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感怀李煜
性别:男-离线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100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这文章有些中国古文人的一贯作风,略喜夸张。
如小周后一事,显然是为李煜文过饰非。
至于说他的词开婉言,豪放两派之先河,这就太过了。
李煜的词的确很好,尤其是后期。但李词无论如何,难与豪放派挂边。
我也不同意陶心所说的,后人更喜欢他的词,是因为对他的同情有过于道君之说。
仔细看看他后期的词,是垂泪对宫娥更打动人呢,还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毫无疑问是后者。
李煜是个很感性的人,亡国夺妻之耻,的确让他更受刺激,从而让他对人生愁苦的感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他的天分又让他能用笔形诸词咏,让后人能明了,能同感,甚至发出原来还可以这样写的感叹。
也就是说,他其实是把自己的亡国之恨上升到对人生无常,命运多桀的一种更深的感慨,因而更具有打动人的力量了。
如一江春水句,流水落花句皆是如此。
这才是王国维对他如此褒扬的根本原因,当然他说的也真够夸张。
他的天分,他的感性,是他成为天生词帝的关键。
其实看他前期的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同样是出奇的名句。而当时的他,未必就真知道什么愁,可见其性灵如此。
日后被王国维许为后人中唯一承其衣钵的纳兰,更是生于富贵家,见赏于君王侧,貌似一生概无风浪,却偏偏句子象极了后主,以至于后来他父亲明珠看了他的遗作《饮水词》不禁大哭,“这孩子,一生其实没受什么苦啊,怎么写成这样!”
其实人之性灵,往往为他人所不解。
而如果只是因文,因才去判断一个人的话,也必将为历史所笑。
当然,如果,你只愿在历史上留一个文人的形象的话,那当别说。

[ 本帖最后由 湘江子龙 于 2008-1-25 10:2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9 06: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9326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