有些表述确实叫人疑惑,比如叶开用金豆子请酒那一段[2],太过猖狂;有些段落的行进也着实跳跃得太快,比如刚刚还是傅红雪与马芳玲初逢,就倒回到叶开开始打哈欠;甚至反复描写同一时间内的同一事件,比如叶开与傅红雪的初逢[3],反反复复的叙述令人疑惑。

经过一番调查,我才了解到,网上通行的和大陆现行的版本,并非初版[4],且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初版的《边城浪子》分上下部,每章开头有些富有哲理的引言,章中还有分节和切镜。现行版本中有些语句被删改了,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比如先前提到叶开用金豆子请酒那段,其实是紫杉少年先说“我跪下来求你喝,你也不喝?”叶开才说“不喝”而已。删改使得原来的幽默变了味。

当然,某些疑问也是由于先入为主的印象,或人云亦云的偏见,我已回复过一些帖子,并汇总后单独发过[5]。而事实上,我先读的也是《九月鹰飞》。


“就连整部作品都与主角的性情一般无二”。

三读《边城浪子》,我读到了小说的灵魂——人物。早就想好好剖析一下叶开了,甚至还想写一写路小佳。但若真想走近这些人物,又觉无从下笔。他们的心思常深深埋藏在字里行间,仿佛需要一颗七窍玲珑之心,才能巧解连环。细细品赏,竟然不禁觉得,就连整部作品都与主角的性情一般无二。好似那忧郁而风趣、浪漫而典雅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就像极了李寻欢本人,《边城浪子》那扑朔迷离的外表下,若隐若现的是那挥之不去的悲伤往事,以及那无所不在的曲折,不正合了主角的性情吗?


“那一抹阳光并非长久以来的晴日,而是风雨之后的霁晴”。

“树叶的叶,开门的开,也就是开心的开。”有意无意地,他曾对傅红雪说,“你知不知道我究竟是什么人?跟你有什么关系?”[6]化用一句,说,还是不说,这是一个问题。[7]当然,他绝非活了九千七百年、已修炼成人形的老狐狸,而诚然是叶开,“树叶的叶,开心的开”。

这从来不是秘密,只不过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为了理一理思绪,我会从头说起。

幼时的叶开就像那个流着鼻涕的孩子[8],当时宁愿吃些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连本事。他一直,甚至在以后更为强烈地认为,能够遇到李寻欢,是他一生的幸运。而这绝不仅仅因为那一手飞刀绝技。李寻欢一向信守诺言,答应做的一定会做,答应不说的也一定不会说[9]。最重要的是,他给了叶开“爱”的启蒙,给了叶开远离“仇恨深渊”的机会。

叶开在叶夫人即将去世的时候,从她口中得知了,那个本只有白夫人、叶夫人和李寻欢三人知道的身世之秘。当然,他很容易得知十九年前那轰动江湖,致使白家几乎灭门的血案。可能正是为此,他突然从丁灵琳的视线中失踪。他去了梅花庵这些故地,一路调查,最后来到了他出生的地方——边城。

边城,上部的名字[10],从傅红雪,乐山山、慕容明珠与其一众跟班[11],飞天蜘蛛、丁求与其一众杀手[12],路小佳、丁灵琳,当然还有叶开,相继来到这里,上部的一系列故事都在此发生。其间,叶开遇到了他一生中第一个心仪的女子——马芳玲,却在不久之后,从沈三娘与傅红雪的谈话中得知,她的父亲,他生父的金兰兄弟——马空群,竟是白家血案的主谋之一。除了傅红雪、马空群之外,他还遇到了一个对他,以及他对整件事的看法,影响重大的人——萧别离。

复仇,同样是复仇,萧别离也有他自己心中的公道。上部的最后几个场景是那么发人深省,也同样久久萦绕,甚至常常浮现在叶开的脑际。萧别离,也就是西门春,似乎无可选择地走向了仇恨的深渊,也毁灭了自己;而马芳玲因为仇恨,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小虎子是幸运的,心中播下了爱而非恨的种子。而叶开呢?他这时还不知道,自己将再次面临爱与恨的抉择。

当故事再次拉开帷幕[13],留白的短短三个月间已发生了不少事。而当越来越接近真相,真相也愈发残酷,仇杀牵连了太多无辜与不无辜的人,翠浓也被发现是马孔群的女儿,另一名主谋竟是丁灵琳的家人……叶开却无暇嗟叹,世事为何如此难料!

