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西游记中七大圣的排位原因及前后期妖族势力分布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7-1-13 22: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西游记中七大圣的排位原因及前后期妖族势力分布

西游记取经时期的妖族势力分布

第一部分  七大圣的排位学问

五百年前,孙悟空及其六兄弟合称七大圣,这一点YY一下,可以看做他们是在向封神时代的梅山七圣致敬(和封神西游成书先后无关)。七大圣当为天下群妖之尊。

有观点认为七大圣只是法力高强的大妖怪,未必统领天下群妖,其实不然。我们看孙悟空,以花果山本部为根据地,统领七十二洞妖王,同时周遍地区的妖怪无不钦服,可以说达到了四夷来朝的程度,说猴子当时雄据东胜神洲恐怕不算夸张。

那么其他六圣必然也不会仅仅是些法力出众的隐士,而是各自雄据一方的群妖之王。特别是唯一后来有所交代的牛魔王-------老牛恐怕是西牛贺洲(小说中如来所在的大雷音寺即是位于西牛贺洲)势力最大的妖怪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后面自会细细道来。

因此,五百年前天下妖族应当是以七大圣为首加上零星小股势力(如混世魔王)的割据状态。而且从孙悟空的花果山竟然有能力对抗天庭来看,其他七圣的综合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之所以没有出手帮猴子,这牵扯到对猴子妖品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对这个官迷兄弟失望了,同时多少也有猴子实力最弱无足轻重的可能)。


但是,仅仅如此吗?


这里有个疑点:孙悟空在七大圣里排行老七,书上和猴子自己后来的说法都是按身材排位子,结果老孙才排了第七------这种解释很难说通:谁都知道猴子决不是个屈居人下的主,平时占了别人一点口头便宜尚且要兴高采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个头小这种滑稽的理由就甘心当老小?当年结拜七兄弟时猴子是什么状态?降龙伏虎,强削死籍,正值妖怪生涯的颠峰,怎么可能毫无理由就当老小?

其实很简单,妖怪和任何群体一样,是个实力至上的群体。答案只有也只能有一个:

其他六大圣的实力,足以让老孙心服口服甘当七弟!


七个当时天下顶尖的大妖怪肯定在结拜前彼此比试了一番武艺,结果猴子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接受了排行最后一位的事实!从西游记后半(实际是大半)孙悟空在妖怪面前屡屡吃瘪来看,他在七圣中被其他六妖压了一头也并不奇怪。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他六圣的实力:



大哥牛魔王称平天大圣,跟猴子的齐天称号实际上是一样的,而后来老牛展示的实力也的确当得起这个名号,猴子和老猪双战老牛一天一夜,最后在天兵神将帮助下才拿下,可见老牛实力之强,身为七圣之首当之无愧!


二哥复海大圣蛟魔王,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是条很牛B的蛟妖。蛟是比龙要低一级的,这样看来似乎这个二哥并不怎么样。但我们不妨想一想,孙悟空是如何对待四海龙王的!天庭册封的司雨大龙神,统领天下万龙,在猴子眼里跟条泥鳅也差不了多少----那么,能够让猴子称一声二哥的这条蛟,会是一个何等高手就不言而喻了。水战,是猴子的弱点之一。蛟魔王的水系法术和水战能力,必然远远压倒猴子。同样,能够让其他四圣奉其为二哥,这条蛟妖的实力也绝对不止水战了得而已。综合来看,他的整体实力弄不好比牛魔王也逊色不了多少。


三哥混天大圣鹏魔王,飞行能力恐怕不会比猴子的筋斗云逊色,实际上其同族,500年后的狮驼岭老三大鹏金翅鸟的飞行能力就远胜孙悟空,而号称混天大圣的鹏魔王,决不会比大鹏鸟逊色多少,甚至完全有可能更强!猴子赖以成名的本领无非七十二变,铜头铁脑和筋斗云而已,其中筋斗云更是菩提祖师一再买关子才教的,猴子这辈子就指它混,结果最引以为傲的飞行之术在鹏魔王面前落了下乘,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这声三哥怕是不喊也得喊的。

四哥移山大圣狮驼王,顾名思义,五行之中擅长土系法术,这其实也是猴子的弱点所在:后来猴子先被如来五指山所压,又在西行路上被银角以三座大山压了个当场休克,就算有偷袭或自己托大的成原因在内,但也可见猴子对移山类法术着实头疼。而狮驼王既然号称移山大圣,说它有几手专克猴子绝招不为过吧!


