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开国皇帝里,身后事处理的比较好是谁?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0-15 11: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朱元璋做得很不好。

不管建文帝怎么样,也不管有没有靖难之变,强力的藩王坐拥大军,本来就是祸害的根源,就算建文朝的时候不出事,以后也会是个大麻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0-15 12: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 KYOKO 的帖子

后来的削藩,不恰好证明了强藩是一种错误么,朱元璋当然是要负责的。

建文帝和后来的朱老四,都是在为他擦屁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0-15 14: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2 Shadowleech 的帖子

不管朱老四造反不造反,藩王坐大都是大患,迟早要处理,根子还是在朱元璋这里。就算能力强点的,以后也会削藩,能力渣点的就成建文帝了。

估计跟朱重八的出身有关,他出身贫寒,父母早亡,加上当时元廷的地方官员不力,所以任亲族而疑群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0-28 11: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政治领袖的身后事,与普通人家的身后事是不一样的,这里提供一个评价思路。

第一、政治领袖死后是否引发政治动荡,这个是最直接的迹象;

第二、政治领袖死后,他确立的行政架构是否得到了保存和延续;

第三、政治领袖死后,他的政治理念是否得到了保存与延续;

一般来说,政治领袖安排后事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第二、第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第一点是前提。

从这个标准来评价,更客观一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0-29 14: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0 张建昭 的帖子

你要搞清楚第三条的意思:景帝的政治理念,或者说他在政治上追的是什么。

上述三条,在程度和重要性上,是逐次递增的,前者不过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政治的稳定和制度结构的确立,都是为了政治理念服务的。

景帝的政治理念,照今天的话来说,他要延续刘氏家天下的君主制度。什么无为而治黄老之术,不过是皮相,有什么动不得的?另外,它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制度结构,而是特定时期的政策------------------ 汉承秦制,中央设三公,地方上部分保留郡县、基层分为乡里,这才是制度结构。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5-10-29 14: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0-29 14: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著名的政治领袖不是普通人物,他除了个人遗产(就是皇位政权了),还会留下政治遗产,前者会随时间消逝,而后者影响深远。

这样才会出现对朱元璋后事问题的不同评价:有人会认为他在制度建设和政治理念上处理得比较好,但在第一点上,有人认为他处理得很糟糕。

所以要综合起来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0-29 16: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4 落叶 的帖子

就太祖而言,第一条他没做到,大动荡结束归结束,但太祖的班底却.....第二条他做得也还凑合。

他真正做到的是第三条,理念得以延续,估计他一开始就是冲着这个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0-29 20: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6 落叶 的帖子

设计师之对于太祖,好比蒋先生之对于孙中山,1976,就是1927的翻版,这个跟心腹不心腹倒没什么关系,心腹班底也是有自已想法的。

所以太祖更注重政治理念的延续就不奇怪了,政权有尽时,心腹未必可靠,政治思想的传播才是最靠谱的,一个太祖不顶事,成千上万个太祖就.......

政治人物的后事,要从个人和政治两个角度去看,越是接近近代,后者的重要性就更强。大抵从满清覆灭以后,中国的政治领袖就有这个趋势。在此之前,他们既是君主,又像是一个大家族的族长,家天下的痕迹浓重。民国建立后,没有了家天下,所谓的后事安排,更多的侧重于政策制度结构的延续和政治理念的传承,职业政客的风范就出来了。自孙大炮开始,从三民主义到太祖思想,接下来是设计师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每个政治领袖都在安排自已的政治遗产。

这其中最成功的是谁,不言而喻。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5-10-29 20:5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1-2 00: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15-11-1 20:46 发表


他要延续刘氏家天下的君主制度——这句废话可真经典。

你debug补丁1号打完了??
呵呵,基本国策和主流价值体系变了都不算是吧?行,依你。

那就说你说的根本政治结构之一——中央设三公

汉武帝时 ...

阁下对于政策的理解让我很无语。你只知道文景的基本国策是种地,武帝变成了暴兵,于是就觉得武帝改变了国策.........哪里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武帝的行为,才是顺应了局势的改变,与文景之治是一脉相承的因果关系。

如果没有文景之治,武帝没办法暴兵;而如果没有武帝的暴兵,所谓的文景之治,也就是个笑话----------你种好了地等匈奴来抢么。汉匈之间必有一战,无论是高祖,还是文景,他们难道不懂得这个道理?无他,实力不济罢了,所以他们才会积攒国力和军事储备。

武帝只是顺应了当时局势的变化而已,任何一个帝国,当他强盛且面临敌对威胁时,都会做出军事反击。

至于什么“主流价值”体系,就更好玩了,此前就提醒过你,这些玩意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从来就没有“变”或者“不变”的顾忌。你所谓的“主流价值”体系,本来就是为政治服务的产物,怎么起来的,就怎么下去,很难理解么。

汉代初期国力衰微,当然是以不折腾为主流,搞什么无为,这没有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和军事实力都发生了变化,这种“无为”就成了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送你一句话:是政治选择思想,而不是思想选择政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1-2 0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开国皇帝同时也是政治领袖这有什么矛盾的,难道有不是开国皇帝的政治领袖,就否认这一点?

本贴中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就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个问题,有人从政权稳定的角度去评判他,认为他的后事处理得不好。同时有人从政治理念和统治架构的角度来评判他,认为他做得很好,影响深远。此即明证。

开国皇帝,也是政治领袖,人们不光会看他的遗产分配,同时还会看他的政治遗产,这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正因为是开国皇帝,政治遗产的重要性才尤为重要,后代子孙都要参考这个骨架来的。

如果把两者分开看的话,那么如何来评判秦始皇、汉高祖、宋太祖、明太祖?他们的个人遗产分配可实在见不得人。

张帮主有个误区,好像封建君王就不讲政治一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11-2 17: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的政治理念,其实就是“我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能够完成这一定义的,只可能是开国君主。继承人的挑选、政治制度结构的确立,都是为这一条服务的,并且是这一条的前提。

就比如说朱元璋吧,他希望建立的一个讲究秩序,自给自足的保守型农业社会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每个人按照自已的定位完成自已所做的事,农民就只管种地,工匠就只管做工,该做什么事甚至该穿什么衣服都规定好了,而朱家的子孙只管享福。

以民国为分水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中国之前采取的是家天下的模式,因此民国之前的皇帝,既是政治领袖,又是家庭族长,其政治理念与血脉传承相混杂,所以政治色彩不够鲜明罢了。

其实我们在评断古代君主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从个人和政治角度去看待,朱元璋不必说,前面提到了宋太祖,也是从政治遗产角度来看的--------- 他的个人后事实在不能算太好,只是太宗继续完善了他的事业,这明显是在谈政治遗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2 16: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