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被忽略的三国名将——高顺, 作者:未来领袖?
性别:男-离线 曹阿瞒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7054
注册 2004-4-25


发表于 2004-4-29 16: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徐州辅臣赞--高顺

2003-11-9 13:53:28 作者:恶势力 来源:中华三国在线 编辑:恶势力

    高顺,吕布麾下大将。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从来布喝酒,不收别人送的东西。他所率领的七百余名士兵,号称千人,所用的铠甲兵器都是经过精练而且都一样的,每次攻击的地方都没有不被攻破的,称为陷阵营。一直都是吕布手下的精锐部队。
    高顺经常劝谏吕布:“凡是国破家亡的,不是没有忠心有才智的人,只怕不被重用。将军做事,没有细细思量,只是喜欢说‘错误’,‘错误’何其多啊。”吕布虽然知道他很忠心,但不能重用他。
    不久,吕布袭取下邳,把刘备置在小沛。然后就任命高顺为都督。
    建安元年,六月的一个深夜,吕布的将领河内的郝萌反叛,进攻下邳府治,吕布逃到高顺营中,一道穿过牙门进入高顺帐中。高顺问他:“将军有什么没说的?”吕布说:“是河内人的口音。”高顺就说:“那是郝萌。”高顺马上整顿军马,杀入府治,用弓弩射杀郝萌的士兵。郝萌的士兵大乱奔走。直到天亮才返回原来的帐营。不久郝萌的将领曹性反叛,和他交战。郝萌刺伤曹性,曹性砍中他一只手臂。高顺及时赶到,砍下郝萌首级。
    事后,吕布开始不信任别人,包括高顺。由于魏续和吕布是姻亲,所以吕布把高顺所统领的士兵全部交给魏续。等到出征的时候,又重新让高顺统率。虽然这样,高顺始终没有感到不平,仍然忠心耿耿。吕布就拜他为中郎将。
    建安三年春,吕布派人到河内买马匹,却被刘备的士兵夺了。吕布就以此为借口命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进攻刘备。刘备向曹操求救,曹操派夏侯惇为先锋。高顺迎战夏侯惇,结果夏侯惇被乱箭射伤左眼,曹军退去。九月,他们攻破沛城,刘备逃走,俘获了刘备妻子。十月,曹操亲自领军来到,把吕布困在下邳城中。吕布打算留下陈宫和高顺守城,亲自去切断曹军粮道。但因为高顺和陈宫向来都不和,还有妻子的阻挠而放弃。
    下邳被围三个月后,最终陷落了。吕布,高顺和陈宫都被俘虏。高顺守义不屈,被斩下首级,远送道许都示众。

( 相比较忠义而言,关羽恐怕都要汗颜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曹阿瞒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7054
注册 2004-4-25


发表于 2004-4-29 16: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客观地评价高顺,将他排为三国中一流的武将应不为过。

先来看高顺的地位。在吕布军中,高顺和陈宫一武一文,应算是左膀右臂。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只是吕布的八健将而已(好比成吉斯汗的四鹰四狗)。“威震逍遥津”的张辽名满天下,众人皆知;臧霸后来被曹操委以方面之任,袁曹争霸时以类似游击战的战术牵制了袁绍的战略左翼。就是这么两个狠角色在吕布手下当时也只是"健将",由此可见高顺的厉害所在。

我们先从三国演义说起。

首先,高顺是吕布手下第一大将当是无疑。先看第11回,“高顺方引军到,杀将入来.....吕布自引救军来...背后高顺、魏续、侯成赶来",在危及时刻,吕布总是首先派高顺到最危及的地方;再看第17回,"高顺引一军进小沛,敌桥蕤;陈宫引一军进沂都,敌陈纪;张辽、臧霸引一军出琅琊,敌雷薄;宋宪、魏续引一军出碣石, 敌陈兰;吕布自引一军出大道,敌张勋",这里可以看出高顺总是独挡一面,而其他健将都是两将双出.

高顺勇武到什么程度,且来看这个片断:"布...令高顺领兵五万,袭玄德之后。玄德闻得此信,乘阴雨撤兵,弃盱眙而走,思欲东取广陵。比及高顺军来,玄德已去。"可见高顺威名所向,连拥有张翼德和关云长两员猛将的刘备都望风而逃.

