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晋阳秋》,一部为司马懿说公道话的良史
性别:未知-离线 斜出正入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230
帖子 3092
编号 742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5-1-5 14: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本来某甲和某乙约好拿刀开劈,可甲躲混凝土工事里面就是不出来。一边电话回家请示妈妈要不要出去玩命(这不废话嘛 ),一边写信给兄弟说:不是俺怕他,是妈妈不让俺出去(汗~),俺要出去,早把某乙砍成一条一条的了,哼哼!

后世有好事者据此考证得出结论,某甲武功高于某乙多多矣~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斜出正入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230
帖子 3092
编号 742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5-1-9 2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1-09, 19:54:09发表
其实司马懿到底是否真的害怕诸葛亮,我们看一个基本事实就清楚了:
——晋书宣帝纪:诸将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背水为阵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吧?如果司马害怕诸葛,完全可以赞同部将建议,在渭河北岸布营,这样既安全又不违背明帝旨意。
可是司马却坚持背水为垒,摆明了根本不怕诸葛来进攻。同时威胁着逐个东进的侧背,迫使诸葛只能西进没有什么威胁的五丈原!这等胆略还不明白?
其他什么北原出击、万骑出击等楼主已经说到,这里就不细说了。

这里背水为垒和韩信之流的背水列阵是两个概念,这一点不能弄错。前者是修筑防御工事驻守,后者是主力会战。

古代战争以白刃战为主,一个拥有完备防御阵地的兵团,只要兵力足够保障侧后,基本上战与不战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所以进攻方才会出现很多千奇百怪的挑战方式,千方百计要引防御方出来交战。这些都是军事技术决定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斜出正入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230
帖子 3092
编号 742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5-1-10 14: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5-01-10, 12:56:14发表
就诸葛挑战而司马不应一事,向来被看作司马畏战,问题是此判断的前提——战则诸葛必胜,司马必败——是否成立呢?两人战场上的直接较量并不多,互有胜负,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诸葛亮敢于挑战司马懿是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

诸葛亮激司马懿出战,是因为司马懿坚壁不战,如此诸葛亮无任何突破的机会,若司马出战,则尚可一搏,总比没有任何机会好,此谓之“先战而后求胜”,并不能证明其胜券在握。

诸葛亮粮运悬远,利在急攻,但面对不动如山的司马懿却一直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对策,故以巾帼来刺激敌人,这实在是无奈之举,将其赞为高招似有不妥。

司马千里请战,不过是分谤息事。“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坚壁不出是当时魏军的大方针,但战场上瞬息万变,自然不能对既定的东西机械地执行,司马懿一次出战,并不意味着魏军在大方向上转守为攻,在何时出战,何时不出,作为前线统帅且早已假黄钺的司马懿自然有权便宜从事,绝无千里请战之理。

兵法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善之善者”,司马渭南坚壁不战,正合此道。从局部看,似乎蜀军迫魏军高挂免战,在战场上占了上风,实际从大局而言,其所制定的战役目的无法达成,最终仍难逃铩羽而归,师劳无获的失败命运。

也许有人会认为,如果司马懿真的有水平,不怕诸葛亮,出来打打何妨?这种思路就像认为比尔·盖茨就该花200、300美元去买仅值100美元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富有一样,实在是有些咄咄可怪。

古代战争就是这个样子的。碰到廉颇深沟高垒,以秦军精锐,还是得用到反间计才行。当然,廉颇也是名将,布置上没有太多空当可钻也是原因,碰上军盲,深沟高垒都不会也是有的。司马不战,起码证明他认为战没有便宜。如果说这一切不能证明诸葛比司马厉害,那么要拿这些来证明司马比诸葛厉害就更加是胡说八道了。

最后诸葛的“铩羽而归”不是战场失利,而是染病而亡。如果这就证明司马更厉害的话,那么被武田打得屁滚尿流的德川也应该比武田厉害,因为武田病死了,还不是得乖乖退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斜出正入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230
帖子 3092
编号 742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5-1-10 14: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1-10, 10:18:53发表
我可没有说这个背水与韩信的相同,有误解吧?

古代打仗,扎营都讲依山傍水,靠着水深沟高垒算什么勇气?背水列阵才真的需要勇气。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斜出正入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230
帖子 3092
编号 742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5-1-15 21: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5-01-15, 20:54:18发表
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把东线的司马懿调去西线?

因为司马懿比较烂~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23: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46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