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铠甲的防护性能分析马超与许褚的武艺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9-7-17 21: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从铠甲的防护性能分析马超与许褚的武艺

    从铠甲的防护性能分析马超与许褚的武艺

  渭水河畔,许褚、马超大战二百三十余合,不分胜负。然,好事者偏欲由此分出高低,不亦难乎?是故,许、马大战延绵网络,虽历久而战意不衰,今鸯亦好事,挺枪执鞭,再回沙场。各位不妨板砖齐飞,鸯不惧也。

  话说许、马一战,到许褚折断马超枪杆时,正式单挑就已经结束了,后边纯属瞎打,瞎打对判定武艺的高低是没有意义的,而我们的目的不是分析最后谁输谁赢,只想判定谁高谁低。所以,要分析马超、许褚的武艺,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讨论断枪杆后的情形,只需分析在正式单挑的过程中到底谁占优势?

  分析这个问题,不能离开作者罗贯中的知识范畴。罗贯中显然是以元末明初的军事知识来创作演义的。

  唐宋以后,由于铠甲制作技术的发展,刀枪很难透过铠甲造成致命伤害,正因为如此,唐以后,开始出现了重击兵器,如锏、鞭(不是皮鞭,是由金属丝绞编而成,类似于锏,但锏无弹性,鞭有弹性。)、锤等。

  说到重击兵器又想起了文鸯。文鸯战退数百员魏将的追击靠的就是钢鞭。文鸯对付的是将不是兵,他们都身着精良铠甲,如果文鸯用枪,则只能对他们的面部和咽喉下手,而这是武将们重点防护的部位,也是平时习练武艺着重练习的技艺。现在文鸯使用钢鞭,则可得那儿砸那儿,令对手魏将很难防住,这才砸得魏将“纷纷落马,各各倒退。”

  其实,从许多细节我们都可以看出,罗贯中是非常地熟悉军事知识,还有官场上的场面。这些都不是毛伦父子所具备的知识。举个小例子,在青梅煮酒论英雄那一节,刘备闻雷失箸,罗本中没有刘备拾箸的动作,毛本却自以为是地加上了拾箸的动作。如果毛伦父子接受过五星级服务,就会知道刘备根本不会有拾箸的动作。这些细小之处都表现出了毛伦父子阅历的苍白,遑论军国大事,官场上的潜规则,这些更高深的事情,他们能懂吗!

  由于有铠甲的保护,除了攻击暴露在铠甲外面的部位不用全力一击,攻击有铠甲的部位必须全力一击。所以,铠甲对于武将的防守是非常重要的。暴露在铠甲外面的部位,通常只有面部,咽喉和手,面部和咽喉是致命部位,也是重点防守部位,手目标小,且运动,不易攻击,非高手不能为,演义中只有吕布能完成这种攻击。

  铠甲之于武将的作用,看吕布对武安国和袁术副将李丰可知,吕布都是伤对方的手。也就是说,要攻击暴露在铠甲外面的部位,小动作轻轻一击的伤害既已足够。如果要透过盔甲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这一击必须是全力一击才行,如颜良斩魏续。但是,全力一击对方时,因为动作过大而露出破绽,己方也会处于危险之中。

  所谓武艺没有破绽,就是自己的兵器所处的位置和惯性,总是能够及时隔开对方的兵器,如果自己的兵器运动位置和惯性路线不恰当,不能及时回防对方可以攻击到的位置,这就是出现了破绽。

  许褚奋威举刀砍向马超,这是典型的全力一击,许褚自身必定会露出大破绽,但是马超却不能利用这个破绽进行攻击,说明马超的枪和身体姿势都不对,而马超又不能用枪拨开这一刀,说明马超的兵器防守出现了破绽。

  许褚常穿重铠,刀枪不入,马超非全力一击则不能透过铠甲伤到许褚。马超要想获得这样的机会,这就得要许褚出现大的防守破绽才行,因为全力一击需要更大的动作,更长的攻击距离,对方也就有了更多的反应时间。只有面部和咽喉,由于没有铠甲保护,不用重击,也可致命。但许褚一旦赤膊,马超任意击中许褚,对许褚来说都是致命的。也就是说许褚不能有任何防守破绽。铠甲对许褚防守如此重要,许褚还敢于赤膊上阵,只有一种解释:通过前面两个百余合的对决,马超已经没有了攻击的余力,可能是马超的体力不行了。如果马超攻击处于上风,许褚是绝对不敢脱去铠甲而暴露给马超更多的攻击部位。正因为防守已经无虞,许褚才会觉得沉重的铠甲太碍事了,脱掉笨重的重铠,无疑会加大攻击力度,有利于达到最终取胜的目的。