若单论个人武力,高顺似乎也能入得一流好手.夏侯元让拔矢啖睛之前,就曾和高顺力斗四五十合,若以武侠小说的观点来看,那也是夏侯?剧斗之后真元损耗,内气不继,才着了曹性的道儿,重创夏侯?的功劳多半还是归于高顺的武勇.

再来看看三国志史书上真实的高顺是如何的勇猛.

"(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中,似乎除了可以看见七百视死如归的壮士,无数舍死还生的血战外,还有一位勇烈沉稳的将军.建安三年,吕布与刘备反目,派高顺统率大军攻击小沛的刘备军。即使是拥有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也没有能够抵挡"陷阵营"的兵锋,高顺占领小沛,随即击破由曹营头号大将夏侯?所率的曹操援军。这是高顺军人生涯的颠峰.


裴松之注〈吕布传〉引〈英雄记〉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短短十一字里,一位严毅威重,清廉自守,生活朴素严谨,善于自我克制的真正军人形象跃然纸上。汉末乱世,兵戈四起,朝不保夕,人多有世事无常,及时立业行乐之叹,加之汉人有豪饮之风,因此后汉三国人物多嗜酒无度。作为乱世中的军人,高顺放弃了血战之后无节制的放纵与欢乐而选择能够随时保持清醒与克制的道路,仔细想来,让人佩服的不仅是他的自律,更是为主君随时准备清醒状态的那一份忠义之心,换句话说是真正的"无我"。在骄悍暴虐,杀掠无度的吕布并州军团中,独善其身的高顺,使人感到分外的清新可敬。

高顺的冲锋陷阵,可以说无愧完美的军人称号,然而他更令人钦佩的还是那种高洁忠义的品格。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萌?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舆性,送诣布"。深夜兵变这种险恶无比的形势下,吕布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高顺不会背叛,于是逃往高顺营中。高顺确实没有辜负吕布的信任,详细询问了叛乱的细节后迅速确认了叛乱主谋,严兵整甲,半夜之内就平定了叛乱,而且亲手砍杀了叛乱主谋郝萌。

对吕布这个反复无常以怨报德的主人,高顺不仅为他冲锋陷阵,更是尽了自己的一切力量来辅佐他。某次吕布要亲自出军向臧霸索要财物,高顺劝他珍惜名声,不要为这等无谓的行为出兵,实际上是变相的劝谏吕布不要过于贪图小利。吕布自然不会听从。关于这个主人的本性,高顺是看的很清楚的,他常对吕布说:"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实际上就是含蓄的指出了吕布翻覆无常,轻狡刚愎的毛病.吕布呢?"知其忠而不能用"。不仅如此,郝萌反后,吕布开始猜忌诸将,甚至剥夺了高顺的兵权交给自己的小舅子魏续,直到作战时才赋予他临时指挥权,面对如此的猜忌与冷遇,高顺仍然无悔的为吕布作战直至最后。("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建安三年,曹操东征吕布,围城三月,吕布众叛亲离,开城投降的,却包括了吕布最信任的魏续。吕布势败被俘,张辽见大势已去,率领部曲投降,臧霸只身逃亡,而高顺则被降将所俘。关于这些人物的下场,史书与演义大致相差无几,看看演义中的描写:吕布多方乞命,自然不足道;陈宫慷慨就义,然死前不免挂念老母妻小;张辽破口大骂,与其说胆略,更不如说是明知必死后的破罐破摔。而真正率真的是高顺,在曹操问起时一言不发,从容就义。无言中透出来的那种轻蔑,那是一种"老子不屑与你说话"的气魄!

或许曹操是更好的主人,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自己捍卫的旗帜倒下了,自己自然没有存活的意义。简单质朴清白的武人心理,人想苟活下去是可以找到各种大义凛然的借口的,不过至少任何人也无权指责贯彻自己信念慷慨赴义的殉难者。

也许忠义的关云长将在高顺面前羞愧的无地自容.

另:高顺的身世,确实算是三国中的一个迷.而最另人奇怪的,却是他的字(诸葛亮字孔明的字)遍查资料,未有记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18: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42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