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孙悟空学道,学到的到底是什么本事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8-1-3 15: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孙悟空学道,学到的到底是什么本事

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于西游记等神话小说的一些BUG,或者说今日眼光看来不合理之处,历来有两种论调:  

A BUG说.即作者历史环境限制下的写作局限(比如无法象今天我们这样,遇到问题随手百度一下),和粗心大意导致的BUG(如封神神位数量,以及死人复活再死一次等).  

B 作者另有深意说.即认为一些所谓不合理之处实际上是作者在暗示表达一些东西.比如著名的孙悟空武力前后矛盾说.  

同时也有说法认为,此类BUG是作者所处的时代流行这么写,或者说这是古典小说特有的风格.此说法介乎A,B之间.  


我要说的很简单,在明确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看我们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想抛开写作环境说直接挑刺的,可;想以作者苦心来解释BUG的,也可.所谓见仁见智,即此是也.  


那么下面就按照角度B来说说孙悟空的问题.  

孙悟空学道,学到的到底是什么本事?  


首先是孙悟空学道的动机.很简单,三个字:求长生.怕死是生物的天性本能,猴子(这时候还不叫孙悟空,姑且称之为猴子)浑浑噩噩过了三五百年,一朝醒悟,跟醉生梦死的日子从此说BYEBYE,一叶孤舟,漂洋过海,求神仙去了.几百年后出了个秦始皇,他也派人出海求仙,运气不好,失败了.  

猴子运气不错,几经周折最终遇上了神仙.啊不,是樵夫大哥.我几乎肯定这个樵夫是个托,为什么,请往下看.  

樵夫大哥水平很高,出口成脏,不对,成章.猴子吓了一跳:这是个文化人啊.于是纳头便拜口称神仙,樵夫大哥谦虚地表白:劳资就是神仙----的邻居.那顺口溜也是神仙教的,明确了版权.然后指明了方向,猴子顺着路标一路向前,果然找到了神仙,也就是著名的葡萄--恩,菩提老祖.  

这里顺带提一句,西游记原文,第一次提到此君时称呼是须菩提祖师,须菩提这个名字跟如来一位高足同名,此人号称解空第一,跟猴子后来的名字有着不小的联系.猴子叫什么来着?对了,悟空.  

于是猴子从此就叫孙悟空了.可是悟空跟菩提学道数年,啥也没学到,每天挑水劈柴做杂务,整个一免费长工--别急,后世小说里主角入少林武当崂山等等高等学府求学,大多要过这一关,美其名曰:试探你的向道之心,顺便磨磨火气,加强身体素质,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地狱特训.  

悟空终于有了机会,破解了盘中之谜,"得到"了祖师的赏识,俗话说:十年太极不出门,拳击半年打死人---天分加上小灶,悟空很快一步登天.长生不老之术,躲避三灾之法,统统学道了手,外加附送筋斗云一朵,只有心地纯洁的好孩子才能坐上去...咳,好吧,我承认这里不是在说卡卡罗特的发家史,刚才那句请自动无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孙悟空艺成了.艺高人胆大,加上虚荣之心人皆有之,同为灵长类的猴子也不例外,君不见孔雀还开屏呢?反正猴子被菩提以莫须有的理由打发走了,凭借一身功夫打出了一番事业,降龙伏虎,威震一方,山中有老虎,猴子照样称大王,又与一干身份地位相当的军阀土匪结成妖怪同盟,俨然成了东胜神洲的一条地头蛇.  

乐极生悲,一个人事业最颠峰的时候,很可能离低估甚至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也不远了.  

死亡突然到来.花果山美猴王孙悟空,饮酒过量,猝死.享年,多少来着,我翻翻生死簿先.......  


恩,享年三百四十二岁.  

哎?!不对呀!  

猴子忽然出离愤怒了:劳资跟菩提老家伙学了这么些年,明明已经是长生不老撩,怎么还是挂了???  

接下来猴子没多想,直接大闹地府,把自己的名字从死亡笔记,我是说生死簿上一笔勾销鸟.顺便还把七大姑八大姨的名字一起勾了.苟富贵,无相忘嘛.谁说孙悟空不仗义来着?起码猴子的宗派意识还是满强的.当然,对其他族类就未必啦.  

