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演义》不合常理的一首诗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10-11-21 22: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演义中的人物诗赞都不是罗贯中原文,是后人添加上去的。
你读的演义是通行本,也就是现在书店里卖的最多的版本,是经过清朝初年毛伦父子修改过的版本,那首诗也是毛伦父子后添加上去的。最接近罗贯中原文的是嘉靖版,书店里比较难买到,网上有电子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10-11-22 14: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10-11-22 11:08 发表
气概兄,据我所知,你是嘉靖版的极力推崇者以及超级高手。
我有一个问题请教:
对比其他古本,比如志传体系和李卓吾评本等等三国演义其他古本,嘉靖版在前四分之一部分出现一些明显的脱落造成不合逻辑的现象你 ...

兄谬奖,在下愧不敢当。
志传体系和李卓吾评本没有仔细看过,但大致翻过。
志传体系明显粗陋不堪,显见是缺乏历史知识的说书人的本子。例如,里面许多人都称王。我想,该书应该是在罗贯中之前,因为如果有罗贯中的演义在前,不会有人再写那么拙劣的本子了。现在河南豫剧有一出“收姜维”,里面诸葛亮的唱词居然称赵云为“四千岁”,可能就与志传体系有关。
李卓吾评本可能就是现在通行本的前身。
至于仁兄说嘉靖本的矛盾处,不知我的理解是不是仁兄的原意。
张飞在虎牢关明显败给了吕布,为什么张飞后来还敢不断向吕布叫板,而且后来还能百合不败。

太史慈北海突围,怎么能射死几百人,他身上怎能带那么多箭?按我们一般的理解,随身顶多也就带几十枝箭。

关羽斩杀管亥的回合数,是不是认为数十合才杀得管亥,显得有损关羽武艺高强?

嘉靖本孙坚没有死在董卓后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10-11-22 20: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JG_77 于 2010-11-22 18:20 发表

志传体系没有多少人称王的事。想必“气概文鸯”网友把平话三国当做志传体系了,因为平话三国里恰恰有很多人称王的事情,而且成书在罗贯中小说之前。

公言是也,吾论缪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10-11-22 21: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10-11-22 17:43 发表

气概兄,志传体系不光是被认为比较粗俗的黄本,而余象斗版等等已经确定是罗贯中原著传下来的,评价还颇高。
我们来一一看看:
1、张吕首战虎牢关:
嘉靖版内容:
【飞抖搜神威,酣战吕布。八路诸侯见张飞 ...

关于孙坚的死亡时间,如兄所言,应该是传抄错误或拍板时检字错误,对阅读理解没有什么影响。
关于虎牢关前张飞战吕布,我倒是觉得余象斗版、志传评林、汤本、笈邮斋刊本等非但啰嗦还不合理。
关羽已经看到张飞渐渐枪法散乱,那八路诸侯也是职业军人,怎会还看成不分胜负。以关羽的性格,若不是张飞有性命之忧,关羽怎会干那二欺一的事情。还有,以张飞那不服输的性格,若张飞与吕布不分上下,关羽的帮忙只会令张飞不快,以关羽的精明,怎会干那费力不讨好的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10-11-22 23:4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10-11-22 17:43 发表

气概兄,志传体系不光是被认为比较粗俗的黄本,而余象斗版等等已经确定是罗贯中原著传下来的,评价还颇高。
我们来一一看看:
3、关羽斩管亥:
嘉靖版:
【云长径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正如燕雀之物,而幕冲天之栖;犬羊之蹄,而移近日之步:势不可也。量管亥怎敌云长,数十合之中,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前面称赞关羽和管亥实力差天差地,后面却动用‘数十合之间’这样的大回合数,这不是自己掌自己的嘴吗?
过半志传体系版本:
【云长径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正如燕雀之物,而幕冲天之栖;犬羊之蹄,而移近日之步:势不可也。量管亥怎敌云长,数合之中(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就少了一个‘十’,前后就比较合理了。
...

嘉靖版和志传版都有“正如燕雀之物,而幕冲天之栖;犬羊之蹄,而移近日之步:势不可也。”我想,这应该是罗贯中原文。
嘉靖版和通行本都是“数十合”,这也应该是罗贯中原文。
那这看似矛盾的情形该如何解释?其实故事常常就在这看似矛盾的背后。
兄台可能没有注意前面一句:“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却待向前,一匹马早先飞出,蒲州解良人也,文读《春秋左氏传》,武使青龙偃月刀。云长径取管亥。”太史慈刚要出马,却被关羽抢了先。
按理说,关羽这个抢先,很不合关羽的性格。关羽斩华雄时,眼看着盟军数将被斩,却不言语,直到袁绍拍股而叹,众官默然,关羽才大呼而出。另外,以张飞火急和好战的性格,似乎更应该张飞抢出去。结果不是急性子的张飞抢出去,却是稳重的关羽抢了出去,所以,关羽这一抢必有想法。
我们再看原文:“太史慈却待向前”,这是个慢动作,不是快速提速起步。“一匹马早先飞出”,这“飞”是急速提速起步。关羽是看到太史慈要出马时,才特意要抢的,抢的就是太史慈,如果要是张飞,关羽就不抢了。
如果让太史慈斩了管亥,刘备这场救援的功劳显然会黯然失色。另外,书中虽然没有介绍太史慈、刘备等人是否了解过管亥的武艺,但显然他们都有这个了解的时间和必然,书中用不着单独讲这些琐事。宗宝称之为骁将和上将,却被管亥数合斩杀,管亥明显也很强大。关羽不熟悉太史慈,对太史慈能否战胜管亥心中无数。如果太史慈一旦战败,刘备兵少,战事就可能麻烦了。

虽然管亥武艺不弱,但比之武勇绝伦的关羽还差太多。关羽能一合斩掉华雄这样的高手,为什么不故技重施,也一合斩掉管亥?
我以前讲过关羽的武艺特点。关羽身高九尺五寸。关羽的身高,除了吕布(身高一丈)几乎无人能超,体重估计是三国第一,八十二斤的大刀,在第一回合的对冲当中,其冲击力无人能及(第一合是双方对冲速度最快的一合)。若关羽再只攻不守,其第一击将极难格档。关羽若不能在第一回合中击斩华雄,以后关羽将根本无法斩杀华雄。
但关羽斩华雄那次,是以无名小卒的身份出战威震诸侯的猛将华雄,是关羽的扬名立威之战,是在玩命赌博,自身风险也是极高的,不能作为常态使用。
关羽不在第一合斩杀管亥,那么关羽能不能在数合之中斩杀管亥呢?应该说可能性还是有的,毕竟管亥的武艺不是华雄那个档次的。但关羽必须以最大的攻击力度拼战,这自身也就有风险了,这本身就和关羽第一合不用杀招的初衷不符。还有,这样强力攻击,对手很快就会感到难于招架而败走,丧失斩杀的机会。所以,武艺高的如果想斩杀武艺低的,而不是仅仅想打败对方,在下杀手之前,不会给对方太大的压力,待熟悉和发现对方的破绽之后,才突现杀手。如果双方差距太大,几合之内就够了,如果相差不多,就要几十合了。像张飞那样的顶级武艺是没有破绽的,所以,虎牢关前,吕布就得用强力攻击压迫对手强使其出现破绽。
最后,关羽不快速斩杀管亥,可能主要还是想要给孔融军留点颜面。关羽久历江湖,江湖人最讲面子,关羽也必深谙此道。刘备此来是做人情的,如果帮了人还弄得人不高兴,岂不成了冤大头。为什么刘备最放心关羽,就是因为关羽很能契合刘备的心思。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15: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4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