五哥通风大圣猕猴王,称通风有两种可能的含义,一是来去飘忽,神出鬼没,变化多端,二是机敏过人,耳聪目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尤其是后者,有其本家六耳猕猴为例,书中说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就是说对天地间的各种情报信息了如指掌,对各人的弱点恐怕也是心知肚明,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年少轻狂的孙悟空身为当时三界闻名的美猴王,竟然会尊这位同为猴属的同类为五哥,怕也还是对方技高一筹的原因。

六哥驱神大圣禺狨王-------禺狨,其实就是一种野象。象以身躯庞大,蛮力惊人见长,可见是个力量型妖怪,禺狨王称驱神大圣,更体现出其横扫一切的无边霸气,连神仙都要退避三舍。这种纯粹力量型的妖怪可以说是走了修炼的极端,按说真动起手来是很容易吃亏的,那么既然能够排在猴子之前,至少他的蛮力足以压倒猴子的技巧优势才行,也由此可见这位六哥以力证道的程度。至于猴子那驱使上古神兵大禹神铁的力量,更不会入驱神大圣禺狨王的象眼了。



这个时代妖族可以直接对抗天庭,牛到了极点。




第二部分  平天大圣




五百年光阴转瞬而过,昔日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惨淡收场,其他六圣坐山观虎斗,之后,这五百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猴子出山一路西行的过程来看,除了牛魔王,其他五圣始终没有登场。这里排除作者老吴以青狮白象大鹏六耳万圣老龙等妖自己附会五圣的可能,因为除了名字相似之外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他们就是当年的五圣,猴子甚至压根不认识这些对手。


齐天大圣不在了。



五百年后的妖界,不再是当年的妖界。


但五百年前的平天大圣,却更加如日中天!


西天路,主要走的是西牛贺洲,因为灵山的所在地就在这里。从书中描写的故事来看,西天路上盘踞着星罗棋布的妖怪势力,其中最大的势力并非大部分人所认为的狮驼岭(国),而是势力范围相对松散却更加广泛,同时根基也扎得更深的--------牛魔王。

从火云洞到女儿国到碧波潭再到火焰山积雷山,从红孩儿到牛医生(牛魔王的老弟,妇科圣手堕胎专家)到万圣老龙到铁扇公主玉面狐狸,老牛亲戚朋友遍布天下,势力盘根错结,前后纵横数万里!真正组成了一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势力网。猴子最早遇到的红孩儿,正是老牛庞大帝国的前沿。西游记里绝大多数妖怪,都是那种典型的关起门来过日子的主,即使强如狮驼岭三魔,也只是偏安一隅,根本不会想到要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老牛,绝对是个异类,同时也因此绝对是西游记里真正的妖中之王!

把红孩儿安置在数万里之外的火云洞,除了锻炼儿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外,更多地是一种镇守边疆的意味。或者说,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看做是一种分封的行为。试问综观西游记全书,除了本身就受命于天的四海龙王之,哪个在野的妖王敢于,能够做出牛魔王这种封疆列土的大手笔!?

没有。最牛B的狮驼岭,终究只能蜷缩在八百里荒山以及一座孤城之内糊涂度日,再就是有弥勒佛做靠山的黄眉,在身为如来接班人的弥勒佛实际操纵下开了个小西天,妄图打下弥勒将来抢班夺权的基础---只有老牛以自己的真本事打下了万里江山,真正作到了雄据天下--------整个西牛贺洲。

面对分封红孩儿的这种明显是捞过界的行为,没有一个妖怪表示过不满。

平天大圣之威,历五百年沧海桑田,愈演愈烈!