再接下来的情节大可以归纳为一个字:闹!闹得天昏地暗,闹得天翻地覆,闹得三界人神共愤,天怒人怨,然后被如来神掌直接推倒.50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一心洗白,最后成佛得了正果,正式进入体制之内,重新吃上了皇粮,佛门也由此多了一批生力军,大团圆式的结局.  

只有一个问题:  

菩提教给猴子的,到底是什么本事?  

首先,长生不老的本身,悟空显然根本就没学到.学到了怎么会死呢?既然死了,那自然是没学到.仙界的舆论大抵对猴子不很有利.好吧,我不再KUSO了.正经点.既然猴子依然会被勾魂,那么只有两个解释:  

A: 猴子学的是长生之术,但还差一个步骤,那就是最后需要下地府去勾销自己的名字.  

这显然很离谱:难道每个仙人成道之前都要象猴子一样走这一步,下地府凭借武力为自己除名?就算那些大仙有这本事好了,比猴子弱小的仙人怎么办?显然,这是不可能滴.  

B: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猴子学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我们不妨来看看猴子的本事:72般变化,筋斗云,以及一些基础的修炼法和五行之术.最重要的是猴子拥有纯粹为了战斗而存在的技巧和蛮力.不管后期猴子的表现有多糟糕,起码前期他很是嚣张了一阵,给天庭制造了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的麻烦.

72变据说是躲避三灾之术,这点我一直觉得很荒唐.按菩提的说法上,三灾一次比一次凶险,前后历一千五百年,显然非同小可.这区区变化之术,难道真能躲得过去?如果只是变个形态就能躲过三灾,比如风灾来了变根竹,火灾来了变块石头,轻松过关-----那这三灾也太儿戏了点.要知道随便是个神仙妖怪都能变化的,菩提教的72变虽然数量多些,本质上又有何区别?这也忒没技术含量了.  

再看筋斗云,摆明了就是跑路用的.从猴子闹天宫以及西天路上打不过就跑来看,显然他擅长的正是以筋斗云为基础的一击脱离战法和大范围游斗作战.  

说到这里就很明了了.孙悟空所学的本事,完全是战斗用的本事,菩提老祖一开始就没安好心,压根就是将猴子作为未来给天庭捣乱的武器来培养的!  

至于菩提是谁,联系猴子最后的结局以及西游最大的受益者,菩提显然是佛门之人.道门不会傻到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哪怕在野的世外高人也不会.  

有同学说了:菩提是通天!  

恩,有道理,有动机.

不过-------通天教主?西游记里查无此人.  


END  




好象遗漏了点什么   

对了,樵夫大哥为什么是托?嘎嘎,这还用说吗?   

[ 本帖最后由 无花的蔷薇 于 2008-1-3 15:4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8-1-3 15: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8-1-6 22: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多谢各位捧场



PS:封神搬西游记的诗多多,其中最牛的是孔宣的诗是抄唐僧的

[ 本帖最后由 无花的蔷薇 于 2008-1-6 22:1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8-1-6 22: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到唐僧孔宣,刚好在别处看到一篇强帖,转贴过来:



