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史方法浅谈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10-12-14 09: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红兄史学的丰富我是很佩服的,里面绝大部分观点我都很认同,但是其中的一些问题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比如24史中, 任何一部都有明显胡说八道的部分,难道因为这些史书中有胡说八道的部分就把他们一棍子打死吗? 当然不能, 但是我们对待古人宽容, 对待今人就显得严酷, 很多人的史料是作了假,但是很多主张还是很有道理的。

     史学的理解本来就是个求同存异的东西,任何人对事情的看法都不一样, 不能说别人的理解不一样就是异端。 另外, 对史料的质疑本来也是史学研究的一部分, 对有些明显不合逻辑的史料的质疑, 因为拿不出铁打的证据就认为这些质疑就是胡说八道, 大可认为这也是一种理解。 比如你说的“若从体例而言,《明史》是整个二十四史中最为优秀的”, 所谓体制优秀有什么意义?  不过这句话的本质想说的是明史是一部很优秀的史书,这也是个人的看法,虽然我不认同, 我也可以找出一堆明史里面胡说八道的东西,但有的人从另一个角度认为这部史书很优秀, 这个就是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我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史料的质疑, 这个大家的看法可能分歧最大, 有的人认为没有真凭实据的话就不能对史料质疑, 有的人认为只要逻辑不对或情理不符,就可以质疑。
      所谓真凭实据,这个大概是拿不出来的, 能拿出来的话,这个史料早被推翻了, 所以大部分的质疑也只能是一些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推断, 比如,史记里面讲嫪毐的某器官巨大, 这个大家都认为是假的, 为什么呢,因为参考了今人的尺寸和身材比例及古人的身材,得出结论, 这种结论是很明显的,但是大部分的都没有这么明显, 所以就产生的分歧。另外对于秦军活埋40万赵军, 这个分歧就很大, 有的人认为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秦军不能活抓40万赵军并活埋他们,就应当取信, 有的人认为从之后的历代战争都没有达到这个规模,赵军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活抓40万需要战死多少),战国时代的战争动员能力有多少等这些方面推断这个数字存疑。 这个我觉得只要你能拿出合理的解释那也不失为一种观点。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10-12-14 1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10-12-14 11:32 发表
其实我觉得网上最可怕的一种人是懂一些历史资料然后就开始捏造歪曲史料来达到个人的目的。

所以这篇文章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拜读了。

更多的是那种不问事实问动机的那种类型, 这种情况危害性更大!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0 01: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9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