但是老牛却象唐明皇一样,犯了早年勤政,晚年沉迷酒色的毛病。他老了,渐渐开始满足于在积雷山的栖鹊小筑中守着玉面狐姬的如花笑颦醉生梦死。

他忘记了。


忘记了曾经一起白手起家辛苦打拼下偌大家业的糟糠之妻此时正在炽热沸腾却冰冷寂寞的火焰山独守空房;


忘记了曾经在膝前用满眼的崇拜仰视自己的小小牛犊,早已不再在万里之外的火云洞被群妖前簇后拥而是身处更加遥远的南海为奴接受那慈悲的刀山血海的调教;


忘记了五百年前,一头身高万丈,角若宝塔,眼如朝日的咆哮如雷的狂牛,站在花果山的万仞之颠俯瞰天下万妖,骄傲地承受着来自六个兄弟的十二道崇拜,景仰,羡慕以及----------

那只最瘦小也是最弱小的猴子的嫉妒的目光。


花前月下,老牛嚼着如血的牡丹,醉卧花荫,一梦不醒。

梦中,红孩儿娇小的身躯在无数铁环的牵引下扭曲成可怖的姿势,抽搐着向他滚来。

狂叫一声,他醒了。


与此同时,五百年前那个在他们六个天地之间最强大的妖怪眼中仅仅是拿来戏耍调笑的七弟------齐天大圣孙悟空,已经横着铁棒站在了他的门前。

笑里藏刀的寒暄转瞬即逝。戏妻夺子的仇恨,以及心爱美人的惨死,旧恨新仇一起涌来,终于逼得早已雄心褪尽的平天大圣发狂!

战斗,战斗!战斗!!

天罗地网中,一头愤怒的公牛红着眼睛左冲右突,无视当头砸下的乾坤圈,无视一次次砍下的斩妖剑,一颗牛头落地,另一颗立刻就从一片模糊的血肉中扭曲着窜出腔子,这一刻,他超越了生命,超越了极限,他,足以让上古战神刑天无地自容!!!!

九龙神火罩的烈焰灼烧着平天大圣的肉体和灵魂。牛魔王动弹不得了,但他仇恨的目光却一直死死地盯着远远躲在一旁的那只满脸惊慌失措的猴子。

牛魔王竟然笑了!望向孙悟空的眼神里不再有仇恨和愤怒,而是充满了轻蔑和鄙夷。他知道,这只猴子脸上的惊恐说明其想起了那毒火翻滚的八卦炉!

哈哈哈哈~~~~~~~~~~


老牛疯狂地大笑着,世界在笑声中慢慢扭曲,模糊,崩塌。

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却已经哭哑了的声嘶力竭的狂叫:

“给你芭蕉扇儿,留我夫君性命!!!!!!!!”


平天大圣一惊,雄壮的身躯无力地伏了下去。

拼出最后一丝力气,老牛嘶哑地叫道:

“罗刹。。。。。。”




   第三部分  冰山一角


和大多数人印象中不同,西天路上的妖怪,其实并非当时整个天下的妖族。除了西方世界的牛魔王,书里其实还存在着另外一些绝世剧妖。

水猿大圣,就是书中隐藏着的一个超级妖怪。

在孙悟空对黄眉一筹莫展时,曾经去请过国师王菩萨做救兵。后者当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奈何值初夏,正淮水泛涨之时,新收了水猿大圣,那厮遇水即兴;恐我去后,他乘空生顽,无神可治。”

而在此之前,指引孙悟空去找国师王菩萨的值日工曹也曾说过,此怪又名水母娘娘。

很显然,这就是上古巨怪无支祁。

这个妖怪的来头有多大人人都知道。可见当时天庭绝对远非很多人认为地那样:降伏了孙悟空,天下就此太平。相反,天庭这五百年来恐怕是一直忙于四处剿匪,根本就没过上几天太平日子。而国师王菩萨那句“恐我去后,他乘空生顽,无神可治”,恐怕也不是自吹自擂,上古剧妖无支祁以兴风作浪闻名,却绝非浪得虚名。

此外,华光菩萨降伏毒火鬼王,以及二郎神率领梅山兄弟四处巡视,也说明这些年来妖怪们并不安分。


西天路上的毒魔狠怪,不过是天下群妖的冰山一角。终西游记全书,当年名扬四海的妖族七大圣中剩下的五位,天知道还在哪个洞天福地逍遥快活呢?


