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末群雄和三国初期兵力考(补充版), 建安年间
性别:未知-离线 shus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71395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6-6-5 10: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文景时的人口是5959万(〈汉书-地理志下〉),与汉末基本相当,天下十三个大州,一大郡最多也就是千万人口,但举曹魏全国都没有这么多,要知道曹魏占据了天下九个半州,这还是在建安年间之后一二十的事情。


此乃信口开河。据后汉永和五年统计数,南阳郡人口最多:528551户、2439618口,全国第一。不到千万的四分之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us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71395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6-6-5 18: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5 11:08 发表
更何况人家说得是文景时 ,你举个汉末,那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吗?
你可翻阅《汉书·地理志》随便翻一个郡也比你那个南阳郡人口多。

《汉书•地理志》(前汉元始二年)大郡人口数排序:

是时,天下郡国数一百有余。按人口数排序:

第一名  豫州汝南郡 2596148口,461587户;

第二名  豫州颖川郡 2210973口,432491户;

第三名  豫州沛郡   2030480口,409079户;

第四名  荆州南阳郡 1942051口,359316户;

可以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14-1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us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71395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6-6-5 21: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5 20:27 发表
要不要我给你《汉书》地址自己去看看?
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史部/25史/汉书/038.htm

不用我给你翻译了吧?我没看过你的那本书,但我看过《汉书·地理志》 ...

感谢楼主给出《汉书》链接:

汉书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口第一名,户第一名]
汝南郡,高帝置,莽曰汝汾。分为赏都尉。属豫州。户四十六万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万六千一百四十八。县三十七

[口第二名,户第二名]
颍川郡,秦置。高帝五年为韩国,六年复故。莽曰左队。阳翟有工官。属豫州。户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万九百七十三。县二十

[口第三名,户第三名]
沛郡。故秦泗水郡。高帝更名。莽曰吾符。属豫州。户四十万九千七十九,口二百三万四百八十。县三十七

[口第四名,户第五名]
南阳郡,泰置。莽曰前队。属荆州。户三十五万九千三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万二千五十一。县三十六

[口第五名,户排名较后]
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雒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莽曰保忠信乡,属司隶也。户二十七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万二百七十九。有铁官、工官。敖仓在荥阳。县二十二

[口第六名,户第四名]
东郡,秦置。莽曰治亭。属兗州。户四十万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万九千二十八。县二十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us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71395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6-6-5 21: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5 11:08 发表
更何况人家说得是文景时 ,你举个汉末,那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吗?
你可翻阅《汉书·地理志》随便翻一个郡也比你那个南阳郡人口多。

楼主“你可翻阅《汉书·地理志》随便翻一个郡也比你那个南阳郡人口多”的说法,我不能苟同。

因为西汉除了汝南、颖川、沛郡三地,人口就没有超过南阳郡的了。人口少于南阳郡的还有九十几个郡国。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us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71395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6-6-5 21: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5 11:03 发表
这个是其实是,我在文中没有很考究的分辨,但不应该真的就把“南阳郡”当做州来考证,这就是大谬了。

如果根据楼主解释,原先提到的“郡”字本是“州”字之误,我就没有疑问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us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71395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6-6-5 21: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husan 于 2006-6-5 10:41 发表
文景时的人口是5959万(〈汉书-地理志下〉),与汉末基本相当,天下十三个大州,一大郡最多也就是千万人口,但举曹魏全国都没有这么多,要知道曹魏占据了天下九个半州,这还是在建安年间之后一二十的事情。 ...

前汉,后汉,大州人口最多就是七百多万,没有超过八百万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us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71395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6-6-5 22: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5 11:08 发表
更何况人家说得是文景时 ,你举个汉末,那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吗?
你可翻阅《汉书·地理志》随便翻一个郡也比你那个南阳郡人口多。

楼主:此话如何解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us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71395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6-6-5 22: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5 22:10 发表

果然博学呀,先引一堆郡的数据,再说“郡”字本是“州”字之误,我就没有疑问了,那你引它干什么?似乎是我先解释你再引的吧?


前汉,后汉,大州人口最多就是七百多万,没有超过八百万的。

这个我不知道如何得知,一个郡一个郡的加在一起去算?厉害,厉害,你还真是煞费苦心呀,慢慢算去吧,我是懒的去算。

PS:类似说法真是懒得回了,这些细枝末叶的问题除了满足博学之士的虚荣心之外,我看不出哪里触动到文章的根本问题,反而可以更有利的证明文章的论点。
如此乐此不疲好象不是为了学术探讨吧?
千万与八百万的误差或许是我算术不好造成的,但与“信口开河”差点吧?



楼主:论坛灌水,兴趣各有不同很正常。但学术探讨,我以为还是尽可能做到准确:“州”、“郡”,一字之误,说明了自然就不必再谈论下去,当然本人跟帖前并不知道有此一字之误存在,所以白费工夫了。

至于“信口开河”,也许是我言重了。请原谅。

但恕我直言,楼主“你可翻阅《汉书•地理志》随便翻一个郡也比你那个南阳郡人口多”这一句话,也太率意了一些。


[ 本帖最后由 shusan 于 2006-6-5 22:4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14: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6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