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化独立——在灯火阑珊中徘徊
性别:未知-离线 士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7
编号 7865
注册 2004-5-24


发表于 2005-3-15 11: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曾几何时,我们大声疾呼:主权独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农业独立,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工业独立,是一个国家的保障。随着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我们又“敏锐”地喊出了了“核心技术独立”。似乎我们的眼睛总是被什么所阻隔,又似乎被什么所吸引。我们的根在腐烂,而我们只关注于毫末之间……

    一个民族——不怕征服,不怕杀戮,即使是灭族的凋屠,他们的魂仍在,血仍流。一点星火,死灰亦能复燃;一阵春风,星火即可燎原。一个民族可以失去主权,可以失去农业,可以失去一切的一切,只要他们还有魂,还有根,一切可以再来,一切都还会再有。二战时,希特勒为犹太儿童“洗脑”被认为是最惨无人道地手段——一个民族一旦失掉了他的根,他的魂,无论他的民族之花盛开的多么绮丽, 他也永远无法俯视天下——因为他已没有了可以挺直的脊梁……
   
    当年栖于梧桐的凤凰,今天却与燕雀一般寄人檐下——甚至寄于燕雀之下,这是何等的耻辱——而更为耻辱的是不以为耻,乐在其中。看着十几岁的孩子劲歌、热舞、汉堡、暑条,再想一想我们的前辈,他们为了中国的出路苦苦探索,我们不会怪那些摒弃五千年文化的前辈,那是痛苦的反躬,艰难的背离。他们是完全值得我们高山仰止的人物。然而        今日的我们却已是陶醉于那灯火阑珊,忘却了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们无法想象一颗五千年的神木被连根拔起,置于新的土壤中会生出怎样的奇葩。
     在西方文化面前,我们自然要作小;而在我们当年的属国甚至连属国都不配的“东亚兄弟”面前,我们的文化也根本不在是想当然的老大。韩国人要注册“端午节”,我们愤慨,但这种愤慨又是何等的苍白。不要说是一个端午节,就是人家说“孔子”是韩国人,恐怕站出来说“不‘的也是日本,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反驳的资本。在西方人眼中,东方文化是韩国的“忠孝”,是日本的“效忠”,是古老中国的“谦谦君子”,而不是现在这个自称礼仪之邦却被人称为素质低下的CHINISE。不要在妄称自己是五千年前轩辕氏的子孙了——给祖宗丢人。这就是现而今中国文化的尴尬地位。东方文化的残渣加上三流的西方文化——以这样的文化现状我们又如何能令世人尊重呢?怪不得那些对博大的中国文化——当一种文化我们用这样的辞藻来形容时就说明他已然离我们远去了——怪不得那些对博大的中国文化无限憧憬的留学生们,临走时总是满脸的笑容,没错,那是满意的笑容——他们在满意中国文化不过如此。文化独立——对于一个汤汤大国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悲哀。然而今天的中国在文化上又有什么资格称为大国呢?
    有人说,现而今的世界是一个文化融合的时代,所谓文化独立这不恰恰是逆潮流而动吗?但我们要注意这种融合的基础是共融。单方的融合只能是吞并,是包容。而这种对等的融合恰恰是以文化独立为前提的。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的气质。当年,中国可以“包容”佛学,这恰恰是由于当时汉人的自上而下的俯视;而以今人的仰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没有相互的正视,文化的融合也不过是强势文化称霸的借口罢了。
    有人说,我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我要说,一个民族有一两个国际主义者,这是个优秀的民族;而当有几乎一半的国际主义者时,可以说这个民族的文化已然凋敝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士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7
编号 7865
注册 2004-5-24


发表于 2005-3-15 17: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清河公主于2005-03-15, 13:53:24发表
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说中国人摒弃传统呢?中国人勤奋刻苦的传统精神并没有被遗忘。在国际上中国人是公认的勤奋刻苦。还有简朴、好学等等传统都没有被中国人忘记啊~~~在这个论坛的诸位不都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吗?