萧别离、沈三娘、丁乘风他们的话语,甚至他们一生的行为与命运,犹如明鉴,又如明灯。叶开渐渐看清了仇恨的真面目,渐渐领会了李寻欢日常的教导,明白了公道真正的含义。他终于想通了,只有恨错,绝无爱错。他在仇恨面前背过身,微笑着来到爱的跟前,紧紧抓住,再不放手。

正如开头所描述的,大家所常说的,叶开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那阳光般的微笑,无论是在时时处处充斥着险恶的“九月”,还是在从头到尾都难以摆脱悲剧性的阴影与爱恨挣扎的“边城”。如果说,在读《九月鹰飞》的时候,致使羡慕他无所不在的阳光;那么读完《边城浪子》后,我才明白,那一抹阳光并非长久以来的晴日,而是风雨之后的霁晴。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花满天作了一个套子,萧别离作了一个套子,马空群也作了一个套子,叶开却好像本就该是解套子的,一旦解不开就只能往里钻了。他看来有些坏,有些无赖,可是该他自己说清楚的,却是由沈三娘叫小虎子说的;他看来仿佛是局外人,又有些阴魂不散,但却是真正最为相关的人;他看来无忧无虑,但为何在袁青枫与马芳玲的婚宴上,他的神情会变化?为何他要对一个“人”字如此耿耿于怀?为何他难以接受丁灵琳,要编一个谎言来伤她和自己的心?面对一场场风雨,一次次抉择,渐渐地,宽恕别人也是宽恕自己,救赎也是自我救赎,仇恨不再重要,更能理解别人,也有更多事值得原谅,阳光也更加明媚!


“这一点也不滑稽,只不过是一个无奈的悲剧”。

偶尔幽生活一默是令人愉快的,而被生活幽上一默就是另一回事了。傅红雪复仇的道路虽然痛苦,却是神圣而庄严的;白天羽的儿子,白家神刀的持有者,虽然背负得太重,甚至如同带着诅咒,但那与生俱来的责任却是令人骄傲的,也是他生命的重心。然而,到头来,这一切突然之间,没有了原因,一切都没有了意义。莫非是上苍的捉弄?

但这一点也不滑稽,只不过是一个无奈的悲剧。恨,本就是人类的两大情感之一,同态复仇[14]更是在人类文明中存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仍未消失。复仇,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最原始的方法,甚至战争、法律,都是由此衍生[15]。然而,许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却并不真正合理。先生写这篇小说,从某种程度上,正是为了探讨这一点[16]。傅红雪的悲剧并不源于他知不知道她的身世,并不源于他的身世,甚至不源于白家的仇恨,而是源于他从小就被植下了仇恨的种子,在仇恨中长大,不被教导爱,只懂得那渺茫的恨。而花白凤半生遗恨,其本身又何尝不是悲剧?所以并没有必要苛责傅红雪,傅红雪需要的也不是怜悯。他并没错,也没有爱错,错的一直都只是仇恨。然而,就像斯佳丽说的,当晨曦映入我窗,又将是新的开始。傅红雪也会有新的开始,不再背负仇恨,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最大的不幸,是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

可怜?可恨?错了?无辜?马芳玲的不幸究竟是谁造成的?人的命运往往跟自己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有众多因素,但内因总是最主要的。而性格的养成,除了先天的基因,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也许马芳玲的遭遇的确坎坷,但同样遭遇坎坷的还有很多人,比如小虎子,被家人抛弃;比如叶开、傅红雪、路小佳、翠浓等等。她的不幸不能说仅仅因为这上一代的仇恨,她最大的不幸,是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

