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老子其人其事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5-8 10: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文中,老子其人和老子成书年代的确定,主要依据是什么?老子成书年代的判定,怕是这篇文章多数观点的基石。我的印象,似乎老子其人只比孔子略早,因为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学问,这个似乎是有文献记载的。陈先生如何判定,逨鼎等器物铭文中的单逨,就是后人所称的老莱、老聃。

其它疑问如中庸所言,孔子一生志于整理宣传周礼,陈先生认为这是后人的谬传,主要的实物和文献依据是什么呢?就算汉著不可信,战国时期的大量著作又如何一一否定呢?若说后人篡改,总应该有文本依据才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5-8 13: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嗯,从文本创作的角度讲,如果是集体创作的文本,其文本通常缺乏足够的逻辑连贯性,会有辑录的痕迹在里面。其表现为各个篇目之间主题相对独立,缺乏语言或逻辑的过渡,内在思想也会有细微的诧异,观察角度往往也会有不同。其文体多如:语录、问答录、言行辑录、单篇散文或议论的辑录、故事集等等。

有些集体创作的文本在经过某一个人的编辑、修订之后,会表现出一种完整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但是这个编订者本身对整部作品是有创作的因素在里面的。

我们在阅读老子的时候,可以对比它与其它诸子百家作品的行文风格的异同。我觉得,老子即便不是个人著述,至少也是经过某人的精心选辑、编录和再创作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31 01: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46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