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真的很厉害吗?
性别:男-离线 loadring2002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8
编号 83177
注册 2006-9-15


发表于 2007-10-12 19: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 海客瀛洲 的帖子

呃....除了織田信長以外....豐臣秀吉跟德川家康都是禁天主教的...^^"(更不要說上杉謙信跟武田信玄這類人物,他們都是反天主教,只有九州大名對天主教較友好)明朝從未禁天主教,但天主教在中國很難普級,這跟中國的國情穩定有很大的關係(織田信長也只是把天主教當作工具,拿來對抗日本本土佛教宗派而己),而在日本天主教徒若不放棄信仰就是流放到菲律賓,後來日本的天主教徒發動了一次大規模民變,那就是島原之亂

火槍?日本有火槍...其實明朝也有....^^"(還有機械化部隊,叫神機營)明朝還改良葡萄牙的佛郎機大砲,進而可以量產,當時的東亞各國就只有大明朝是可以自行生產大砲這東東(還有生產工廠)

神機營的配備編制: <節錄 皇明經世文編>

一營5000人

      騎兵 1000人
      步兵 3600人(全配火器)(當時的日本,信長配3000人就很了不起了,但很抱歉...這個在明軍還不到一個營的水準,豐臣秀吉的侵朝軍...配備火槍大約只有明軍4個營而己,這還是日本全國的火器裝備水準)

      砲兵   400人 (每人配備防身用手槍一把,管160門野戰重砲及200門大連珠砲,還不加最強的"大將軍"砲)


還有明朝陸軍還有一支特殊部隊,叫做褔建藤牌軍(很熟唄...三國演義裡就有,孔明盤蛇谷大破藤甲兵),這支部隊對抗日軍很強,因為日軍沒有特殊的火器對抗藤牌(而且也是第一次看到),藤牌常二人一組,一人拿藤牌擋,後面一人拿長刀剌,這支部隊常拿來攻城

那為啥之後跟後金的戰爭打的那麼爛呢?因為彈藥這種東西是需要生產的,當時的國庫很窮(但皇帝很有錢),朝鮮一役之後,彈藥的蓄備量己低於警戒線,之後為了快速生產,品質其實都不是很好,而且維持這些科技兵種成本很高(而且那時也是農民起義的開始,大家都不生產搞革命去了),所以明朝是敗在財政跟後勤上


to:其他先進

還有明軍的實力的確在日軍之上,打仗是打後勤,明朝的盔甲武器戰馬戰艦都是有後勤工廠在生產,而日軍的武器裝備都是要各大名自行準備,規模很小,沒有規模經濟,生產出來的東西價格無法壓低,所以像鐵甲這種東西,只有少部份的軍官可以穿戴,一般的足輕是沒有這種東西裝備的,而日軍的裝備又單調(日本的武器自古以來就只有太刀 長槍 十字槍 長弓,長弓還不能用在騎馬上,因為弓太長只能朝一面射擊,明軍的弓可在行進中選擇左右射擊,這時頂多日本還多個可游擊用的火槍),而火槍在此時頂多是突擊一下敵人(因為裝填彈藥時間的關係),最後還是要肉搏戰,雖然日本刀比明刀還好,但產量很低,只要明朝的工廠一直生產,生產的力量是很驚人的,十把明刀換他一把日本刀,也會換到死(不過日本刀也不是人人都有,只有武士有裝備而己)


還有明朝一直都很有錢,並不是大家想像很窮,只是運用不當,當時的明朝的財政分二部份,一.是國庫(這部份很窮),二.是內帑(這部份是明神宗累積來的,可讓國庫用上好幾十年),而當時李自成發現的是第二部份


還有明朝後期的欽天監都是外國人在擔任(我倒覺得明朝接受新事務的能力比當時的日本強的多)

[ 本帖最后由 loadring2002 于 2007-10-13 04:4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oadring2002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8
编号 83177
注册 2006-9-15


发表于 2007-10-13 05: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豐臣秀吉侵朝軍第一部(共分二部 十六陣)

總指揮:宇喜多秀家(下辖第一部分的前九阵战斗队)

第一阵小西行长,率领一万八千七百人的军队

第二阵加藤清正,率领二万二千八百人的军队

第三阵黑田长政,率领一万一千人的军队

第四阵岛津义弘,率领一万四千人的军队

第五阵福岛正则,率领二万五千人的军队

第六阵小早川隆景,率领一万五千七百人的军队

第七阵毛利辉元,率领三万人的军队

第八阵宇喜多秀家,率领一万人的军队

第九陣淺野長政,領一万九千五百人的军队

第十阵羽柴秀秋,率领一万一千五百人的军队

水军由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胁坂安治三人率领,负责运输和海上警卫,共計一万人


共计十八万八千二百人

本國待命預備隊(第二部的軍團)

上杉景勝 伊達政宗 前田利家 蒲生氏鄉 德川家康等五軍團,一共十万五千人(不過德川家康只有出五千人...^^")(除了前田利家與德川家康沒到朝鮮外,其他都有出動)

總計動員三十万三千二百人!!!


而明軍只有動員十萬人不到....^^" (不過有大砲的優勢,第一陣的小西行長的部隊,一接觸就損失過半)(所以他是日本最主要的議和者...因為被轟怕了...^^")

還有一個特點,當時日本的軍學尚在起步階段(就是我們說的兵法),戰法其實跟明朝比也是差距很大(在日本戰國時代前,日本的作戰是跟我們的春秋時代一樣,是要講禮的,要打之前要先發鏑矢通知,除了源義經這傢伙外,他是用偷襲的,在當時源義經其實是被稱為卑鄙小人....戰神是後來的人說的...^^")


兵力資料來源: http://www.hanhuncn.com/html/gdzz/20061028140016698_2.html

[ 本帖最后由 loadring2002 于 2007-10-14 23:26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0: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27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