从文中的描绘,可以看到,她相当孤独,除了不曾爱过,并不懂得爱情之外,她能得到的亲情也十分有限。尤其,马空群为了让叶开离开边城,不惜用马芳玲来做交易;而马空群逃跑的时候也并没有顾及他的儿女,马芳玲甚至是最后一个得知的人。一个常常得不到爱的人,自然难以去爱别人,甚至偏激地认为全世界都对不起她。于是,她为了报复,不择手段。她对路小佳自然没有什么感情,而对承诺结为连理的袁青枫、丁灵甲同样翻脸无情。与其说是他人的闯入毁了她认为原本幸福的生活,不如说是她父亲毁了她的一生。


“仇恨蹉跎了青春”。

“天皇皇,地皇皇,人如玉,玉生香,万马堂中沈三娘。”沈三娘本也是个美丽而惹人爱怜的女子。白天羽想必风流倜傥,足以迷倒群芳。不但结下了不少情缘,与白凤公主情意绵长,也教她身边的丫环倾心。甚至,沈三娘能发现,叶开在眉宇间与白天羽的相似之处,只是她并没有对叶开说出来。也许,她也能猜出一二分吧?然而,就因为这份深爱,也产生了一份深深的仇恨。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马空群却让他的心虚吓破了胆,竟抛下了沈三娘。即使是错爱,爱也是真的。若非爱恨纠结,若非牵连到这仇恨与阴谋中,又岂能教仇恨蹉跎了青春?女儿临秋泪婆娑,恨只恨,心比天高,命比云薄。


“不但不值得嘲讽,更加值得赞赏和尊重”。

总是出没于屋顶窗边,一个人吃着花生,佩戴着无鞘之剑,带着那难以消解的嘲讽。嘲讽世人世事,更是嘲讽自己。路小佳的性格虽然未免偏激,却遮盖不了他的真挚和善良。也许他并没有发现,甚至连荆无命都没有了解到,路小佳,不但不值得嘲讽,更加值得赞赏和尊重。身世的飘零并没有改变他善良的本性。他遇到丁灵琳,打听丁家人是否安好的方式,虽然奇特,又何尝不是无奈的?他害怕傅红雪伤害丁家人,他也相信丁乘风决不会做出暗杀白天羽的事情。他没有因为丁家的遗弃恨过丁家,反而十分关心他们,也很敬重丁乘风。这本就是十分难得的。

关于路小佳生死的问题,就好像《武林外史》中的朱八一样。虽不能说一定就是死了,却也是凶多吉少。先生的性情并不残酷,总是希望给读者以希望。在《武林外史》是借沈浪的口,在《边城浪子》是借丁乘风的口,留下那一丝希望,希望如此可爱的人可以活得长久。所以,朱八的失踪并非漏洞,而是先生不忍去写。在后面两部作品中,谈论到天下高手时为何不提路小佳的名字?《九月鹰飞》中叶开吃着花生,开着花生帮,岂非为了纪念?虽然写出这段话不免教他人和自己落泪,但我还是想写出来。毕竟,先生还是留下了希望。若是能看到写路小佳的同人作品,总也能教人欣慰。


“真爱永远是值得赞扬的”。

幸福的生活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翠浓,也许想利用她的人反而被她利用了,然而,她又何尝不是被马空群利用的工具?也许先前还不能明白她为何对马空群忠心耿耿,到了丁灵中说出她是马空群的女儿时,我不但惊讶而且惋惜。虽然身世凄凉,但她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她跟着傅红雪的初衷也许真的是想找机会下手,但是她最终放弃了。真爱永远是值得赞扬的。也许曾经是不幸的,也是红颜薄命,但能与人真心相爱似乎也可以说是一种幸福。