唐僧为什么不能是孔宣?   作者: 仍为客


形容唐僧和孔宣的诗歌大致相同,所以唐僧即是孔宣。这本是反驳静言教主“菩提即准提”说最有力的一个论据。如果抛开那首诗合适与否――ms《封神》中的歪诗都不咋合适――单单来看这个假设,居然可以大有深义!
“金蝉子”三字本就是一个谜,从字面上,自然想到“金蝉脱壳”――从谁脱壳而来?孔宣吗?
达人们说“二弟子”也可以理解为“二类弟子”,什么是二类弟子?应该还没有定说,总之不是正常的弟子。孔宣被准提收服,成为他的弟子,但后来准提隐退了,孔宣改跟如来混,这样算个二类弟子?实际上,还可以借用《笑傲江湖》的先例:劳得诺不就是二弟子吗?
早在封神那个时代,准提和接引对于东方的态度就是有分歧的。准提与东方道教接触较多,关系融洽;接引比较排外,他最后的出手是准提央求来的。这样的观念直接导致了两人修行方式的分道扬镳:准提倡导三教同修,所以后来看到的菩提祖师亦佛亦仙亦儒;接引坚守正宗的佛家修炼。这可能也是准提退隐的原因:他这一派在与接引一派的斗争中失败。双方很可能发生了不亚于封神大战的惨烈战役,孔雀一口吞掉如来便是明证!当时准提很可能表面战死,所以如来竟有“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西游记》第8回)的缪语――不知准提一点灵气不灭,化身为菩提,韬光养晦,竟能逃过无边慧眼。(关于菩提的三教同修,道、释不成问题,儒可以从西游第2回悟空学艺时可以看出:“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繁文缛节,儒家的玩意儿。儒似乎只占很少的比率,几乎可以被忽略,但孔宣的五色神广似来源于儒家五行,这么厉害的玩意儿不知道搞哪里去了,还有待达人们像此文般横说竖说,曲为之说。)
准提的失败很可能是因为他那一派人手缺乏所致。就书中所写,现在能够明确的那一派只有他和孔宣两人。接引足以与准提打成平手,孔宣肉搏如来。如来大约是迅速成长起来的后辈,金身一成,孔宣不是对手,很快被收服。不用提其他人,二对一,准提的下场可想而知。接引对应的阿弥陀佛,在西游时代竟也不见踪影,这才是引狼入室,与虎谋皮,他自然是被雄才大略的如来取而代之――老人玩不过年轻人,如来的强横也可见一斑。即使准提的观念是真知灼见,即使他那一派人人都是高手,即使支持他的大有人在,但学者怎能斗过政治家?
孔宣被收服以后,竟还曾被尊为佛母。大约这个时期还是阿弥陀佛当政,多少给以前的同门政敌留点余地,委屈年轻的如来以尊重故人合情合理,好比后朝的皇帝都要装模作样的给前朝皇帝遗属加一些冠冕堂皇的封号。如来得势,自然不可容忍,“佛母”大约毕竟不是佛,还是要死的,她剩下的那点灵气估计也被祭练得零落不堪,但终究是不那么容易磨灭,于是转世成为“金蝉子”。但准提一派虽然失败,他三教同修的意识形态并未就此完全消灭,佛门中仍旧有这么一种思潮,只是处于弱势而已,所以如来还不放心,给他加个弟子的名号,留在身边监视;金蝉子大约因为灵气被损,着实有些魂不附体,虽然还记得向道家前辈镇元子敬礼,但连吃饭也会一不小心掉那么几颗米(故意装的?),佛这才放心将他流放。
支持三教同修的人,除了三清这类失势的学术家,我怀疑观音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后起之秀。由道入释的她居然与佛并称为“五方五老”,地位之尊崇,隐隐可与佛分庭抗礼。她暗中保护金蝉子,为的是让他把佛学带入儒道统治的东方,这完全是为了修行学术的进步;而玉帝与如来,从为政者的角度出发,内心坚决反对融合,因为改革开放就不容易管理,但到了西游的时代,合修似乎是世界潮流,他们也不能公开反对,只能暗示部属暗中阻挠。其手段之卑鄙,除了卷帘大将明目张胆的吃了九回取经人之外,还唆使本领低微、靠与官府勾结生存的黑社会头目白骨夫人抛出“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调子,以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黑社会力量。这样的秘密估计只有双方高层才了解,所以当哪吒说李天王真有一个女儿在下界的时候,故作糊涂的李天王真是有苦说不出;像黄眉这类下人,还真以为自己逃过主人的法眼,在外逍遥了几年呢!
虽然如此,西游路上的妖怪不见得全部都是玉帝、如来暗中使唤的。例如八戒,很可能只是一个意外,这个好色的官僚,一点也没有要阻挠唐僧的意思。至于观音的鲤鱼,以及她向老君借的童子,完全是在做戏给两方政治家看而已。
金蝉子一点灵光不灭,生生世世只有一个念头:取来真经,三教同修。即使被吃了九世,仍旧百折不回。但他的灵气可能真的被折磨得所剩无几,所以唐僧才会那么懦弱不堪(或者仍旧是故意装的?)。菩提传道于悟空,固然是因为悟空之才足以传道,未必就不是为了培养一个打手,保护自己合修一脉,最终将此道发扬光大(或者还可以加上“造福人类”?)。


  
作者: 仍为客      


容我拜一个先

[ 本帖最后由 无花的蔷薇 于 2008-1-6 22:1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2 04: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1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