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马超将军于2004-05-13, 17:26:05发表
对于成功性格论不敢苟同,人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的,性格开朗的人如果连续遭遇挫折和失败也会变的内向,而内向的人接触开朗的人多也会变的开朗起来,孤傲性格的人在开了眼界后,也会突然变的谦虚起来,…………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性格类似的人,高低贵贱皆有,性格论这和血型决定人的命运同出一辄,有点宿命论了,欠缺说服力。
至于项羽的失败,因素是多方面的,性格问题只是表面现象,项羽孤傲说明他的眼界很窄,自以为了不起,所以很难作到礼贤下士。另外项羽的思想受他的知识所限,和成长环境所限,心中无雄才大略,很多人把他评价为一介武夫罢了,如果做冲锋陷阵的将军,绝对一流,可时势偏偏过早地让他尝到一个霸王和胜利者的滋味,当失败来临的时候,自然自尊使他“无颜见江东父老”,性格刚烈、倔强的项羽只有自刎别姬一途了。
虽然说人的性格(思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甚至脱胎换骨。
但是,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所采用的就是分析综合法。先分析他一生中每一件
具有影响力的事。这就是说,我们已经是把他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的了。而每一件
事的分析,又是同时在分析他这一阶段的性格(即思想)。也可以说是把他静止在这一
阶段。(并不是动态式的分析) 最后,再把这些分析结果综合起来,得出最后的结论。
性格相似的人是肯定有的,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在处理事时的方法也相同啊。
为了解决矛盾、达到目的也不是只有一种方法的。
我们现在讨论项羽失败的原因,我认为就是他的思想(即性格)所造成的。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项羽没有乌江自刎,而是逃到了江东,保住了性命。
然后,他又开始总结了自己的失败原因,又奋发图强,再次向刘邦挑战,那结果又是
怎样呢? ( 即使他又失败了,不过,他已经很对的起自己了。“起码我努力过”)
可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 不是因为的他的性格(思想)?
我们再假设一下,他如果和刘邦掉换一下位置,他打赢了,而刘邦失败了。
( 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说性格) 那么,刘邦会兵败自杀吗? 我看不一定吧。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性(思想)。
思想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思想的人,他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
的语言和行动。这两者是互相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