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孔明午睡吟诗
性别:男-离线 Alex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1
编号 71406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7-7-11 11: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孔明午睡吟诗

《演义》第 34 回有这样一个情节:蔡瑁为了陷害劉備,在劉備住过的馆舍墙上提了一首诗“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然后蔡瑁请劉表来看,诬陷说:“劉備有反叛之意,题反诗于壁上,不辞而去矣”。劉表看了勃然大怒,但是劉表行了数步,猛省曰:“吾与玄德相处许多时,不曾见他作诗。此必外人离间之计也。”遂回步入馆舍,用剑尖削去此诗,弃剑上马。从这个情节上看,劉表还是挺聪明的。

同样是吟诗,《演义》第 38 回还有一个情节:劉備带關羽張飛第三次拜访孔明,孔明正在家里睡午觉。劉備不愿打扰孔明,在门口站了几个时辰,孔明才醒。孔明睡醒时也吟了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吟完诗之后才起来接待劉備。

孔明故意在睡醒觉时吟一首诗,无非是想在劉備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多有才华,可是这个细节未免有些太假了。孔明这个人只能算是一个政治家,算不上专业的诗人,至少和曹操相比,孔明在吟诗作对方面显得太业余。劉備和孔明君臣共事了十多年,应该很清楚这一点。劉備也许一开始会被孔明瞒过,认为孔明确实是在午睡,但日后劉備和孔明相处得久了,发现孔明平时根本没有吟诗的习惯,这时候难道劉備就不会想:“吾与孔明相处许多时,不曾见他作诗。当年三顾茅庐,孔明在草堂睡了几个时辰,起床又开始吟诗,这些难道不是在故意演戏,成心让我顶着太阳站几个时辰”?

[ 本帖最后由 Alexis 于 2007-7-11 11:2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ex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1
编号 71406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7-7-11 18: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风语 于 2007-7-11 12:48 发表
感觉有点牵强,《三国演义》本来就不是介绍诗词歌赋的,以孔明的才学,做诗应该不是困难事,况且演义中曹操赋诗的描写也不多。
罗贯中以这样的方式描写初次见面,显然更具有文学性和观赏性。

以孔明的才学,作首诗的确难不倒他,不至于像大老粗一样半天憋不出一句来。但问题是,孔明平时究竟有没有吟诗的习惯呢?特别是连睡醒觉也要吟首诗,这只有对诗歌非常着迷的发烧友才做得出。但是纵观《演义》全文,小说中的孔明并没有给人一种对诗歌非常着迷的印象。特别是“大梦谁先觉”这首,怎么看怎么像是事先准备好的,不像是睡醒了即兴发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ex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1
编号 71406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7-7-11 18: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霜染白狐头 于 2007-7-11 12:52 发表
孔明在隆中好为梁甫吟,刘备一酥?蹦切┡┓蛩??枰ヒ彩强酌魉?鳎?杉?酌魇且涤嘞不蹲魇??

可为什么孔明只有在三顾茅庐之前有这爱好,出山以后就没见他作过一首诗呢?因为军务繁忙,把个人兴趣戒了?这么说有点牵强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ex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1
编号 71406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7-7-11 18: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孔雀王 于 2007-7-11 13:09 发表
演义里曹操吟过诗吗?大诗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曹操在演义里的形象只有一个:奸雄.
毕竟是尊刘抑曹的文学作品,曹操再有文才作者也不会放在眼里,而诸葛亮文才再差作者也会把这个完美的主角之一捧上诗人的宝座,让他凌 ...

曹操赤壁时写《短歌行》、在鄴郡写《铜雀台赋》,这些不都是《演义》里的情节么。《演义》也没有把曹操写成一个只知道杀人的魔王,在曹操用兵、用人、文才等方面并没有过分丑化。

而且《演义》也没有把孔明捧上诗人的宝座啊。除了“大梦谁先觉”这首,《演义》里哪还有孔明作的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ex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1
编号 71406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7-7-12 12: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诚心学习做MOD 于 2007-7-11 19:24 发表
演义老罗是写得,或许老罗也这诗,估计也是烘托诸葛的才智的吧。
我个人认为三顾茅庐其实是诸葛测试刘备求贤的诚心。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 ...

这么说有道理,不过《演义》选择吟诗这么个情节,我觉得效果不好,看着太假。

劉備知道孔明是存心试探自己的诚意,關羽張飛未必会这么想。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20: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5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