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在赤壁是因为什么而失败的
性别:未知-离线 长乐居士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2
编号 803
注册 2003-9-15


发表于 2003-9-16 20: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尤其是与周瑜火攻曹操有关的部分,写得更是引人入胜。不过从历史记录上看,其中问题不少。尤其以曹军究竟是怎样失败的,不甚清楚,这对于一场影响到中国是统一还是三分的、极重要的战役来说,是很特别的。
《三国志  武帝纪》中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由此记载可知,失败的原因是瘟疫。
《三国志  蜀先主传》中说:“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按此记载,曹军作战对象应是刘孙、两军,失败的原因则是战而胜之和瘟疫两个。指明孙刘联军曾火烧曹军的船。
《 三国志   吴主传》中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和先主传的意思差的不太多。虽然这里没有明说有否火攻,但可以将“大破曹公军”理解作火攻的胜利,而且确实烧了船,这样,曹军才可能“烧其余船”。
在《三国志   周瑜传》中先说:“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然后较详细地叙述了黄盖提出火攻计,在周瑜指挥下,“(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按此,则火攻是主要胜利原因,不但烧了曹操水军,而且延及岸上军营。
曹操后来给孙权的信中写到:“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使周瑜虚获此名。”这完全否定了火攻是他失败的原因。

由以上所引的所有说法中,曹军中瘟疫流行这一点,是共同的。所以,可以肯定,瘟疫应该是曹军失败的原因之一。问题在于对火攻的作用应如何看。
《武帝记》中完全没有提火攻,不能看作是曹军吹牛,写三国志的是陈寿,是在晋朝时写的,他不会怕因为写曹军失败的真实原因而招祸。曹操给孙权的信中完全否定了火攻的作用,说自己烧船,是强调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曹操这个枭雄,写信夸张是正常的,单挑对己有利的说也正常。但是,他不会象个小痞子似地当面扯谎,那不符他的身分。所以,他的信也是应该重视的。

怎样看待武帝纪中和先主传、吴主传中的说法差异呢?这些都是陈寿这个杰出的史学家一个人写出来的,必然是能够调合的。为此,可以作如下假定:
一,曹军可分为陆军和水军两部分。水军的兵员及战船主要是刘表旧部投降的,虽然,曹操必定会派些军官去掺沙子。
二,周瑜火攻,主要是打败了曹军中水军,也就是原刘表的部队。
三,曹军的陆军中瘟疫流行,失去战斗力,不得不退兵。火攻对陆军的影响不大。

如果承认了这些假定,三国志中那些说法都可以得到解释。显然,《先主传》、《吴主传》及《周瑜传》中的说法,都没有什么问题。虽然在《周瑜传》中提到火烧及岸上营房,但是,不可能把几万,乃 至几十万陆军都烧没了,火攻对陆军影响不大和《周瑜传》中的说法并不矛盾。
至于武帝纪及曹操的信中的说法,可以这样去理解:在曹操方面,只是把原来曹军,即由北方出发南征的部队真正看作是自己的军队,这一部分主要是陆军。这样,原来的曹军是被瘟疫流行所击垮的。而水军主要是原刘表的部队,是败于火攻,可以看作是曹操南征中得而复失。本来,既然刘表的水军投降了,已经变成曹操的部队,就应该一视同仁,但事实上,把新投降的兵看作另类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何况,曹操这样讲,也有掩盖自己的失败的因素在其中。

为什么武帝纪中的说法和曹操的信的观点有些类同?这可能是了陈寿在写史时,多少会受到史官们的纪录的影响。魏吴两国都有自己的史官,他们的记录难免反映本国人的观念。只要和历史事实没有大差别,陈寿可能会继承这些史官的写法的。《武帝纪》中的写法从魏国人的观念去看并没错,曹军的主力,即其陆军确实是因瘟疫而败。

结论: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主力,也就是陆军是因瘟疫而失去战斗力的,而水军(主要是刘表降军)则是被周瑜以火攻击败的。
魏志和吴志说法的差异反映了两国史官作记录时的立场和观念的差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长乐居士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2
编号 803
注册 2003-9-15


发表于 2003-9-17 06: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大疫”,如同“大病”一样,是没有准确的定义的。而瘟疫的意思是急性传染病,这是大家公认的。急性传染病中,轻者如流感,重者如鼠疫,都应属瘟疫。

当时曹军中应该是流行着传染病,而且可能很严重。前面引过的《吴主传》中说:“士卒饥疫,死者大半。”死亡率近50%的当然是很严重的了,这可能不仅是一般的水土不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长乐居士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2
编号 803
注册 2003-9-15


发表于 2003-9-17 19: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史书简略,有许多问题无法得到非常确切的答案。
曹军染病,究竟是何病,史家并无确定看法。问我有何证据说是传染病而别种病,我是拿不出的。不过,传染病的流行也往往有一定的范围。两军对垒,互相间接触受限制,不一定非得传染至对方。有些传染病,例如痢疾等消化系统的传染病,多只在一定与饮食有关的范围内传播。说曹军得的不是传染病,恐怕也不能那么肯定。
我丝毫没有说曹军得痢疾的任何意思。对医药知之甚少。也不准备再和任何人辩论曹军得的是不是传染病,或是不是其它某种疾病。
可以肯定的说曹军当时是得了某种病,而且对战斗力影响极大。我想说的是曹军陆军的失利主要是由这种疾病影响所造成的,至于水军,主要是败在周瑜的火攻上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长乐居士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2
编号 803
注册 2003-9-15


发表于 2003-9-18 17: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来楼上对曹操当时怎样想的,好象都知道似的。
不过,较合理的看法是曹操在不战而屈荆州之后,有了麻卑大意、轻敌的碳向,导致失败。据记载,孙吴诈降,曹方竟完全相信,这显然是轻敌。不是不愿和孙吴作战,而是认为孙吴会投降。
疫病是天灾,但是,按记载,在赤壁火攻之前,疫情已经发生,若不是麻卑大意,应该避免继续战斗。
曹操不算个一流的军事家,他在面对袁绍这样的大敌时,从谏如流,认真听取谋士的意见,审慎行事,能得胜利,而在面对张绣等较弱的敌人时,反而大意吃亏。在刘琦投降,将刘备打的落花流水,且孙吴内部投降派力量不小的情况下,曹操极易产生大意骄傲轻敌情绪。这是他没有胜利的重要原因。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01: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0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