如此有血有肉的人物,如此鲜明的矛盾表现,《边城浪子》无疑是成功的。正如先生所期望的,他表达出了他的观念,表现了爱与恨这个古老而永远值得探讨的主题。三读《边城浪子》之后至今,甚至长久以后,这个奇诡而耐人寻味的故事依旧会让我久久难忘,我想它也值得我再去读第四遍、第五遍……而现在,我想再翻一翻后记。先生对小说一直有着自己的追求。这也是我赞赏这部作品的原因之一。
 
----------------------------------------------------------------
[1]
《最可怜倒霉的女人-马芳玲〈边城浪子〉》
http://post.baidu.com/f?kz=190434759
《请问叶开为什么会喜欢马芳铃? 》(这张帖子的讨论很有价值,虽然大部分是和帖子的题目无关的)
http://post.baidu.com/f?kz=145735353
《两个小李飞刀的虚伪》
http://post.baidu.com/f?kz=266843798
《叶开是大侠????》
http://post.baidu.com/f?kz=50126332
[2]
见《第一章 不带刀的人》(皆按通行版本,如不是,另外说明)
[3]同[2]
[4]详见《[独家首发]稀世珍本——农村读物88版〈边城浪子〉赏析(附珍贵后记)》(古龙武侠论坛的帖子)
这张帖子可以搜索。另外,我在空间转载了后记,内附原贴地址。
http://hi.baidu.com/yalice07er/blog/item/2cdb554c319038fbd72afca2.html
[5]
《人多见他笑,谁可知你心?——叶开的心》
http://post.baidu.com/f?kz=211630485
《不知道这些冤案是何时造成的,为叶开申冤》
http://post.baidu.com/f?kz=232408459
[6]
见《第二章 关东万马堂》,且叶开即使不去说这些话,傅红雪也会到万马堂,他出来本就是等着白衣人再去请他的,而傅红雪回来碰到叶开后,也没有问过叶开所提的这两个问题。
[7]
“叶开迟疑着,终于忍不住问道:‘你说的这孩子是不是?’
沈三娘道:‘这孩子就是傅红雪。’
叶开动容道:‘他果然是来找万马堂复仇的!’”
——引自《第十九章 斩草除根》,此时叶开证实傅红雪的身份。
似乎不该说出来,但这无疑是事实;似乎该说出来,但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况且没有一定的相互了解,就冒失地说这样的话,不但唐突而且不可信。就好像叶夫人也是在临离世之前才告诉叶开一样。谁也不能确定究竟是早些知道比较好,还是永远不知道比较好。
“傅红雪盯着叶开,厉声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事的?你究竟是什么人?’
叶开迟疑着,目中又露出那种奇特的痛苦之色,竟似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回答他这句话。
……
丁白云道:‘可是我也在奇怪,你究竟是什么人呢?怎么会知道得如此多?’
叶开道:‘我……’
丁白云却又打断了他的话,道:‘你用不着告诉我,我并不想知道你是什么人。’”
——引自《第四十五章 恩仇了了》先前傅红雪只是觉得他阴魂不散,就好象丁白云问他的时候一样,而一开始叶开的确希望让它永远成为秘密,也就不会伤害任何人。可是他发现仇恨对人的影响太大,并不是他就可以控制得了的,而这之前发生的事对他的触动也很大,他犹豫了,觉得似乎应该说出来。而最后,他发现仇恨是那么深,傅红雪还是放不下,而若不阻止,仇杀势必还要延续,一代一代,会有更多“傅红雪”。马空群毕竟与白天羽是结拜兄弟,马空群也是有后人的,教傅红雪又如何再次面对郭威那样的事情呢?
[8]
见《第二十三章 铃儿响叮当》
[9]
见《第四十六章 爱是永恒》
[10]
从[4]所说的帖子中得知,下部的名字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浪子”。
[11]
花满天、云在天找来的。
[12]
萧别离、马空群找来的。
[13]
《第二十七章 出鞘一刀》
[14]
东西方总括而言,人类的复仇文明,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血亲与血族复仇,它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具有无限性,直到对方被毁灭为止,这也被称之为无限复仇。
有限复仇,又称“对等复仇”或“同态复仇”;即,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复仇的对象与时间上,都放弃了无限追求,从而体现出一定的理性制约;
代偿复仇,即以赎金代替杀人复仇。这是西方近代以来更多见的复仇形态。也是更加理性化的复仇形式。
[15]
战争最早也与氏族部落间的报复有关,而刑起于兵。早期的法律允许私力救济,其在同等级间,就是实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法。
[16]
“仇恨和报复,虽然并不可耻,但也绝不值得尊敬。
仇恨虽然是种原始而古老的情感,但却绝不是与生俱来的,爱和宽恕,才是人类的本性。
这就是我这故事的主题。”
——引自《后记》


