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卫温征夷州所折射出的一些问题, 也属老生常谈,见笑!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26 23: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卫温征夷州所折射出的一些问题

夷州就是台湾,那是当时吴国对台湾的称呼.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知道台湾的所在位置.战国时称其为"岛夷".在汉代,已经有台湾人民到会稽交换货物,当是汉朝人称台湾为"东鳀”。在东汉时,又称为东夷.<后汉书.东夷传>对台湾有一定的介绍,不过,只是传言其起源为徐福后人.而到了三国时期,吴人对台湾的了解就已经很详细了.东吴丹阳太守沈莹著的<临海水土志>就介绍当时台湾的一些情况.当时的台湾,已经有部落.而且有农业与纺织业.不过,还是处于很落后的状态.从阶级构成来看,还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落后的"夷州",也成为吴主孙权拉壮丁的一个目标.孙权听说夷州有数万家,掳来可以补充民力,从而扩大兵额.于是,在黄龙二年(230)春,派将军卫温与诸葛直将甲士万人前去夷州(两个倒霉蛋).当时的大臣陆逊、全琮等人,极力劝谏.以为:"恒王创基,兵不一旅.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不当远涉不毛,万里袭人,风波难测.又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损,欲利反害.且其民犹禽兽,得之不足济事,无之不足亏众."应该说,陆逊等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孙权不听.结果此行造成了军士病死者十之八九,只得数千人而还.黄龙三年,孙权虽觉出师无益,但是仍然妄杀大将卫温、诸葛直.

  通过此事,可以看出吴国当时的一些情况,以及孙权的当时的一些心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正是吴蜀合力抗魏时期.三个割据政权的目的很明确,发展国力、竞争海内一统.可是,东吴的政治与经济形势很不稳定.内部军事力量比较薄弱,特别是山越族人多次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迫使孙权不得不由与魏国争界夺域,转向保境安民,开发江南,对东南各地拓展疆土.东吴的经济很薄弱,而且,吴的税赋在同时期三国当中属于最苛重的,暴政也是甚于魏、蜀.其实,每次出兵进攻也好,或是防守也罢,都摆脱不了钱粮的支持.所以,孙权的横征暴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下面的反抗,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反抗却没有停止过.东吴政权的内部一些弱点迫使孙权对海外的这数万家人口极为看重.

  当然,东吴的造船业与航运方面也发展迅速.当时东吴造的船舰,长二十余丈,高出水面两三丈,上下五层,载重约为千吨,可乘三千余人.当时东吴的海运,北通辽东,南达海南,海运贸易成为东吴经济的一个支柱点.

  孙权为人是非常要强的,当然,也是很要面子的.从当时孙权妄杀卫温二人,就可以看出,孙权对臣下议论的猜疑与强烈的自尊感.所以,也养成了成功的果实归属自己、失败的原因皆怨他人的心理.其实,孙权一直生活在兄长的阴影之下,基业毕竟不是自己打下来的,所以,也常怀疑下面有人说他是坐享其成.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变相的对自我能力的质疑.孙权后期军事方面没有多大进展,听信小人之言,妄杀臣下,其根源也是他的猜疑在作怪.

随意写了几句,水平有限,自觉有些肤浅了.让各位见笑,欢迎多多指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27 00: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谢谢朋友的支持,这个"鳀"音为:ti,原意是指生活在海中的一种鱼.

不到之处,还请见谅了.谢谢您的鼓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27 01: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妹妹客气了,秋秋刚才有点事情外出了一下,没想到能得到妹妹的精彩回复,很是荣幸呀.

你说的很对,几本史书有可能讲的不同.妹妹观点独特新颖,能把三国比喻为现在的中台,很形象.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确应该反省.求存同异,力争和平统一.而不是只想用武力来达到统一的目的,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妹妹写李敖的那篇文章很精彩,能上新浪博客导读,也是妹妹实力的体现.秋秋很是佩服了,期待新作.秋秋现在要好好努力了,呵呵,此篇写的不好,让妹妹见笑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10-28 12: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妹妹过谦了,妹妹的那几篇文章,写的很精彩,而且一些话说的很到位,富有哲理.秋秋真的十分佩服.这不是礼尚往来的客气,是发自内心的赞叹.而且不只是我如此认为,那位荒兄与剑兄也是与我一样的观点.

此篇实属老生常谈,前阵子在天涯的几贴,自己也不是很满意.比起天涯的几位旧相识,真的是差太远了.秋秋继续努力了.

妹妹对台湾问题的论述很精采,在经济层面上的确如此.只是在政治层面上,我个人认为,中国政府的一些行为,以及民主化进程.是无法与台湾相比的.台湾民众能对一些行为进行抗争,而大陆呢?民众的麻木,让人觉的无奈.究其原因,还是一元化强权政体,以及思想上的束缚所致.统一是每个炎黄子孙都愿见到的事情,但是,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可能性并不大.

期待妹妹高论了,还要谢谢妹妹对我的支持~!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7 22: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3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