          完

[ 本帖最后由 无花的蔷薇 于 2007-1-15 23:4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7-1-15 07: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wrcxy 于 2007-1-14 18:39 发表
排行多的是名头,谁说一定要比武力?论年龄也是老孙最小的,这可是一般排行用的最多的依据。不知道怎么竟然被无视了
是不是看多了这里的武评?

妖怪讲的当然是实力.名头什么的只是参考,猴子当时风头最劲,即使后起之秀也不该排最后.年龄方面不是问题,论资排辈不符合猴子的性格.

这里的武评么,有些还是蛮有意思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7-1-15 22: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远舟 于 2007-1-15 09:16 发表

你还木有回答俺前面的问题呢~~

江湖中结拜,自然是年甲庚次第一
只有妖怪讲实力,黑道白道就不讲实力么?

西游记里猴子亲口说了“原因”:

行者道:“刚才这伙人都是本境土地山神。我问他妖怪的原因,他道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名字唤做红孩儿,号圣婴大王。想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遍游天下名山,寻访大地豪杰,那牛魔王曾与老孙结七弟兄。一般五六个魔王,止有老孙生得小巧,故此把牛魔王称为大哥。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我们趁早去来。”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这是老吴借猴子之口作出的官方解释

但这种原因很荒唐,我在主题一开始就说了,以猴子的性格不可能因为身材原因就屈居人下的(同样按年龄排也不足以让猴子心服,如来说玉帝几亿岁才有这地位,猴子都丝毫不鸟,他会称几个老妖怪为结拜大哥?),按身材排位这个也不符合你的观点,就是说无论你我都是不认可这种官方说法的,起码不完全认可没错吧?

那么就有两种其他可能:年龄和实力

按实力排,如我所说,显然会让猴子失色不少,因此从动机上看猴子在书里故意说以身材排位,从而作为一种掩饰就存在合理的动机;

而如果真是以年龄为序的话,猴子没有任何丢脸之处,他为什么不直说呢?虽然猴子经常夸大自己年龄,但以上那段话他是冲猪八戒说的,老猪对猴子底细很清楚,因此没有任何必要在老猪面前吹嘘自己年龄。猴子却对他说当初是以身材排位,很明显,猴子要掩饰的决不是按年龄排位,按年龄排的可能性因此无论从书中还是潜台词角度看都不存在。


那么就只有按实力排这个可能性了。这个逻辑不难理解吧?


妖怪属于当时的黑道,黑道是最讲实力的,和当时天宫按资排辈是相反的。从书中看老吴一直有意讽刺天宫不能惟才是用,玉帝能做天地至尊只不过是因为活了几亿岁,这是天庭也就是白道的规则。这种规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猴子可以大闹天宫,那些有名气有地位的神仙大多不堪一击,但与之相对的是,黑道也就是妖怪,却有着大量让猴子一筹莫展的强者,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在天宫为神时很不起眼,比如奎木狼不过是个保安的职位,但却有着让猴子汗颜的战斗力,金角银角青牛在老君手下为奴,却让猴子焦头烂额-----妖怪中的不按资排辈和天宫的不能唯才是用是截然相反的规则,也造成了严重后果,这是老吴旗帜鲜明的潜台词。


回到主题上来,既然按年龄和按身材排都被排除了,那么七大圣显然只能是按实力排的。至于老吴的官方解释,不过是春秋笔法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无花的蔷薇 于 2007-1-15 23:2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2: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8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