  “奋威举刀”,由于这是许褚的全力一击,预备动作大,时间长。如果马超枪法没有出现破绽,在许褚的刀还没有落下之前,也就是说,在许褚的预备动作过程中,马超的枪就会攻击到许褚,而不是等到许褚攻击过后。换个角度说,如果马超的枪处于正确的位置和运行路线中,许褚是没有“奋威举刀”这个超长空隙时间的。许褚劈空后,由于这是全力一击,刀的惯性和身体失衡都会很大,调回平衡位置的时间会很长。正常说,马超因躲闪而失去的平衡应该远小于许褚,回击既来不及用兵器格挡,全身又没有铠甲保护的许褚,可以不用不能变招的全力一击,这样许褚将无法躲闪也根本抓不到马超的枪。然而,马超这一枪即被躲过了,又被抓到了,说明马超这一枪既无变招,速度又慢,只是仓促间的下意识一戳。由此可见,马超这一闪,闪的相当狼狈。这一闪的狼狈,又说明了马超让许褚获得这猛砍一刀的破绽有多大!

  葭萌关前,张飞性起,也只敢脱掉头盔,而不敢脱掉铠甲赤膊。因为头盔在单挑而非混战的状态下,尤其是使枪而非使刀的对手,其防护作用几乎为零,而对动作灵活性和视力范围的影响却很大。而且,那一战时,也没有许、马对决时那般的寒冷,张飞不敢赤膊显然也不是畏惧寒冷。

  最后再看正式单挑的结果,许褚是自己把兵器丢掉的;而马超的兵器却是被许褚夺走的。被人夺掉兵器是奇耻大辱。


  有人解释,马超以帅的身份,不愿和为将的许褚拼命,所以未尽全力。其实只要明白曹操让许褚单挑马超的目的,就不难知道马超有没有尽全力。马超在西凉军和羌人中是以武立威的。在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诸葛亮说,羌人敬马超如神。马超能获得如此地位,靠的就是他神勇无敌的神话。曹操下一步要用离间计挑拨关中诸将背叛马超,首先就要打碎马超的神话,进而动摇马超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和许褚的对决中,只要马超赢不得许褚,那怕是平手,马超的神话即告破灭,马超在西凉军和羌人中的威望将一落千丈。马超能不明白这个利害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9-7-18 10: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铠甲的防护问题,这不是本人想像出来的,网上有专门的论述文章,搜索一下很容易找到。
既使你没读过专门论述的文章,水浒传总该读过吧?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宿太尉颁恩降诏
花荣在背后见兀颜统军输了,一骑马也追将来,急拈弓搭箭,望兀颜统军射将去。那箭正中兀颜统军后心,听的铮地一声,火光迸散,正射在护心镜上。却待再射,关胜赶上,提起青龙刀,当头便砍。那兀颜统军披着三重铠甲:贴里一层连环镔铁铠,中间一重海兽皮甲,外面方是锁子黄金甲。关胜那一刀砍过,只透的两层。再复一刀,兀颜统军就刀影里闪过,勒马挺方天戟来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9-7-18 11: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7-18 08:12 发表
而近身单挑中几乎难有轻度攻击。

从这句话看出,马岱大人对武术根本就是外行。

从武术理论上来讲,两个水平相近的高手持械格斗,几乎都是兵器缠斗,靠的是小动作快速变换寻找对方破绽,而这样的小动作攻击是无法穿透铠甲的。但是,如果没有铠甲防护,这些小动作的攻击也都是致命的。明白这一点,不难明白无铠的灵活性对有铠的防护性谁更具绝对优势。铠甲的重量对于骑在马上的人来说,对体力的影响很小。对步战来讲,无铠也就是逃命能跑的快点而已,当真搏命,没人愿当无铠的一方。

[ 本帖最后由 气概文鸯 于 2009-7-18 11:41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4 22: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9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