逸之(枫儿)
丁亥年九月廿五



推荐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枫儿
(逸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发表于 2007-11-11 21: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湘江子龙 于 2007-11-11 12:00 发表
她突然抽刀,一刀劈开这铁匣。
铁匣里没有别的,只有一堆赤红色的粉末。
她握起了一把:“你知道这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除了她之外,没有人知道。
“这是雪,红雪!”
我突然怔住。
ORZ,您没有冰箱的 ...

那赤红色的粉末,当初是血滴在雪上,雪是会化的,血是会凝结的。况且只不过是细枝末节而已。

傅红雪不但要去找马空群复仇,更想纠出其他的合谋、帮凶,这一点在他和沈三娘的谈话中明确提到。
傅红雪赴宴也不是叶开拉去的,事实上,他本就准备第二天去的,那天他出门就是朝花满天走过去的。叶开对他说的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意义。傅红雪赴宴回来也并没有问过叶开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马空群既不是叶开的对手,恐怕也不是傅红雪的对手。他本就敌不过白天羽,而傅红雪完全继承了白天羽的神刀刀法,不能不叫他害怕。而他也已经老迈,再无当年的勇气,只不过诡计多端而已。

另回[菜刀]:
傅红雪并不是笨,而是缺乏江湖经验,他是初入江湖。而叶开已经在江湖中混迹多时,只是并没有,也不愿出名而已(《九月鹰飞》提到他换过许多名字),而且已经到过不少地方,见闻很广。


推荐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枫儿
(逸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发表于 2007-12-9 22: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马828 于 2007-11-29 18:58 发表
我喜欢阿飞出来那一段,很沧桑,很坚强,很强大

偶像哦

电视剧里的傅红雪演的非常好,好像叫什么吕岱演的,丁铃铛演的也非常出色,很欣赏

吴岱融,还演过花无缺,这两个角色都是他非常经典的荧幕形象。我也非常非常地欣赏。
推荐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枫儿
(逸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发表于 2009-1-23 23: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29 szwd1997 回复 #13 Z_Artemis 的帖子:
这个有误  九月鹰飞是73年出的   天涯明月刀是74年出的   边城浪子是76年出的
先有的后两部才有的书中时间最早的《边城浪子》
---------------------------------------------------
风云第一刀(边城浪子)
1972.2香港武侠春秋98期开始连载,后记落款于1972.9.20
1973.10南琪出版,叶.林说1976出版,误

接着说,

由此,写的时间顺序和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一致。《边城浪子》就是主要写叶开的,而且《边城浪子》是以叶开的身世为线索,穿插其师李寻欢的人物关系(如阿飞、荆无命)和与小李飞刀有关的情节。《九月鹰飞》商业性比较强,属于后传、续书。《天涯·明月·刀》是古龙有一个创新之举,成功与否各有评说。不能以边城中傅红雪的表现,就说他当时不如叶开,毕竟叶开出道很早,小傅初入江湖,没有经验而已,后面丁灵甲的事他不是也一点就通了吗?

《边城浪子》的后记有落款,其中谈及《边城浪子》时,称为《风云第一刀》,《风云第一刀》是其原名。所以,称李寻欢那本,最好说《多情剑客无情剑》(上部《多情剑客无情剑》,下部《铁胆大侠魂》,合并出版为《多情剑客无情剑》)。

武功并不是武侠的精魂,看古龙,除了看情节,还是要看人性。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6 04: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3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