楼主不要看到一些人吃汉堡包、跳劲舞就觉得世风日下了。这是市场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偶想知道楼主写字的时候是用圆珠笔还是用毛笔啊?反正偶是不想用毛笔写字的说~~~

楼主也不要认为只有中国人崇洋媚外。巴黎、伦敦的博物馆里都是从敦煌、圆明园抢来的东西。这不说明外国人也在欣赏着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吗?楼主太偏激了~~~

哈哈哈哈哈~~~偶很少说这么尖锐的话哦~~~楼主不要生气啊~~~给楼主笑一个先~~~  

中国人没有摒弃传统吗?简朴——孰不知中国已是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发展中国家有这样的“能力”令世人惊愕。而看看我们的近邻韩国,他们的“抠门”是出了名的。谁摈弃谁继承一目了然。
“在这个论坛的诸位不都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吗?”——还是那句话,一旦你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了这种附加的主观意识,那么正说明这个文化正在凋敝。试想我们的汉人,我们的唐人会产生这种意识吗,因为这本就是自然而然的。
“楼主不要看到一些人吃汉堡包、跳劲舞就觉得世风日下了。这是市场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偶想知道楼主写字的时候是用圆珠笔还是用毛笔啊?反正偶是不想用毛笔写字的说~~~

——小妹恐怕并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已经说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的气质。而不是这些枝端毫末。我并非是因为看到一些人吃汉堡包、跳劲舞就觉得世风日下了。而是因为看到他们吃汉堡包、跳劲舞时的心态,的气质。我现在在用键盘打字,而我的情怀和用毛笔的古人是相通的。这也正解释了小妹所说的“崇洋媚外”的问题。我们关注的是心态,是气质,不是行为。“巴黎、伦敦的博物馆里都是从敦煌、圆明园抢来的东西。这不说明外国人也在欣赏着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吗?”这不是“欣赏”,是把玩,是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自上而下的关怀。这正如唐朝时,中国对于日本遣唐使既资助财物,又让他们在朝为官,临走时还要赠送大批的礼物。这正如郑和下西洋时,不是西方式的征服殖民,而是赠送珍宝锦绸。这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友好”,恰恰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关怀。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气质下,波斯的香料,南亚的玛瑙象牙,西域的宝马良驹皆是为我所用。这和我们如今吃汉堡、跳劲舞的自下而上的仰视简直是天壤之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士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7
编号 7865
注册 2004-5-24


发表于 2005-3-15 17: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水刘月于2005-03-15, 16:36:45发表
传统如果是已经无法适应时代了,就应该发展改革,如果连发展的余地都没有了,那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摒弃

何谓“适应”?何谓“不适应”?还不是一个心态,一个气质的问题。
听高山流水是老土,听我的太阳是高雅。
拜佛是迷信,进教堂是时尚。
读诸子百家——简直是垃圾;读黑格尔——老大,收我当徒弟吧!
态度决定一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士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7
编号 7865
注册 2004-5-24


发表于 2005-3-15 23: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小马爱犬屋于2005-03-15, 19:43:22发表
偶还是稀饭吃中国菜…………

传统不是拿来继承的,是拿来发展的,如果死守着传统不放,那么还不如没有传统。

要说传统,那么女人裹小脚也是传统,相信现在没有人会同意这样的做法,但如果发展一下,中国女人还是温良一点的好,这样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没有继承又何来发展呢?五千年的文化经历了无数次的冲击同时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发展,但始终不变的是根,是魂。不发展是不应该,也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文化交融中以怎样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文化。文化本没有强势与弱势,只是先入为主的意识在作用。对自己文化的倾向,即所谓的民族主义是必须的也是自然的,因为你的意识天然的就属于这个文化。我姑且称之为意识壁垒。然而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崩盘,反而是西方文化成了现代中国人先入为主的意识。成为了我们的意识壁垒。
有了这样的意识壁垒,我们自然会唾弃“女人裹小脚”,然而对于为了瘦腰而拔除肋骨,为了使胸部丰满而注射硅胶等等行为在我们的意识中被无阻拦的默许并积极地加入于其中。而事实上这些行为对于女性的伤害是与裹小脚并没有实质的差别,差别的只是我们的意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士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7
编号 7865
注册 2004-5-24


发表于 2005-3-17 13: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昨天忙,没上网,不想以讨论的如此激烈,其实能与人进行这样的讨论是一件难求的事情,而像这样的讨论心平气和是不可能的,否则也不会有激扬文字了。大家都是论事,不对人,互相体谅也就罢了。  

