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XM8 于 2011-8-26 14:49 发表
就用你这个例子来说好了,那就是秦国的国君偶尔讲了一次信用。又怎么能够得出“刘邦之前,人们还是信奉君子政治的”这个结论?
再说了,刘邦没能王关中,不是因为刘邦耍诈吧。
再回下MX8兄弟的帖子。我认为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和氏壁的事情,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不是以此来证明刘邦以前人们是信奉君子政治,而是想说明,因为刘邦以前的人们信奉君子政治,和氏壁事件才会以这种方式解决。且不说别的,就说《论语》吧,一书从头到尾都是说的“君子”如何如何。当然,这个君子,和我们现在说的君子意义有所不同,这个君子,不但涵盖了现代君子的意义,还包括地位身份的意思。
至于说让我证明刘邦以前人们是信奉君子政治的,我还真是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就算举再多的例子,也是个例,没有办法证明全社会都是这样。这个问题应该是牵扯到了社会政治思想的方面,那个时代人的社会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个我就更是摸不着边了。不过我个人还是认为,“刘邦之前的人是信奉君子政治的”,这个结论没有错。
至于刘邦没能王关中是不是耍诈,我觉得跟我们讨论的没有关系啊。再奸的人也不是天天在耍诈啊,就像没有人能说的所有话都是慌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