这篇文章本意是面向大众的,不想被转到了我思我在。所以在文章中没有进行任何的深入探讨,避开了很多长篇大论的问题。譬如,公主和司马都提到的五四的文化内部背离问题;譬如,中西方文化孰优孰劣问题;譬如,谁在引领着文化发展的问题等等。摒着更易于接收,求同存异的原则都没有涉及。只是强调一点——文化共融的前提的问题。所以说,在这篇文章中我并不反对开放,也并不反对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也许是我没表述清楚,令清河妹妹,黄沙兄以及先前回帖的朋友误解,甚为惭愧。言归正传,我所说的文化共融的前提即是文化独立。“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的气质”,我们必须首先具备这种气质,这种心态这种态度才可能进行融合,这样才不会失掉,也不可能失掉根,失掉魂。“自上而下”的俯视与“自下而上”的仰视的例子已举了不少,我们不求可以“自上而下”但至少是平视的而不是自下而上的“哈”。
   
    再者是清河妹妹对于文化定义分类的种种。那些显然是西方文化学的内容。当年选修这门课就是为了验证西方用科学思维研究,看待一切的观点。他们用这种思维构架了社会学,文化学,美学,伦理学等本不应该称为“学”的学。他们给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下死板的定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构架体系,甚至于出现理科般量化的计算。各个派别“严谨”地纠缠于定义,推理,公式。对这些本就是浑然一体的“道统”失去了整体感观的把握。这其实也正是中国思维与西方思维——不,叫现代思维的差别所在。科学不过是衣冠楚楚的哲学罢了。(扯远了  )说到话题中来,我所说的中国文化不加解释的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至于公主所谓的现代文化我的表述是中国现阶段的文化状况。现在的状况是,我们自贱自己的文化,仰止西方文化,而当真把西方文化作为土壤,生出了畸花,却又想当然的以为这本就是我们的文化,再次成为了自贱的“资本”,恶性循环下去。他们口中的“中国人素质低。”“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人的素质果真本来就低吗?他们口中的劣根又有多少“劣”确实有“根”呢?

最后我不希望清河妹妹总把自己作为论据,这样司马兄想不人身攻击都难。我们讨论的是社会问题,是整个民族的气质问题。这并不代表打翻一船人。我们说中国的传统是俭朴,这也并不代表否认古代中国就没有奢靡的现象。同样我们说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气质在凋敝,也并不代表就包括清河妹妹你——及你的朋友。我们也很希望如此。我更希望我文章中所说的一切就有如你说的根本不存在才是最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士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7
编号 7865
注册 2004-5-24


发表于 2005-3-18 12: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气流于2005-03-18, 0:48:35发表
我看各位这样空对空的也说不清什么。认为现在传统文化沦丧的同学们需要举出实例来啊,究竟眼下有哪些具体的传统文化丧失了?

这个?  
应该问中国传统文化还剩下什么才是吧  
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还剩下那些的问题,这样的网文太多了。先给个咱们轩辕的链接:
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act=ST...=36&t=19340&st=

我不愿意说这些。因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本是民族的气质。中国的魂已经没了,这些文化表象衰退的显现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中国的根找不回来穿了唐装,哪怕是汉服,至多也只是玩玩,作作秀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士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7
编号 7865
注册 2004-5-24


发表于 2005-5-17 01: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贫僧不识陈近南于2005-05-16, 21:13:29发表
楼主啊,俺准备干件不道德的事,剽窃你这文章去交选修课论文。  

俺们学校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自从半吊子文化人杨叔子当了校长以后,勒令每个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10个人文选修课学分(刚出炉时是6个)才准毕业。

我再过俩月就毕业了,可惜人文学分才8个,要去选姚国华的《现代化批判》或者《毛泽东研究》。交论文,3000字的,明天就要交。毛泽东的我没找到什么好的,就把楼主这篇帖子和后面各位精彩的跟帖整理了一下,凑成了个3000多字的论文,准备明儿交了弄两个学分好毕业。  

俺担保不是为了拿去赚稿费或者发表在什么地方获名得利啥得,只是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写也没兴趣给学校写这方面的东西。希望楼主千万不要介意吧。  

下面我把整理出来的论文给你看看,因为凑字数,有些地方过于生硬了,其实去掉一些2000字左右的最好。再次希望楼主不要生气啊~  

没关系的,选修课都是这样过的  

我只担心学长交我这篇烂文章过不了关的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5 22: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3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